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慢,不可站

有一種小動物,它動作緩慢,身上駝著一個硬殼,頭上長著兩個小小的犄角。身體軟軟的,喜歡在潮濕的地方活動,但是看到過一段文字說:它卻是可以到達金字塔頂峰的一種動物,沒錯,它就是蝸牛。

小時候,父母都是大型國有企業的職工,母親是軍工廠做軍裝的工人。一到放假時,母親就把我帶到工廠裡邊上班邊帶著我。

尤其是放暑假,雨過天晴後,就喜歡在工廠外的角旮旯里,陰暗潮濕的地方尋找小蝸牛,式者帶著露珠的葉上看著它們緩慢爬行,覺覺得這是種有趣的生靈,但不明白是哪位哲人卻把它和金字塔的頂峰聯繫到了一起。

漸漸地,我明白了,原來這個可愛的小東西,身上有種難能可貴的精神:堅持不懈,鍥而不捨。而這正是我們很多人缺少的品質。

蝸牛自身的條件並不出色,很慢甚至有些笨拙,但是這些都沒能成為它自甘平庸的借口。而是一點一點地向自己的目標挪動,也許這中間它會傷痕纍纍,甚至遍體鱗傷,依然改變不了它堅定的信念。我可以慢,但決不後退。


1.「尚拙」並不是真正的愚笨,而是一種好的品性。

很喜歡一句話:「上帝喜歡笨小孩」。而這裡的「笨」並不是指真正的「笨」,而是勤奮努力。

被稱為半個聖人的曾國藩就是一個典型的「笨人」。他參加科考,六次落榜們不灰心,第七次中榜,自此之後,他的仕途就像開了掛一樣。

他率領的湘軍打敗了太平天國,保住了清朝統治,他也成為晚清四大重臣之首。然而,沒想到,他無論做什麼事情都會用所謂的「笨方法。」

曾國藩說讀書時要有「耐」字與「專」字決:專窮一經,不可泠騖,今日不通,明日再讀;今年不精,明年再讀。

這就是曾國藩讀書的特點。不讀明白絕不繼續。他還教導家人要以「勤」與「恆」為準。正是他這種笨拙的方法,雖然學習很緩慢,但卻為他淵博的知識打下了堅固的基礎。

曾國藩的例子告訴了我們:不論你的基礎如何,成長的路上沒有持之以恆的信心是不行的。你的智商可以不足夠很高,但是你的努力程度決定了你的高度。


2.不行跬步,無以至千里。

中國有句話叫「心急吃不了熱豆腐。」尤其是在成長的路上需要一步一個腳印地把事做好,這是獲取成功唯一的捷徑。

我們需要制定正確的目標,做好規劃,然後一步一步地靠近你的願景。這條路很漫長,我們需要勇氣、毅力和信心。但我們更需要恆心。

一直特別喜歡一句話:成功的路上並不擁擠,因為很多人都半途而廢了。」

當我們要放棄時,想一想是什麼消耗了我們的意志力?很多人都會以忙碌沒時間作為借口,其實你應該想一想是不是自己訂的目標不合理,導致自己無法完成呢?這樣,讓你的壓力過大或自己能力不足而選擇了放棄呢?

其實,此時很簡單,四個字:調整目標。

把你目標不要定得太高,每天都可以完成,但不要停下來。

今年的1月11號,社群里的一位主播姐姐決心陪著夥伴們一起學習《論語》。她每天早晨5點半開直播,就和大家一起學習一句《論語》。我們都是初學者,她就找來各位老師的解析做分享。星然我們並不品像學者們研究到那麼深入,但是即使表面的意思也可以讓我們受益匪淺。如今,這《論語》學習已經接近170天了,夥伴們對國學的興趣越來越濃厚,結果,現在她又每天分享一個國學典故、一首《詩領》,就這樣,我們一步一地往前走,一點一點地進步。最初我們社群的名字叫《論語》陪讀群,現在已經改成了微風國學陪讀社群,加入學習的夥伴也由最初的十幾人,到後來的幾十人直至現在的將近200人。

我們每天點點滴滴的學習,相信會引導更多的夥伴加入學習國學的行列。我們的目標是陪伴千人學習國學絞肉機典。我們也相信,只要我l門用這種微習慣的方式讓以伴們在無壓力的情況下進行學習,那麼學習是件痛苦的事這個觀念終會被拔除的,取而代之的是快樂著地學習。

所以,不必急躁,只要今天比昨天進步一點點就可以。


3.不要讓出身阻礙了學習的步伐。

出身學歷並不能決定一個人的命運。學習的路上只有勤奮和堅守。

新東方任職的董宇輝出生在山西的一個小山村。而若干年後,他成為一名金牌的英語老師,在新東方他帶出了50萬名學生。

然而,有誰知道他背後的辛酸。他被人嘲笑長得太丑。初中的第一節英語課,老師讓大家把二十六個英文字母讀一遍,只有他一個人,忘我地讀著「阿掰猜呆鵝佛歌」。老師把他趕出了教室,但是,他並不服輸,為了學好英語,他廢寢忘食、爭分奪秒地背單詞,背課文,甚至背卷子。有許多複雜的單詞用的他都是復背了一個多星期都無法記清楚。

是不是覺得他與曾國藩性格有些相像?巧合的是,他用用曾國藩的故事勉勵自己。別人打籃球,玩遊戲他捂著耳朵在背單詞,別的同學下學往家趕時,董宇輝把沒記住的單詞寫手上,一邊走路一邊看著手上的單詞背,他還

把英文單詞寫在胳膊上,結果印在了衣服上。功夫不負有心人,董宇輝最後經於李上了西安外國語大學,他的一位老篩調侃他:「沒想到在你醜陋的外表下,竟然還有標準的發音!」

如今,董宇輝又火了,他的直播間圈粉無數,但是他始終保持著純良的心。

董宇輝說:「短期拼智力,中期拼毅力,長期拼體力,不要覺得自己落後了,用馬拉松的心態去過這一生。」我們做任何事情都要如此。


結語:

成長和成功一樣,都是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需要快步向前走。

不必心急,每天學習一點點無論身處何境,都要持續下去。

前方的路很長,如果很累,就放慢腳步,但不要停滯不前,步伐可以小些,只要向前走,總比原地不動強。因為可以慢,不可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