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那麼勤奮,還是這麼貧窮


舉個例子,假如你想在浴缸里舒舒服服地泡個澡。

你拿個水瓢,勤奮的往浴缸里加水,

但是浴缸底部有個洞,一直往外漏水,你的勤奮,就打了很大的折扣。

當你加水的速度,高於漏水的速度,你可以早點實現泡澡的夢想,

但是你泡不了多久,你又得起來加水了。

這是什麼意思?

就是人生,不能只在勤奮一個維度上用力,不能把所有思考的維度,全部放在拚命加水上。

還得研究一下那個洞。

因為,你的目標是泡澡,你得想辦法堵住那個漏洞,或者讓那個漏洞變小,或者換個浴缸。

但是,關於這個洞的視角,在父母的教育里,在學校的教育里,有任何人和你提起過么?

沒有。所以,這就是很多人一生都很勤奮,卻一直保持貧窮。


因為缺了一個維度,只想著拚命多去弄點水,比如工資每年漲5%,

卻沒想過,資產購買力卻每年縮水10%,浴缸的水不僅沒漲,還變少了。

你這輩子,沒辦法舒舒服服泡個澡。

而更慘的時候,不僅是你浴缸底部有個洞,別人還拿個抽水泵,從你的浴缸里,再抽走一些水。


勤奮,是最低級的工科教育,而那個洞,才是邁進了財商教育的門檻

那勤奮,就沒用了么?有用。靠著勤奮一步步拼殺起來完成第一步積累。

然後加深對那個洞的理解。

但是,真正的勤奮,和你理解的勤奮,是同一個勤奮么?可能也不是。


比如,朋友身邊有很多銷售,每天陪客戶吃飯、幫客戶開車、給客戶接送孩子,

這算不算是工作之外,額外的勤奮?
算。但是,這樣的勤奮,就一定值錢么?不一定。

首先得承認,你能做到這一步,已經比普通的銷售,

更進一步走到客戶身邊了,但是這仍然無法獲得更大價值。

因為,更大的價值是,如此親近之後,你們之間有沒有更深度的鏈接。

比如,曾問過一個女銷售,你為啥除了接送客戶,還去接送他孩子?

女銷售說,我想看看,我有沒有機會當那個孩子的媽,接送不是目的,有更深的追求。

你聽了目瞪口呆嗎。
別人的接送是接送,她對接送的理解,能更深一步。這種價值觀對不對?

我不是聖人,無法評論,但至少這個女孩子,沒把自己定位在重複勞動的苦力上,

想通過量變引起質變。

單純的量變,就是單純的勤奮,賺不到多少錢,而她想要完成的質變,最後就是入股一個優秀的家庭資產包。
這個女孩子,做到了么?
做到了。我問,有心理負擔么?
女銷售反問,我追求自己的美好生活,對方感情也破裂了,我有什麼負擔?
我問,那個孩子,怎麼看你?

女銷售說,他說既然父母註定要分開,我註定會有一個後媽,

那為什麼不要一個早期就對我好的呢?

想得也很開。我問,是從入行開始,就設計走這條路,還是走著走著,發現了捷徑?
女銷售說,剛開始,想從職業這條路上發展,發現自己不合適,

我就立馬調頭了,要走婚姻這條路。


每個人,在內心深處,都有一個偶像,都羨慕某個人具體的生活,想活成Ta的樣子。
我花錢請教了,對方給我的建議,就是去做一個狠人。

狠人有三個特點:
1、敢於行動,一個漂亮的女孩子,和誰談戀愛不是談,和誰談最後都可能被嫌棄的,所以內心深處渴望愛情,就陪愛情談;渴望財富,就陪財富談。

與自己的慾望和解,都不可恥,價值觀要保持穩定,想通之後,就敢於行動,在行動中不斷迭代。

2、用數量打擊質量

你看到的我嫁給了這個客戶,但我向多少人釋放了善意,你看到了么?

我接送了多少個客戶,你看到了么?有多少人拒絕我,不給我機會,外人統統都看不到。

而每多過一個月、多過一年,這個計劃能實施的概率,都在不斷降低,

希望都在變得越來越渺茫。
如果能嫁不帶孩子的,誰又願意嫁帶孩子的?
但這話說出來,就會挨罵。

比如當年那個「寧願在寶馬里哭,也不願在自行車後面笑」的馬諾。

3、堅定的要結果,要迴音
做銷售和踢足球一樣,別人看的是你踢得好不好,過人漂不漂亮,

但比賽結果、輸贏只看你進了幾個球。

不看你的假動作,不看你的花哨過人,功過任人評說,我只要結果。
不合適的,立馬就撤,絕對拖泥帶水。

人不能用戰術上的勤奮,掩蓋戰略上的懶惰,什麼是戰略?

就是你想要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