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2 植樹節 | 每一抹綠都是向上生長的未來

春天裡的成長

張騰兮

或許是冬把日子拖得太久了,我竟忘了時間的更迭。清明一場雨後,我腦海里的春才遲遲浮現。也正是在這個時節,竹筍悄悄地從漸漸鬆軟的土裡冒出頭,只待春雷一聲指令,便飛速生長。我欣喜地奔赴竹林舞台,看竹筍們表演一場生的舞蹈——春天裡的成長。

  雨後的清晨,一個人走在濕潤的竹林里,我看到螞蟻們在土壤與竹根間爬來爬去,它們可能早就覺察到了土底下的動靜。我剝開蓋在土塊表面的枯葉,那一個個鮮嫩的竹筍便顯露出來。「咔嚓——」一陣清脆的響聲從腳下傳來,轉身一看,只見一節筍芽僵硬地倒在地上,我惋惜地俯下身,拾起那節折掉的筍,一股清甜的氣味頓時湧入鼻腔,嫩芽里貯存的純凈的汁水透著白,好似要化作一方清泉流向大地。我看向留在土壤里的那半截,鮮美的筍肉早成了螞蟻們豐盛的早餐,它們拚命地搬運著這大地的饋贈,貪戀地吸取著這純美的乳汁。

  這一刻,我知道,春意已透過筍香灑落人間了。

  看著參差不齊的斷痕,我驀地想起竹筍的故事。它們在地下要一直生長六年,竹子的根為它們提供水分,這段光陰是無趣且漫長的,但它們並不在意這些,不與別人攀比,當春天裡其他種子都發芽出土時,它們依然不著急,只因它們心中有更遠大的目標——要長得比樹還高,所以要不斷地積蓄力量。直到六年後,竹筍才慢慢地冒出一個小芽,這個芽甚至比土色還暗,沒有人注意到它們。每一天的時光里,它們只悄悄地長一到兩厘米,但終會有一天,它們將齊頭並進,一夜間向上躥升一米來高,此後便逐漸脫掉那土灰色的外衣,露出翠綠的桿,厚積薄發,直上雲天,在夏天成為真正的參天大竹。

  我的頭隨著思緒緩緩抬升,望見了竹林的頂部,那裡高而遠,彷彿是另一番境界,茂密的竹葉遮住了天!這樣的奇蹟,哪種植物又做得出來?如果說花朵比竹鮮艷,那麼哪朵花又經得住時間的洗禮?如果說銀杏的樹榦也能如此挺直,那麼秋風一吹,它也終不會長青。

  竹在地下貯存多年的力量,不與百花爭奇鬥豔,卻留下了這春天裡的飛越與那四季的長青,這是它高潔的地方。「立根原在破岩中。」清代文人鄭燮詠的竹,當初不也是在地下生長六年才破岩而出的小小筍芽?堅硬的岩石被它戰勝了,又有誰能不承認竹筍的準備之久、功夫之深?「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春天裡的飛越與成長使竹將如此豪邁的誓言留在人間。這在岩中生長的竹,何嘗不是一道美麗的風景?

  未出頭的筍芽正像我們,再等幾個春季即將破土而出。如果放棄機會,在土壤里休閑享樂,那麼將永遠沒有出頭之日,但如果堅定信念,努力成長,再加上一顆戰勝困難的心,抬起頭時,便會輕鬆地看見更加廣闊的天。

  厚積薄發,讓那積蓄多年的力量化為攀向高處的階梯,終有一天,也將迎來一個巨大的飛越,那時,我們將感謝種種磨礪,感謝所有的付出,感謝春天裡的成長。

河北省保定市第二中學分校

指導教師:梅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