世界讀書日,就是不讀書!你奈我何?

誰都知道,讀書是好事,但就是沒人讀。

儘管許多人,在閑暇之餘,有大把的時間,也寧願沉浸在短視頻的無限滾動中,而不願拾起一本書。

這種情況隨處可見,例如公交車、地鐵車廂以及被窩中,人們低頭刷著手機,看著各式各樣的短視頻,在不知不覺中消耗時間和生命,卻鮮少有人手捧一本書靜靜閱讀。

甚至在咖啡館,原本應是午後悠閑閱讀時光的地方,也鮮見真正讀書的人,偶爾看到,書籍也只是拍照的道具,而非閱讀的對象。

若此時,有人在這些地方堅持認真閱讀一本書,不僅不會得到羨慕和讚揚,反而可能會被一些人嘲笑,認為他們在故作姿態、假裝清高。

可悲不?確實可悲!

那麼,這究竟是何原因呢?

難道真的是人性本懶,在快節奏的生活中,人們更傾向於選擇輕鬆、快速的生活方式,而不願面對書本那密密麻麻的文字?不願意投入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嗎?

這的確是一部分原因,但更深層次的原因可能在於我們的教育存在問題,導致大部分人從小就缺乏閱讀的興趣。

我們的社會未能盡到培育大眾閱讀習慣的責任,也未能提供足夠多、足夠吸引人的閱讀場所。

關於這一點,只要你去任何一座小縣城,你就會發現,很難找到一家像樣的書店,而你到大街上問一問,很少有人還知道圖書館在哪?

這導致許多人無法接觸到書籍,加上各種娛樂方式層出不窮,閱讀逐漸成為一種可有可無的東西,人們更願意關注那些被無限碎片化的快餐文化產品,如短視頻、社交媒體等。

這些產品迎合了現代人浮躁、快節奏、高效率的生活方式,而讀書則顯得「低效」且「費時」,儘管現在讀書的成本已經很低。

如果繼續這樣發展下去,書籍將從許多人的生活中消失,而一個大多數人不知讀書為何物的現象是需要改變的。

人們需要靜下心來,一字一句地去理解、去體會書籍,從而在腦海中構建出一個豐富的知識世界。這種深度的閱讀和思考,是任何快餐文化都無法替代的,是人類未來的希望所在!

那麼,如何解決這一問題呢?首先,我們需要從教育入手,從小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讓他們體驗到閱讀的樂趣。其次,社會各界也應該加大對公共圖書館的投入,提高圖書資源的可及性。此外,媒體和公共機構可以通過舉辦讀書活動、閱讀推廣等方式,引導公眾重拾對書籍的熱愛。

在這個快節奏的社會中,我們或許應該放慢腳步,找回那份對書籍的敬畏與熱愛。畢竟,書籍才是人類最寶貴的財富,是我們與世界對話的橋樑。在世界讀書日這個特殊的日子裡,讓我們重新審視自己的閱讀習慣,找回那份被遺忘的閱讀樂趣吧。即使在這個數字化的時代,我們也應該珍惜和傳承閱讀這一古老而又永恆的學習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