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了猴,一個快被吃完的物種

池塘邊的榕樹上,知了在聲聲的叫著夏天。。。。。。。

這首耳熟能詳的歌曲,陪著我們走過了童年。

只不過,現在的孩子也許還知道這個知了猴。可是再過十年二十年,會發展到什麼程度,很難想像。

因為在城市,在鄉村,每當夕陽西下華燈初上的時候,只要有樹的地方,就有無數個晃動著的燈光。大人小孩,一窩蜂的走出家門,開啟了全民抓知了猴的時光。

在中原地區,以往麥收之後,天氣開始炎熱,也是知了開始鳴叫的時節。那時候吃過午飯想睡會覺,總是伴著陣陣蟬鳴。這東西也比較奇怪,似乎商量好的一樣,大家都一塊叫,一塊停,節奏感很強。

現在雖然還有鳴叫,但明顯減少了很多。其中的原因不說大家都知道,就是被吃掉了。

每天晚上,幾乎每個村裡都有專門收這玩意的,單價也從原來的一毛兩毛,漲到了今年的接近一塊錢!

以前多,比較好抓,一人一晚上抓個幾十甚至上百的,那都不是事。現在由於大家都在做同一個事,自然就困難加大了許多。

於是前幾年就有牛人想到了好辦法,一個讓知了幾乎能斷子絕孫的辦法,就是在樹合適的位置纏一圈膠帶,成為知了猴一道無法逾越的障礙。

過去抓知了猴,總會有人走不到的地方。哪怕都走到,總會有勤快的或者不合適的時間,有一部分能爬到樹頂的。現在可好,甭管什麼時候去,它們都不可能跨過那圈塑料膠帶,只能乖乖的成為盤中餐。

據說,蟬產卵後,知了猴需要三四年才能破土而出。隨著人們狠抓嚴查,再過幾年還有沒有新的爬出來,很難說。

而受到影響的,並不僅僅只是人類,還有許多以蟬為食的鳥和其他動物。至於它們吃不飽時候,會不會回頭吃人類的東西呢?也不好說啊。

因為許多鳥以前好像沒有毀壞莊稼的記錄,特別是在作物沒有成熟的情況下。現在則不一樣了,也許是缺水或者鳥們餓了,那些小西瓜被鳥嘬了個百孔千瘡。許多蘋果桃等,離成熟還早,就被鳥先光顧了。

這裡想起來以前的果樹成熟後,大多都不摘完,把最頂上的留幾個,說是給鳥留的。那時候的鳥確實很少去嘬沒有成熟的果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