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大部分人在年輕的時候,都是拚命的追逐財富,都想著儘快可以實現財富自由,不用再為了物質而發愁,可以好好的享受生活。
但是人老了之後,有了豐富的人生閱歷,我們才能夠明白。其實有錢,只是能夠解決你的物質需求,但是很難去提高自己的精神境界。
人到了晚年能不能過好生活,除了有錢之外,最重要的還是要養成一些良好的生活習慣,這些良好的習慣是受益終身的,並不是有錢就能夠帶來的,而是平時點滴的積累,日積月累形成的。
人老了才明白,最大的底牌不是有錢,而是3個「習慣」,受益終身。
01、人不可能完美,有做的不好的地方,及時進行「自我反省」。
「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論語》
這句話的意思是,告誡我們看到品德比我們高尚的人,也就是「聖賢之人」,我們要盡量的向他們學習,去看齊;遇到品德低劣,人品不好的人,我們也要反思一下,自己有沒有類似的一些不好的行為,然後及時的去糾正。
所以生活中品德高尚的人,往往他們的自我反省能力是非常強的,因為我們要知道哪怕是聖人,也會有犯錯的時候。
但是人不怕犯錯,就怕知錯不改,做錯了事情,如果你能夠及時的糾正,避免下次再犯,那麼你就是有進步的。這也是一個良好的習慣,可以讓我們不斷的改進自身,努力成為一個盡善盡美之人。
02、從來不會居高自傲,保持謙卑的態度,低調做人。
俗話說:「人外有人,山外有山」。
很多人為什麼剛開始發展的很好,反而走到後面結局很不好。其實就是因為他短期取得的一些成績就很高傲,沒有了敬畏之心,這樣的人往往他是很容易出問題的。
居高常慮缺,持滿每憂盈。——梁·簡文帝《蒙華林園誡詩》
當你身居高位,取得了一定的成就的時候,一定不要自得意滿,要去想想自己還有哪一些做的不好的地方,保持敬畏之心。
比如一家企業發展到很壯大了,但是你也不能覺得自己就安穩了,要有憂患意識,不然很容易就被競爭對手抓住了你的弱點,一舉將你擊潰。
所以其實人也是一樣,生活中不要太驕傲,一旦你驕傲了,那麼就很容易出問題,盡量還是要保持謙卑,降低自己的姿態。
生活中不要去得罪任何一個人,做人盡量盡量低調一點,不要去炫耀,也不要去攀比。做一個普普通通的退休老人,過好自己的生活就足夠了。
03、「寬以待人,嚴以律己」——對待他人寬容一些,對待自己嚴格一些。
我們發現,生活中的一些「小人」,往往是對待他人很嚴格,對待自己卻很寬鬆,覺得別人做的都是錯的,經常去抱怨、指責他人,而不是從自己的身上去找問題。
但是,君子往往都是「寬以待人,嚴以律己」,對待他人,都會寬容一些,但是對待自己呢,要求卻是非常的高的,他們會對自己是極其苛刻的。
一旦你養成了一些不好的習慣,經常去指責、抱怨他人,而不是從自己的身上去尋找問題,那麼你的生活肯定是過得很不如意,心態也很不好,不會有什麼大的成就。
真正好的習慣就是對待他人,寬鬆一切,尤其是對待自己的老伴、兄弟姐妹,有不要去斤斤計較太多,盡量的多點包容,被老伴說多幾句,也不要懟回去,要按捺得住,不要衝動,要沉得住氣。
多修鍊自己的脾氣,管理好自己的情緒,做一個情緒平穩的人。
別人做的好不好,那是別人的事,我們管不著。但是我們對自己的要求,一定要高一點,這是一種很好的習慣,持之以恆,你的心態會越來越好,生活也會更加順心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