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有哪些道理越早明白越好

1、 太用力的人往往走不遠

我過去總是有一個誤區,就是當立志要做一件事什麼事的時候,還沒做好充分的調研準備的時候,就制定開始制定很多目標和計劃:

今天要做什麼

一周之後要開始做什麼

一個月之後要達到什麼目標

然後第二天重複以上所有步驟,生活規律得讓人有點害怕,恨不得掐著秒錶來完成任務

但是無一例外,這些所謂的計劃和目標,通通擱淺。


每天都嚴格去執行自己的計劃,馬不停蹄,

是非常消耗意志力的;

努力不應該是某種需要被時常覺知的東西,意志力是短期內會用完的精神能量。

真正堅持到最後的人靠的不是激情,而是恰到好處的喜歡和投入。



2、放棄的反義詞並不是堅持,其實是:不要放棄

不要放棄的宗旨是,你可以不用每天堅持,或者每周堅持,

暫停一下,只要不放棄你要做的這件事就可以了。

放輕鬆點,沒人把刀架你脖子上要你每天都堅持做。


如果你感覺到你總是在用堅持給自己催眠,在消耗你的意志力的時候,那麼大概率你現在不適合做這件事。


沒事的,稍微放一放。這個障礙我暫時越不過去,我先放放再說。

只要讓這件事先躺在那,等到精力狀態來了的時候,再去做。


真正的高手,懂得怎樣分配自己的精力和體力。

你選擇的是戰術上的放棄,戰略上的堅持。



3、 不要制定太遙遠且太具體的目標

很多人喜歡先定一個大目標,然後再將大目標拆解成小目標,再將小目標進行步驟上的分割,先做什麼再做什麼。


目標,不是靠想出來的。

在沒有經過任何實踐的情況下,制定目標,就是個笑話。

因為你連做什麼都不知道,你很難去想像,未來的工作狀態是什麼樣的。


我大學的時候曾經參加過一個比賽,叫做職業規劃大賽。

我當時學的是會計,那麼理所當然,我的參賽作品的職業目標,就是做到CFO(財務總監)。

我當年甚至連CFO是幹什麼的都不知道,只知道是這個行業裡面非常牛逼的職位。

結果,我一畢業就把本專業丟了,直到現在我都在干著跟大學學的專業完全不相干的工作。

況且,有些機會不是在你一開始就能看到的,是得真正做了之後,才能慢慢接觸到的。


那些做過幾年工作的職場老鳥,你去問他,對未來有什麼規劃沒有?

他們的回答恰恰是:先走步算步吧,看看再說。


一個鐵律就是,任何方向性的東西,都不可能靠想就能想出來,更不可能用一個晚上,一天時間就制定出來。



4、 人生沒有一個臨界點,越過去了就萬事大吉

很多人總會有這樣的妄念:

等我賺到一百萬了,我就可以不用工作了;

等我買房了,一切就會好起來;

等我哪天財務自由了,我就能擺脫我這種苦逼的生活。


這個世界上從來就沒有一個臨界點,越過去了人生就順順利利。


我曾經也幻想,我能夠通過進入一家好公司,去改變我的人生命運;

或者去遇到一個高手指點,就像武俠小說裡面的楊過或者令狐沖一樣,在深山裡面得到某個前輩的指點,然後打通職業的任督二脈,從此神擋殺神,魔擋殺魔。


很多電影電視劇的結尾,都是王子和公主幸福的生活在一起。

但是電影沒有告訴人的是,王子和公主需要供房、婚後生活一地雞毛,王子可能失業了,公主也可能嫁給了金錢。


這個世界的真相是:

根本就沒有那麼多一夜成名的故事,不然也不會總被人拿出來說。

更多人的人生是,今天過著跟昨天差不多的生活

下個月很快會到來,

新的一年到來了,每一年的過年都是跟過去幾年差不多,

但是我們卻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努力讓自己的生活變得更好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