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15句話,讓你瞬間清醒,每一句都值得收藏

人雖然不是靠道理活著,但多知道一些道理,可能就會打穿你思維里的某堵牆。

心牆打穿了,人就會活得更通透,更明白。

這15句話,堅持看完,希望對你有啟發。

01

時間不是葯,但葯在時間裡。

感悟:

都說時間能沖淡一切,治癒一切。

但其實,沖淡一切的是我們漸漸的想透和看開,治癒一切的是我們自己的不在乎和無所謂。

時間本身沒有療愈功能,只是我們療愈需要時間。

02

長大是一個不斷打怪升級的過程。只要你還活著,這個遊戲就不會有通關的一天。

感悟:

人生沒有一勞永逸。每個年齡段,都有需要應對的麻煩和問題。

別想著逃避,跳過其中某一關。

你以為你跳過了,其實並沒有,它會隨你走向下一關,下下一關。

然後,不斷累積成更大的難關,直至拖垮你。

所以,要勇敢面對當下的所有,逃避是給未來的自己找麻煩。

03

有意思比有意義,更重要。

感悟:

很多人都喜歡追問意義。

工作的意義,讀書的意義,掙錢的意義,愛情的意義,生活的意義,等等。

但其實,人生不過是一段漫長的時間,哪有那麼多意義?

與其尋找意義,不如讓每一天都過得有意思。

每一天都確保有意思了,有趣了,一生的意義也就慢慢顯現出來了。


04

思想不在同一高度,沒有必要相互說服。

感悟:

如果可以,盡量不要去說服別人,因為你大概率會失望。

尤其三觀、格局和認知不在一個層級上的人。

雄鷹對井蛙說:「天空特別遼闊,你出來看看!」

井蛙不會信的,它只會不屑一顧:「能有多大呀,無非就是幾十個井口那麼大,有什麼了不起的!」

05

解釋這種東西,讓自己看起來像個罪人。

感悟:

解釋有時是很多餘的東西。

你以為你在解釋,在澄清,可在別人看來,你是在抵賴,在狡辯。

相信和理解你的人,不必解釋。不相信不理解你的人,解釋也沒用。

最主要的是,你一解釋,就讓自己看起來像真正犯了錯的人。

06

別人之所以能往你心裡掛東西,那是因為你先有了鉤。

感悟:

你才是一切的答案。

任何事情發生時,別急著向外去尋找答案,先向內問問自己:我都做了些什麼?

別人一句話能讓你怒不可遏,一個動作能讓你暴跳如雷。

往往不是別人的錯,是你自己心裡預先承認了他說得對,正中你的要害,所以你惱羞成怒。

有人說姚明是個小矮子,姚明根本不會在意。

但是有人罵1.5m的你是小矮子,你肯定會難受。


07

你想要別人為你錦上添花,你得先變成錦。

感悟:

人幫人,人捧人,都是有條件的。

沒有人願意幫一個遊手好閒、好吃懶做的人。

也沒有人願意捧一個不求上進、得過且過的人。

想要別人成全你,你先得拿出誠意和實力,讓別人覺得幫你值得。

08

煩的背後,其實是怕。

感悟:

你之所以煩,是因為不知道該怎麼辦。

而不知道該怎麼辦,其實不是真的沒有辦法,只是擔心這個辦法帶來的後果,會讓自己無法承受。

所以說,因為怕,才煩。

09

不存在沒回應這件事,只有你沒看懂的回應。

感悟:

不說話和答非所問,都是一種回應。

只是我們習慣了問啥答啥,忘記了世界上還有別的回應方式,叫沉默和打岔。


10

期待馬上改變,是一種自我憎恨的表達。

感悟:

期待改變,往往是對現狀的不滿。

而期待馬上改變,通常是對現狀極其不滿,以至於一分鐘都不想等。

表面上看,這是對現實環境的不滿,其實是對自身的憎惡。

11

別去美化那條你沒有走過的路。

感悟:

人就是這樣,得不到什麼,就覺得什麼好。

沒有走過的路,沒有體驗過的生活,漸漸地都會變成心頭的硃砂痣。

因為沒有過,所以充滿美麗的幻想。

其實,所有的路都一樣,有好有壞,沒有哪條路一直是花香遍地的。

12

快樂的一大秘訣:不想知道別人的事。

感悟:

心理學家說,人的一切煩惱和痛苦,皆來源於人際關係。

對別人關注太多,就會忽略了自己。

一直盯著別人的事,心裡哪還有自己的空?

當你拋開別人,專註於自己時,快樂才會慢慢靠近你。


13

最好的偷懶是,一次做好。

感悟:

越不想做什麼,懶得做什麼,就越要爭取一次性做好。

因為做不好,你還得重做,那機會痛苦翻倍。

所以一次做好,一步到位,就免於後續的麻煩,這正是最勤奮的偷懶。

14

挫折是老天在幫你規劃更長遠的東西,只是現在還不能告訴你。

感悟:

每一次挫折,都是改變的機會。

不要抱怨,不要泄氣,挫折不是老天在懲罰你,而是在幫你。

當你不畏困難,踏平坎坷,你才能看見命運的盲盒裡,到底給你藏了什麼禮物。


15

表白的意義在於表明關係,而不是索取關係。

感悟:

表白,是告訴對方我喜歡你,讓他明白你的心意。

對方接不接受,如何處理你的表白,是他的事,你不能勉強。

所以,說了不等於就有了,表白不等於佔有。

關係的確定,需要雙方同意。

以為只要表白了,就可以確定關係,這是一廂情願地索取。

寫在最後

有人說,聽說過很多道理,卻仍然過不好這一生。

那不是道理的錯,是因為我們只是聽說過。

聽說過和思考過、做過之間,還有很長的距離。

道理,不能直接讓我們的人生變好。

讓我們人生變好的,是我們通過道理,看清了事物的本質,做出了改變。

願這些話,多少能對你有點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