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難,一本費解的書

人生的苦難,大抵有三種。

一種是精神的。一種是身體物件的。一種是物質的。

精神的苦難,也許是最快樂的苦難。生病者不自知,而是社會冠予了各種名頭。其實,人們過於注重了這類苦難,以致於常常發生無中生有之事。

身體物件的苦難,是最累心的。走到哪兒都要跟著,它也不知自己在家中獨處一下,讓主人好好出去放放風,見見太陽

身體物件的苦難是最令人防不勝防的。小病不自知,大病可不知,因為一旦知道了,很快就會忘了自己姓什麼,叫什麼。

物質的苦難也分多和少兩種。多的就是看著錢多而不知怎樣花。那些貪官污吏,把一捆捆錢砌於牆中,沉於河中,就是錢多的災難。

而錢少的苦難,就是底層百姓,偏遠山村的人們,連基本的生活物質,吃穿用度都沒法保證。這種苦難似乎望不見盡頭,望眼欲穿,從年頭望向年尾,又從年頭盼到年尾,最後還是清湯寡水。

社會,始終是公平的,又是不公平的。正如苦難,總得有人去承受,要不幸福的理解從何而來。

如果不小心也成了體驗苦難的一員,那麼,也別問上帝這苦難什麼時候結束,因為上帝也不知道。

但上帝說,它也製造了快樂。快樂是獨立於苦難之外的。因為有苦中作樂,也有福中享樂。至於要不要,上帝也不會規勸,一切全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