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曾善待的年少「情書」

曾經少年




那是初中生活即將結束的日子。那些日子,大家都忙著迎接這一時期的最後一次考試。

清楚地記得是一個早晨,抱著本厚厚的書從宿舍走向教室,腦子裡滿是書里奇形怪狀的數字元號。在教室後門的台階,感覺一個小小的東西從天而降,看去,地上一個小小的紙團。抬頭,一個叫濤的男孩站在門口,正用一種猜不透的眼神看著我。略略遲疑,我以一種「大無畏」的精神揀起,展開。很小的紙條,很清秀的字,我以飛快的速度讀完,簡短几句話,但我讀懂了它的含義。然而,那時的我出奇得冷靜,全然沒有少年的驚慌與惶惑。捲起,扔掉,這一系列動作就在幾秒鐘內完成了,然後若無其事向教室走去。

從前門到後門,我已忘了剛才發生的故事。

此後幾天,心靜如水的我依舊高談闊論,笑語連聲,沒有任何多愁善感、心事重重的跡象,似乎什麼都不曾發生。但偶然間,我能瞥見濤眼神中閃過的一絲不安,亦或幾分期盼。我無心多想,一心做我的學問——我是學生,我要考試。

那段緊張的日子終於過去,我如願以償跨入了更高學府的大門。他落榜了,因為他本來成績就不好。當我以一個勝利者的姿態站在紅榜前時,我遠遠看見了他的身影,在夕陽的斜暉中拖得好長好長。

此後,再無聯繫。

以後的日子,我走我的路。升學、工作,一切風順如意。偶然間,得知了他的點滴消息,知道他過的並不好。儘管這與我並無必然聯繫,但朦朧中還是想起那個遙遠的故事:那個清晨,那個有著晶亮眼睛的男孩,站在門口,以一種稚拙卻別緻的方式傳遞著他的少年情懷。那個小小紙團,實在算不上真正的情書,只不過是一個少年初萌的衝動,甚至只是一種純潔與信賴。或者,他只想表達他一個善意的心愿——「我是個好女孩」——在他的心中。那種情懷,當是非常坦然、燦然的。而我卻懵懵懂懂中淡漠了一顆心,挫傷了一份期待與自信。對於初初涉世的那個少年,我帶去的也許不僅僅是這一次「失敗」。

應該說,彼時彼地,我的意願無疑是對的,但還有比冷漠更好的方式。如果是現在,我會以另一種方式,幫他度過少年的迷惘。讓他在我真誠的微笑里讀出友情的純摯與力量,一起走出那個青春年少時誰都可能犯下的美麗「錯誤」。

初稿於 1998.6

定稿於 19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