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子墨
秋天漸漸離去,深秋帶著幾分寒意,風景也是從濃到淡,一點點消瘦。
我們被時光推著走過千山萬水,擁一份深情和寧靜,感受時光溫柔,歲月靜好,攜秋色入懷,淡看季節更替,用心慢煮一壺秋水天長,滋養生活,也讓入冬的時光溫暖也溫柔。
在這個季節交替的渡口,也許,我們內心總是有著眷戀和不舍,但是,拾不起昨天的記憶,就讓自己在秋風中努力前行,跟著歲月的流逝,風塵僕僕,在人生路上獨自感悟四季變化的美麗和憂傷,融入生命,化作人生的詩行。
驀然回眸,往事不堪回首,秋夢殘留,風霜浸染,歲月不饒人,情長紙短之間,讓我們感慨萬千。
鑽進衣袖裡的風,帶著冬意,在黯淡了的秋色中,湧起風的蕭瑟,帶著我們的思緒,起落之間,碎了一地斑駁光影,瀰漫著秋冬之間棲息的惆悵。
人生過往,有多少情懷入了季節的夢,銘記在心的人和事,在這一刻,落在了一枚被蕭瑟秋風吹落的葉子上。
在這個落木蕭蕭,秋風蕭瑟的季節,傾聽落葉的聲音,感受內心最美的聲音,與季節同行,在孤寂中讓自己面對現實生活,坦然面對一切。
晚秋的心念,總是有的淡淡的憂傷,這是晚秋的詩意,更是一種深入生命的感悟,聆聽人生風雨,觸摸季節的美麗,而憂傷的心事,就是秋葉之靜美。
三毛說:「葉子的離開,是風的追求,還是樹的不挽留。」
其實,葉子的離開,不是風的追求,也不是樹的不挽留,而是命運的安排,自然的選擇。
人生之中,也要學會順其自然,自然不可抗拒,在花開花落之間,跟著季節輪迴,讓該來的會來,該去的去,我們只需心懷感恩和希望。
有時候,離開並不意味著結束,而是另一種開始。一草一木皆是用生命在踐行季節的更替,而生命的美好,也在於把生命中的美麗,盡情綻放。
這是生命的溫柔,也是對季節的深情,更是一種心音,也有裊裊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的詩意,那微妙的感覺,細膩了情愫。
當我們面對生活的時候,人間煙火里,正道是滄桑,被柴米油鹽熏染的時光里,溫柔著一次又一次的深情,內心與季節的交融,才得以讓生命充實。
也許,一生的深情只能給予人生的風景,人生不過幾十個春秋而已,但是,人生如夢,執念的美好,要在何處妥帖安放?
如果遇見是一種美麗,那麼,我們將與季節一起傳承下去。
收回思緒,安坐在一隅寧靜的時光中,看著窗外一片片落葉飄零歸根,那麼安靜,也會讓自己摺疊心情,情愫安放,在一首關於秋天的韻律里沉醉。
在晚秋的一處寂靜角落裡,做自己喜歡的事,聽自己喜歡的音樂,濾清內心浮華,秋風落葉深秋意,情愫暗生不覺情。
秋寒露重,一窗秋色,一抹心事,一個人的清歡美好,就這樣在時光里緩緩流動,細水長流之間,與往事和記憶溫柔纏綿。
歲月靜好,詩意人生,需要內心的美麗,一點盎然,一點生機,讓深秋不再悲涼。
也讓自己在這個季節里,用心感受一季花開葉落的美麗和人間風景的變化,左手人間煙火,右手詩和遠方,讓自己淡然走向季節深處。
生命中的許多遇見,都是做好的安排,也是是可遇不可求的,終不能在刻意強求的得到圓滿,不曾期待的美好,往往會不期而至,刻意改變的卻不盡人意。
當自己要擁有了一顆平常心,不悲不怨不怒,不急不躁不爭,不慌不忙不強求,不得意忘形,也不妄自菲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一切隨緣而遇,一切順其自然,如此也是善待自對生活的熱愛。
叔本華曾說:「我們來到這個世界上,本身就是一場災難,但只要我們還活著,就要去面對各種各樣的災難,即使生活中有很多痛,也要學會熱愛生活。」
人活著,沒有不經歷苦難的,人生就是如此,能吃多少苦,才能得多少福。
每個人的生活背後都有著無奈,都有別人不得而知的痛苦,沒有人能與你感同身受,也許,說都有別人體會不到的辛苦,但是,每個人都在在薄涼的世界裡深情的活著。
每一個堅強的背後,都是一場苦難的跋涉,誰都有不能說的無可奈何。人生的路需要自己走,一步一個腳印地走過,自己的腳印最清晰,人生苦短,自己的艱辛苦澀自己明白。
也許有人關心你飛得高不高,卻沒有人問你累不累,因此,你走得累不累,只有腳知道;你經歷了什麼,只有自己知道。
一個懂得生活的人,一定是一個對物質的要求簡單,靈魂的豐盈的人,真正活通透的人,也是不為外物所累,注重精神的美麗。
尼采說:「一個人的精神層次越高,心理越健康。心理越是健康的人,越通透闊達,柔和從容。越不屑於勾心鬥角,蠅營狗苟。故而沒有心機。 」
人生不過是一場孤獨的狂歡,也是一種精神的修鍊。如果能讓自己保持樂觀積極的心態,去過簡單生活,人生就不會缺少快樂。
內心憂愁、焦慮的人,心態是悲觀是,只有淡定從容和堅強寬容,才是人生中最好的選擇。
所以,沒有幸福的人生,只有不懂幸福的人,萬事隨緣,一身須正,功名富貴皆是過眼煙雲,淡然從容,不爭不搶,才能擁有健康的生活,生命最好的姿態。
子墨期待與您共勉,感謝閱讀!謝絕未經允許採用。
原創文字,侵權必究。圖片來自網路,聯繫必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