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親們,當你過了50歲以後,就不要再自作多情了

本文共:886個字,大概需要5分鐘!但對您絕對豁然開朗!

人啊,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花甲七十古來稀,50歲以後人的一生基本上就定型了!所以50歲以後,就不要自做多情了,很現實,也很美好,又很殘酷,對照我們的生活,竟如同在說我們自己。

  你可以天馬行空,我行我素。不計較得失,也不幻想擁有。如果自己有退休金,有一些閑散財富,那就去看看美景、享受一下美食,享受這個社會回饋給我們的美好生活,彌補你們這一代精神和物質上的缺失,尋找一下年輕時的自己。你說呢?

  你們一直為國家、為兒女做貢獻,但卻是無條件的,然而當你們索取的時候就有條件了。不要幻想社會如何善待,也不要幻想兒孫如何盡孝。做了自己該做的,享受了自己該享受的,就夠了!你說呢?

正所謂沒有希望就沒有失望。當自己的身體能自理,那就儘可能地要與兒女分居,獨立生活。盡量不能把「幸福晚年」寄托在兒女身上,而是要根據自身的條件和社會的現實,以自己的能力來安排自己的晚年生活。雖然聽起來很殘酷,但你會發現,這就是現實!但往往現實的東西卻給我們帶來了幸福生活!你贊同嗎?

  有人會說「久病床前無孝子」,沒錯,我們一定要有自度難關的準備,要與子女保持一定的距離,不要把痛苦困難總對兒女講。否則,孩子們會煩你的。是不是很扎心!但這也是現實!你同意嗎?

  窮在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這也是現實,不說親情不重要,但別把親情看得太重,也別再牽動太多的親情,當人到了老了,沒用了的時候,親情已經對你敬而遠之了。不要自做多情地去惦念別人,也許別人並不惦念你,但你又加重感情的負擔。我說的對吧?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要一點一點的捨棄。人過了50 歲,要輕鬆自在很簡單,打理好「自己的事」。不要去管「別人的事」,別操心 「老天爺的事」。那就夠了,因為你該為你自己活了!你說是不是?

  我舅曾說過:把自己的事情處理好,少給子女添麻煩,就是對子女最大的貢獻了。子女多的,盡量不要留有遺產,免得子女們為爭奪家產鬧得不可開交。有經濟能力的人,要把自己的最後一筆喪葬費也預留出來,這樣兒女們才能心安理得送好你最後一程。雖然 難聽,但真實!你說對吧?

  過了50歲了,就經營好自己豐富多彩、舒心安逸的晚年生活。這才是一生中最大的智慧。


喜歡的鄉親們,點贊、轉發、加關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