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話叫江山易改,秉性難移,也有人說,一個人要不斷的學習,提高自我,塑造不一樣的自我,但你了解自己嗎?你認識自己嗎?
也許這個問題有些誓言旦旦,有點哲學。
我們從一出生就開始學別人,先是父母教給我們說話吃飯寫字讀書,但我沒想過沒有,如果有一些人的父母不是平常人,是啞巴文盲,那他們的孩子是否就在一開始就豎在了起跑線上,我看不一定吧,上學之後我們就像海綿一樣不斷的汲取著知識的汁液,不斷的成長,不斷的按照父母的老師的社會的生活的各種需求在重塑著自己。有人為了父母而學習了自己不喜歡的專業,有人因為學校老師的建議而選擇了學校,也有人因為社會的需要而選擇了就業,有也有人因為生活的逼迫而選擇了不愛的方向。學習是這樣的,走入社會以後更有人選擇了不屬於自己的道路,有人從商,有人務農,有人步入仕途,但也有人邁入科研的海洋,誰選擇了自己喜愛的事業?
人生短暫幾十年,為父母,為學校,為社會,為生活,都沒有錯,但對自己來說可能就錯了,對於一個人來說,一生說長不長說短不短,日子是需要一天一天的過。但對有困難的或者重大疾病的人來說,每一分鐘都是痛苦的,就像我們上學時總感覺到周六和周日時間過得很快,那是因為快樂的時光總是短暫的,而上學的時候總覺得很長,那是因為學習是逆流而上的,所以覺得很慢。我們在上學的時候上課有時打瞌睡,只睡了幾分鐘,但醒來以後覺得睡了很長很長的時間,這是不是也復活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啊?
老子在道德經中說的,順其自然,就是希望大家能夠按照事物發展的規律去適應,而不是隨意的去改變。因此,我們的生活工作學習包括思考問題時,更多的要通過考察去了解每一個事物的發展動態方向規律,找出它的發展趨向,摸清發展脈絡,那成功的幾率就變大了。
因此我們自己也一樣,必須按照自己的內心去發展,違背意願肯定會撞南牆的。那麼如果你做回了自己就會少走彎路不管成功與否,因為它就是你的人生之路,如果用正弦函數來反映一個人的一生的話,X軸從零開始不斷的向前發展,但普遍的人去峰值就很平緩,而有巨大成就的人其峰值變化都會很大,上躥下跳。遠離X軸,但最終的結果還是會回歸X軸,這就是規律萬變不離其宗。
認清自己的內心,依照自己的人生路去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