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人不怕災難,不管多大的災難,只要大家一起倒霉就行

對於大部分人而言,多數人喜歡的東西就一定是好東西,相反,這東西無人問津,就一定是質量差到了極致。

其實不然。沒人買的東西不一定全都是次品;多數人喜歡的東西,並不一定都是好東西。

哪裡人多喜歡去哪裡;哪裡有熱點事件,不管事情多大,首先拿出手機,拍了再說。

有些主播為了流量、為了錢財,毫無道德底線。不顧受害者家屬的心情,在門口直播,大言不慚,說一些無關痛癢的話。

人性就是這般醜惡。可是看到別人倒霉,你沒必要這麼幸災樂禍吧。

你是今天的看客,或許就是明天的受害者,風水輪流轉,善良一點多好。

事不關己,就算自己再不幸,

熱鬧還是要看的

林海音筆下的《城南舊事》,宋媽是一個鄉下女人,她的命運極其悲慘。

丈夫是個賭鬼,無所事事,常年對她拳打腳踢。

後來宋媽外出打工,兒子下河淹死;女兒被丈夫賣掉。

可就是這樣一個身世可憐的女人,她絲毫沒有替自己的命運感到難過,而是哪裡有熱鬧,她就去哪裡。

別人家遭了賊,她異常興奮,招呼主家一家大小去看熱鬧,英子百思不得其解。

「人家丟了那麼多東西,多著急啊,宋媽居然把這看成是熱鬧」。

魯迅說:所謂悲劇,就是把美好的東西毀滅後給人看。

《呼蘭河傳》里小團圓媳婦被婆婆和叔公折磨、蹂躪。

通過鄉里鄉親袖手旁觀的推波助瀾,從而釀成悲劇。

小團圓媳婦活著的時候,想逃離苦海,並沒有一個人向前幫助她。

她第一次從滾燙的水裡出來,已經神志不清,一些「好心人「上前說」這孩子命夠苦的」。

當團圓媳婦再次被放進滾燙的水裡時,那些所謂的好心人還是一樣的看熱鬧,甚至比誰都起勁。

可笑的是,當小團圓媳婦什麼也不要求了,一些人偏要去救他。

魯迅筆下,也曾出現過許多麻木不仁的看客。

清朝百姓提著燈籠看洋人拉來的大炮」;「槍斃無辜同胞時,國人拍掌呼喊「萬歲」。

一次次驚心動魄、令人髮指的場面,竟然沒有一個人肯站出來說一句公道話。一句人性就是如此,便不了了事了。

前幾年看過一個新聞。一個拉滿乘客的公交車,走在半道上,一群歹徒手持大刀,逼迫乘客拿出錢財。

女司機幫同車的某個乘客說了幾句話,結果被拉下車暴打。

全車30餘人,只有一人挺身而出,那些不幫忙的乘客,一個個把頭伸向窗外,看雙方的搏鬥究竟如何。

司機被打得頭破血流,她絕望地看向車上紋絲不動的客人,這一刻她心灰意冷。

她呵斥著那個唯一幫助她的人下了車,最後她將車開向萬丈深淵。

車上乘客無一生還。所以有時幫助他人,就是再幫自己,做一個勇敢善良的人。

大家一起倒霉,

災難就不再是災難

魯迅說:國人從來不怕災難,不管多大災難,只要是大家一起倒霉就行,從不探究真相。

災難過後,慶幸自己躲過了,嘲笑別人離去了,最後扔下一句混賬話:這就是命。

在災難來臨之時,每個人都會恐懼,這毋庸置疑。但極少數人,他們會冒著隨時犧牲的可能,勇敢地站出來。

為了真理,為了正義而戰。假如我們每個人都像他們一樣,我想這力量絕對不容小覷,會給敵人以致命的打擊。

然而現實很殘酷。

在國家生死存亡之際,賣國求榮的人不在少數,他們為了自己的利益,不惜犧牲國家的利益。

而有的人為了自己的安危,充當一個麻木不仁的看客。

認為自己無關緊要,多一個不多,少一個不少,可如果每個人都有這樣的想法。

我們的國家該怎麼前進?如果國家沒了,小家還能存在嗎?

呼蘭河傳》里,有一個困擾人們已久的大泥坑,很多豬、牛、羊都命喪於此。

但奇怪的是,人人都知道這泥坑的危害,卻都總是視而不見,各掃門前雪。

看到誰受泥坑的危害,便伸手幫幫忙,看不見的,深受其害的人只會成為人們口中的閑話。

泥坑這個問題困擾著許多人,但就因為它是每個人的難題,也就不再是難題了,只不過成為單純的環境現狀而已。

試想,如果有一個人自告奮勇想要修理這個害人不淺的泥坑。

那麼,除非他可以一舉成功,否則他的失敗必將成為他人嘲笑的理由。

人的性情總是喜歡調和折中,比如你說,這屋子太暗,須在這裡開一個窗,大家一定不允許。

但如果你主張拆掉屋頂他們就來調和,願意開窗了。

人是不可能聯合在一起解決問題的,除非到最後撐不下去的時候。這是自古以來亘古不變的規律。

理性一點,有時候選擇沉默,

是對別人最大的善良

21世紀,是網路時代,不管什麼人,手裡總有一部刷不完的手機。一部手機,就是整個世界。

網路是一把雙刃劍,支持正義的一方,就是懲惡揚善;反對正義的一方,就是助紂為虐。

所以作為一個網路上的看客,我們應該理性,有時候保持沉默,是對他人最大的善良。

一些人在網上分享自己的日常,有的人就去抨擊其長相,好像不噴一下,很難平復自己心中的怒火。

不喜歡看,就划走,給自己留一點體面。

網路之事,真真假假,做一個理智的吃瓜群眾,不隨便站隊。

司馬南評價莫言的視頻鬧得沸沸揚揚,而一些網友按耐不住寂寞。

立馬站隊司馬南,去抨擊莫言。當然也有不少維護莫言的人。

但很少有保持中立的。別人的事,可能自己都說不清楚,你又如何能說得清呢?

前幾年的江歌和劉鑫事件,剛曝出來的時候。

竟然有許多網友網暴江歌的母親,請問這裡包括你嗎?你現在後悔了嗎?

袁隆平爺爺在世的時候,摸了一下豪車,就遭到全網的抨擊,難道科學家就不能做摸車的動作?

疫情期間,一女子點了一份外賣,一個出錢,一個出力,天經地義之事。

居然被指責成道德淪喪,女子最後接受不了網暴,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這樣的事情很多很多。把自己的開心,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上,這叫道德淪喪。

嘴下留情,這個社會才不會如此薄涼。

結語

大事情一言不發,因為大家一起倒霉嘛,所以就不再是問題了;但一旦進入網路這個虛擬社會。

某些人就會放飛自我,口不擇言,活像一個跳樑小丑,現實中的「癟子」,網路中的「噴子」。好自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