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老了,喜歡做4件事的人,活得更有福氣

日子如沙子,在我們指縫之間悄然流逝。彷彿還沒認真去體會春夏秋冬的美好,已然慢慢地老去。

面對老去之後的生活,最重要的,是自我的心境如何保持安寧,以及如何規劃未來的每一天。

人老了,好好經營自己的生活,用心去規劃自己的人生。到了晚年,喜歡做4件事的人,活得更有福氣。

保持屋內乾淨,生活有質量

到了晚年,別犯懶,給自己打造一個乾淨美好的生活環境。

我姥姥七十多歲時,仍然保持著愛乾淨的習慣。

床單被罩每星期清洗一次,所有的玻璃三天擦拭一回,一天拖地兩次。不管什麼時候去拜訪她,家裡都是乾乾淨淨的樣子。

她講究了一輩子,愛喝茶、種花種草。

就是生病,下不來床的那些天,她也會把頭髮梳得一絲不苟。

讓親人或找小時工來,把家裡打掃乾淨。任何人來家裡探望,都是窗明几淨,一塵不染的樣子。

她總說,富貴榮華不代表一個人生活的好壞,居住的環境整潔,心境自然就乾淨。

孟德斯鳩說:

美必須乾乾淨淨,清清白白,在形象上如此,在內心中更是如此。

到了晚年,照顧好自己的生活,保持屋內乾淨,看哪裡都充滿著愛與溫暖。

家裡,一切都是自己喜歡的樣子,舒服、自在,生活也就有質量。

老去之後,還能保持著乾淨、體面,能按照自己的意願打理這個家,保持著品位與高貴,生活會更加幸福。

維護自己的興趣、愛好,生活有色彩

人活一輩子,要學會讓自己活得有趣。

尤其是,到了晚年,別讓自己活得太無趣。給自己找點樂子,培養新的興趣愛好,讓自己的日子過得鮮活起來。

張潔說:

任何一種興趣都包含著天性中有傾向性的呼聲,也許還包含著一種處在原始狀態中的天才的閃光。

到了晚年,要學會嘗試了解不同領域的知識,動手去體會,會有不同的感悟。

學會一樣新奇的東西,不但會讓自身有成就感,還可以找到生活更多的樂趣。如此,你便不會覺得日子過得無聊。

雖然年紀大了,但仍然願意做很多有趣的事情。

比如:烹飪美食,繪畫刺繡,唱歌跳舞。每一項興趣愛好的背後,都可能結交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

生活更加熱鬧,會增添更多的快樂,日子也就會過得熱氣騰騰。

力所能及做一些體力活,身體倍兒棒

到了晚年,別活得太安逸,每天都給自己找點活干。

當自己能感受到自己活得有價值感時,人生才會更有意義。

人年紀大一些,做些力所能及的活,也是在鍛煉身體。

比如:提水澆花、種菜,擦桌子掃地,做些家務。又或者,幹些手工活,或是陪孫輩的孩子玩耍。

也許,做一些體力活,會讓你有一些疲累感,但是可以鍛煉你的身體,也能讓你的生活有趣。

到了晚年,心氣足,腿腳靈活。不閑著,多動一動,不服老,心態年輕,日子過得也會有滋有味。

待人處世有分寸,不越界

到了晚年,少管閑事,不去打擾他人的生活。管好自己的嘴,少說話,多鍛煉身體,保持一個好的心情。

知否》中的老祖母,知道自己中毒與兒媳和兒媳的娘家人脫不了關係,但她還是覺得得饒人處且饒人,不想與對方結下死仇。

明蘭不甘心,祖母告訴她窮寇莫追的道理。逼急了,兩敗俱傷的局面是誰都不想看到的。

待人接物,要懂得留後路,做事有分寸。

心理專家曾奇峰對邊界感有個比喻:

懸崖的邊界很清楚,所以我們不會靠的太近;但是水的邊界比較模糊,所以經常會淹死人。

人老了,與人相處,掌握好分寸,不要越界,不要給自己惹麻煩,招惹是非。

做事不做絕,給人留情面,就是給自己留下一條出路。就算別人有錯在先,也要懂得得理饒人。

看似是息事寧人,做法有些慫。實則是曉以大義,給彼此一個台階下,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人老了,貴在安靜地過好自己的日子。

人到晚年,保持整潔,讓自己有個良好的生活環境;學會給自己培養興趣,多唱歌跳舞,愉悅身心。

可以干點活,打發時間,不讓自己覺得老來無用。別摻和他人的事情,管好自己。

到了晚年,保持清醒地活著。活得通透自在,不管什麼樣的年齡階段,都會有更多的趣味和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