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分寸,最上乘的人生智慧

文章作者:道法自然

把握好界限感與分寸感,做一個高情商人士!

每個人都有自尊心,尤其是中國人更講究面子,愛面子,無論高低貴賤都是一樣的。

在瞬息萬變的生活中,做事,待人能把握好分寸,做到張弛有度,不越界,就是一個水平很高的人了。

甜品用多了就成了毒品;有理的一方,得理不饒人,過了度,就轉變成無理之人了。

鳥活著的時候吃螞蟻,死了的時候被螞蟻吃。所以做人千萬不要太猖狂,人前留一面,日後好見面。

低調做人,高調做事,低不卑,高不亢,不卑不亢乃是做人最高的境界!

1、做人不要太過分

做人做事都不要太過分,給別人留餘地,也是為給自己的將來留條後路……

生活中,人與人發生爭執,甚至相互鬥毆時,嘴裡通常都說這一句話:他太過分了!

很多悲慘的結局,血的教訓,有的時候,都是由於一個人辦事,太猖狂,太過分了導致的。

中國有句俗語:有權不打笑臉人。可是有些人卻總是違背著做人的大忌,終被自己的「心魔」所吞噬。

2018年,傳遍全國的崑山「龍哥」被反殺事件,就是很好的反面教材,很好的一面鏡子。讓我們深刻地認識到「過分」的下場。

面對「罵不還口,打不還手」的老實人,最後還要拿刀去傷害,結果自己刀落地上,被受害人撿起來,將自己「反殺。」連改過的機會都沒有了。

出來混,遲早要還的!

2、人前留一面,日後好見面

佚名說:過頭飯別吃,過頭話別說。

《寒窯賦》中有這樣一句詩句:深院宮娥運退反為妓女;風流妓女,時來配作夫人。

這句話明確地表明,人的命運的「走勢」是誰也不敢保證的,你今天在人之上,明天也有可能在人之下。

你在人之上的時候,說話做事,一定不要過頭,不要給自己留下禍根。

電視劇《天道》中,實力強大的「樂勝」集團,因一個小公司「格律詩」拉低價格為由。以不正當競爭為借口,起訴「格律詩」集團,索賠六百萬人民幣。

「格律詩」集團最大的股東歐陽雪和總經理葉小明接到訴狀以後,親自拿出十萬元現金,到達深圳「樂聖」總部去登門賠禮,講和。希望「樂聖」能夠撤訴,化干戈為玉帛。

可是「樂聖」集團總裁林雨峰在會見他們二人的時候,安排了很多的媒體,記者,將會面情景當場曝光。

林雨峰當場拒絕不說,並且當著媒體的面撂下話:「如果官司輸了,他就從樓上跳下去。」

後來「樂聖」集團官司輸了,林雨峰兌現了諾言,選擇自殺,開車衝下了山崖!

得饒人處且饒人,話不說絕,點到為止,是一種境界,也是做人的水平!

3、懂得分寸是一種人生智慧

富蘭克林說:魚放三天發臭,客住三天討嫌!

對於你和別人之間的關係與距離,一定要拿捏得準確,恰當。一定不要高估了和別人之間的關係,否則「尷尬」的只能是自己。

生活中朋友相處開玩笑也是如此,要看有沒有開玩笑的相同級別於來往,更要分清場合,看看適不適合開玩笑。生活中不能開玩笑的非要開玩笑,導致「翻臉」的事例,實在是太多了。

與人發生矛盾的時候,把握分寸就更重要了。中國有句俗語: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我接受別人的欺負可以,但是要有度,一味地退讓只會作踐了自己。同樣反擊的時候,也要把握分寸,點到為止,讓對方疼了,明白了就行,一定要留有餘地。畢竟不是與敵人在戰場上,非的掙個「你死我活。」

能否把握分寸,決定了一個人,人生的高度!

結束語:

備點柴火,給自己以後取暖!

不要學林雨峰,為人太鋼,做事太絕,不是你死,就是我活。而是要充滿智慧,懂得分寸,做人,做事給自己留條後路,留有迴旋的餘地。

做事失敗可以重來,做人失敗難以挽回。做事忌隨心所欲,做人須嚴謹慎重,避免給自己的以後留下禍根。

一個人的智慧是他的朋友,一個人的謬誤是他的敵人。

把握分寸,最上乘的人生智慧!

2022.10.5


道法自然——弘揚傳統文化精髓,傳播國學經典智慧。

每天學習一點點,每天進步一點點!如果您喜歡我們的國學文章,歡迎關注賬號,並在下方點贊、評論、轉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