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漂亮的七句話,說得太好了,人生就該這麼活!

一、毋意,毋必,毋固,毋我。這是孔子對自己的四大戒條,他真正的做到了。凡事不用自己的意念憑空想像和猜測,而要從實際出發;判斷一件事情,也不要太武斷,太絕對,因為事物都會發生變化;對於自己不要太過於固執,太拘泥於陳舊的思想,而要與時俱進,敢於接受新鮮事物;對於自我不要太執著,就算很有本事,也不要自以為是,因為天外有天,山外有山。

二、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真正的君子,凡事都從自身尋找原因,因為他們知道自己才是一切的根源。而小人總是充滿著各種抱怨,把矛頭指向外界,於是自己永遠也得不到真正的成長。

三、千經萬典,孝悌為先。孝悌是人的根本,因為這是一個人最基本的德行修養,如果缺少了它,人是無法立足於社會的。德行不夠深厚,又如何去承載那些美好的事物呢?

四、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凡事都要實事求是,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不要不懂裝懂,故弄玄虛,否則騙來騙去終究還是騙了自己,害人終害己。一個人凡事能從實際出發,誠懇的去面對一切人和一切事物,就能得到最大的回報,這才是真正的明智。

五、小不忍,則亂大謀。一個人若不懂得在小事上隱忍,那麼遇到大事,也一定謀劃不好。社會上有很多有能力,有本事的人,其實都是在一些細節上翻了船。你越是懂得忍辱,分清孰重孰輕,將來成功的概率就會越高。

六、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也是一個人最基本的修養。我們總是習慣於先考慮自己,後考慮他人,或者多考慮自己,少考慮甚至不考慮他人。這就是人自私自利的本性。

想要獲得突破,實現更好的發展,你就必須要反其道而行之,要正視這個人性,反過來更多的利他。自己不願意做的事情,也不要強加於他人之上。相反,還要有勇氣去做別人不願意做的事情,比如臟活累活要搶著干,你反而能夠得到更多。

七、學如不及,猶恐失之。學習任何事物,如果還沒有學到家,沒有學深學透,或者比不上他人,自己就彷彿失去了什麼東西一樣,內心有一種強烈的失落感。從而激發自己不斷前進,不斷探索,直到把問題徹底弄明白為止。學習如此,做事也應如此,如果都能擁有永不放棄的求索精神,那麼你的人生必將攀登上一個又一個的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