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其實並不單純(十)關於貞節觀

2023年03月18日20:08:02 美文 1476

存活於世間的生命,幾乎沒有徹底的自由!假如有人問你:你感覺所受的限制是什麼?你或許認為:法律。錯了,那是在你選擇特殊行為時所遇到的桎梏。其實人類(所有生命)面臨的三大限制是:第一、職業,即賴以謀生之道,從古到今無論是農耕亦或漁獵甚至一些可憐人的乞討流浪,都是他們的職業,並非局限於如今之狹義的上班。所以從生命誕生的那一天起,就需要解決吃穿住行的問題,當然幼年時由別人替你解決。這種來自內部的需要促使一個人選擇這個放棄那個,因而沒感覺到是一種限制。受限制的感覺往往來自外界:如關係。

第二、關係,生命在世上都是群居狀態的,會與同類或異類產生這樣、那樣的關係,如我們與同類的關係稱為人際關係,還有與動物、環境的關係等;關係概括為兩大類:友誼、對抗。還有一些既不友好又難以迴避的關係,也需要選擇不同程度的合作。動物也一樣,有的共同棲息於一個地域卻相安無事,有的因為領地征戰不休。總之各種關係困擾所有生命的一生,形成對生命的最大限制,我們平日里的喜怒哀樂有百分之九十源於各種關係,難道不是嗎?

第三種關係其性質脫胎於第二種:男女關係(也包括動物界的異性關係),這種關係也是世界上最精彩紛呈、變化多端的關係,處理正確與否,牽扯著一生的禍福。且種族的延續和社會的穩定均依賴良好的兩性關係,由是圍繞兩性關係衍生出諸多限制措施,應用最多的當屬於盛行昔日的貞潔觀和而今政客之間的殺手鐧:性騷擾了。

女人其實並不單純(十)關於貞節觀 - 天天要聞

人類自從進入現代文明以來,世界絕大多數地方實行了一夫一妻的家庭婚姻制度,只有非洲等少數地區仍維持一夫多妻的家庭模式。「一夫一妻的婚姻制度並不是最完美的,但目前沒有更好的來替代它」(社會學家李銀河語)。為何最終選擇了這種家庭形式而非其它呢?

遍布整個地球的家庭婚姻制度並非祖先們一拍腦袋的產物,有它根深蒂固的本源:動物界的同類普遍存在著本能的嫉妒心,這一點從動物世界對異性爭奪的打鬥中可見一斑,當然這種打鬥也包含著優勝劣汰的自然選擇規律。人類也不例外,由於這種嫉妒心的存在,從而排斥雜交與群婚,逐漸進化到基本上一夫一妻的婚姻制度。且無論是昔日來自宗教的見證亦或今日法律的認可,加入婚姻這種關係的人其初衷都是希望長久的,由是古老的貞節觀應用而生。

貞節一詞,首先讓我們聯想到舊時代喪夫的婦女守節一事,這是緣於男權世界的動機而抑制自然衝動的狹義應用。貞節的本意是這樣的:在那個古老的年代,人與動物的分離,不僅依賴於能夠用手勞動和文字的發明,還由於亂倫的禁忌,認為亂倫行為有淫穢之感,宣告了從動物到人的轉變。於是在原始人的眼光看來,一種新的對於性的態度也就成為必要,這種態度就是一個制裁的手段:對亂倫和亂交的制裁。漸漸在有了一些文化的民族裡,種種對於性活動的限制的規條就很普遍了,它的初衷不僅針對女性,更多的是限制男性,因為從古到今都是男性的活動範圍廣、自主性強。

女人其實並不單純(十)關於貞節觀 - 天天要聞

大體說來,這種限制對於性的價值的提高,性的尊嚴的維護,都更上了一個台階,將人與動物的距離拉大一些,更趨文明一些。有些限制目的在於避免有害的性活動,有的是規定有利的性活動。所謂的有害有利當然得用他們的眼光來看,但客觀地判斷,大致也是符合生理規律的。這一類的限制措施,以及經過調節後而認為可以趨利避害的性活動觀念,我們可以很正當地稱它為貞節觀。

由此可見,貞節是要在身心兩方面對性衝動有一個熟慮與和諧的應用,從而把這種應用列為生活的一大原則,即有一定的分寸:情慾有分寸,享用有分寸。如此一番了解,就可知貞節觀不是一個消極的觀念,而是一種積極的對生理進行良性規範的操守。

貞節之所以成為道德操守是因它不受任何信仰與宗教的限制。古往今來,無論以基督教為主的西方還是以儒教為主的東方,都不能拋棄此種態度與觀念。而完全就社會以致於人性的立場來說,貞節也始終是一種德操,以前如此,當今亦然,以後又如何呢?

儘管各民族的文化多彩紛呈、有的甚至大相徑庭,但每個民族大抵總有一大串直接或間接維護貞節的慣例,有的往往很離奇,其目的也無非是增加性活動的莊嚴性,且和生物學的事實相符合,這種文化之間符合的程度還是很深的,因而可以經久不衰,成為人類整體傳統的一部分。

女人其實並不單純(十)關於貞節觀 - 天天要聞

然而,人類往往容易誤讀自己的歷史,尤其對於貞節觀這種對男女雙方均有限制的文化觀念,原本是一種文化與本能保持平衡的狀態,而這種平衡又是在雙方的較量與角逐中維持著,是一種動態的平衡。可較量的結果是:男權強大時就限制女人,女性強勢時便又為自己的放肆找理由。此外當文化強大時,貞節觀就被解讀為禁慾;而當人類的本能以強勢的態度反抗文化時,就又從禁慾的這一個極端走向縱慾的另一個極端。且看發生在地球村的關於觀念搖擺的例子:

中華大地的性文化史在中庸的態度下基本能保持一個平和的狀態,所謂納妾制度的存在只是婚姻在男權社會多子多孫觀念下作出的一部分妥協而已。當然在以往幾千年的社會中,性產業基本是合法的(何況法律還沒有引進),治理社會主要靠刑律,是為了維護社會的穩定;對女人的事情管得少,在舊社會紅燈區本就集中在城市,當時的城市人口比例極小,紅燈區那一角性經濟也對整個社會風貌影響甚微,之所以流傳於世是因為它攜帶的文化基因而受到文人墨客的渲染。

而在西洋的歷史中,就不乏極端的例子:在中世紀的歐洲,基督教勢力強大、實行政教合一的統治,宗教的信條捆綁了社會習俗往往把貞節的概念看得過於絕對,貞節一旦變相而成強制的禁慾以後,它就成為不自然的了,也就不成其為一種道德操守,禁欲主義成為一種觀念,貞節的根本性質也就被否定了。性生活變成骯髒的代名詞,以至發現「物競天擇、適者生存」規律的達爾文亦受這種觀念的影響,遲遲不敢與長期等待他的表姐結婚。

物極必反:到了文藝復興運動以後,激進的不明原委的人便將禁慾誤解為古老 的貞節觀,轉以「不自然的」或違反自然的行為,而加以貶斥,還認為它是陳腐的宗教信條以及衰弱的政治統治的一個附帶條件,應該和那箇舊時代共同走下歷史舞台。這種不自然的性的藩籬一旦撤除之後,許多人的性活動又走上另一個極端:尤其進入工業文明之後,不但把縱慾和亂交看作一個理想,並且把這種理想見諸行動,美其名曰:性解放。由是家庭亂象叢生,性病蔓延。我國的「梅毒」就是開埠以後外國人從廣東傳入進而擴散開來的。

女人其實並不單純(十)關於貞節觀 - 天天要聞

進入二十世紀,隨著西學東漸,古老 的華夏文明在迎接德先生(民主)和賽先生(科學)的同時,也難免泥沙俱下地受到性解放的影響,讓一些慣於趕潮流又不辨是非的人大開眼界,令恪守了幾千年的性觀念大受衝擊,雖然沒能形成摧毀婚姻制度的滾滾洪流、就遭遇了被遏制的命運,但滲透在風俗中的陰影卻還是陰魂不散,並且由於歷史的諸多原因,性解放的衝擊對女性的影響程度要大一些,因為昔日禁錮太嚴的緣故吧,甫一鬆懈似乎步了西方從禁欲主義到性解放的後塵,不然的話,小三現象如何解釋呢?

在當今的社會中,性話題已經被規避到生理學那個狹小的角落中,不再被人堂而皇之地談起。而我們對貞節觀的認識也仍然拘泥於那個狹隘的歷史範疇,以為這個詞就是用來褒揚那些在舊社會守寡的女人的。事實上,自然的性本能永遠與生俱來地伴隨著人類,人類為了與動物保持距離,為了締造更文明的生活,為了後代的素質更高更健康,就不得不與違反這些願望的本能作鬥爭,於是將性泛濫視作羞恥,忍受內心的焦慮來克服本能的衝動,規定了許多禁忌,這也就是早期貞節觀所包含的內容,這些觀念難道過時了嗎?

顯然並不過時!因其利大於弊,認真地遵守禁忌就成為社會風俗不約而同的規定。那個能夠用最焦慮的心情躲開各種各樣的誘惑和污染的人,也就是那個享有最大特權並凌駕於其他人之上的人。用我們傳統的文化來解釋就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也證明這個標準不只是約束女人,也包括男人。是一條放諸四海而皆準的真理。

惟其如此,無論西方的民主選舉還是我們國家的幹部任用,都特彆強調能夠掌管國家命運和財富的精英們回歸貞節,重拾德操(這裡的貞潔觀大多針對男人了),違反規定會受到懲處。然而,為何重罰之下仍有官員屢屢拜(敗)倒在石榴裙下?為何自詡為法治國家的美國總統柯林頓亦沾染了性醜聞?為何美國的民眾也只是大肆向柯林頓叫囂,而不思考和追究萊恩斯基的動機和責任呢?為何對婚外情的懲治男女有別呢?

女人其實並不單純(十)關於貞節觀 - 天天要聞

無疑這種關係牽涉兩個人,而不只是男人自己,這些疑問自然引發出另一個問號:如果女人(像小三之類)放棄了貞潔觀對社會有什麼影響呢?雖然她們的行為性質等同於妓女,可別把她們和過去的妓女劃等號,因為她們更大眾、更隱匿,而且像暗夜裡吸血的蝙蝠一樣直擊國家的經濟命脈,因此對社會的危害也就更大。

由此看來,無論時代如何更新,無論對待男人或者女人,貞潔觀都需要捍衛。假如道德和風俗發揮效力的時代已成為過去,那就用今天的社會治理武器:法律,來保衛它!因為這一古老的信條太重要了,如果把貞節比作掛鐘,它被打破平衡作左右搖擺的嘗試後,智慧的人類還是要選擇回歸貞節!事實上,貞節的克己性,富於理性,無論對於個人或社會,無論是在鬼魅橫行的昏夜亦或處於人生的波峰浪谷中,均不失為指向健康、正義道路上的一盞明燈。

這就是關於貞潔觀的詮釋!

美文分類資訊推薦

《如何處理仇人的骨灰》鍾偉民 - 天天要聞

《如何處理仇人的骨灰》鍾偉民

這是一個局,當局者迷;但布局者,心腸毒而細。 有人,就有鬥爭。 認同這樣的困獸斗,才有輸贏;世界好廣闊,退一步。 大家漸漸明白「襪子懷孕」的底蘊,只是不說破;說破了,希望也破了;沒有希望,就沒有快樂,城,徒然剩下一片惡土。
5月10日清晨早上好祝福語圖片 今日早安曖心問候圖片 - 天天要聞

5月10日清晨早上好祝福語圖片 今日早安曖心問候圖片

5月10日清晨早上好祝福語圖片 今日早安曖心問候圖片,提前有一段新的一天,大家早安,愉快,愉快的黎明,愉快的早晨,早安,吉祥,安康,幸福,如意,平安又健康,大家早上好,今日心情要多快樂,多開心,多漂亮。
溫馨的早安問候語,充滿了幸福與溫暖,為您開啟美好的一天 - 天天要聞

溫馨的早安問候語,充滿了幸福與溫暖,為您開啟美好的一天

也許忙碌的日子讓彼此疏離,但知心朋友一生難忘。莫讓時間沖淡友誼的酒,莫讓距離拉開思念的手,當時光流逝,斗轉星移,你依然是我最好的朋友!早安,朋友!人一定要禁得起假話,受得住敷衍,忍得住欺騙,忘得了承諾,放得下一切,百鍊成精,淡定從容。早安!
一個人越清醒,越有些「不合群」,原因很簡單。 - 天天要聞

一個人越清醒,越有些「不合群」,原因很簡單。

一個人越清醒,越有些「不合群」,原因很簡單。在人際交往的複雜網路中,我們常常會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那些思想成熟、認知層次高的人,往往顯得與周圍的環境格格不入,顯得「不合群」。這種現象並非偶然,而是有其深刻的原因。
人過五十,最好的活法,就這八個字。 - 天天要聞

人過五十,最好的活法,就這八個字。

人過五十,最好的活法,就這八個字。五十歲,是人生的一個分水嶺。走過青春的熱血與衝動,經歷過中年的忙碌與奔波,我們逐漸步入了知天命之年。在這個年齡階段,如何活得更好、更有意義,成為許多人思考的問題。其實,人過五十,最好的活法,就是這八個字:釋
請不要刪除我們的聯繫方式,好嗎? - 天天要聞

請不要刪除我們的聯繫方式,好嗎?

啊!你聽到了嗎,親愛的朋友,時間真是無情啊!它是一種力量,讓我們不斷前行,讓我們不斷改變。世界變得如此快速,而我們也變得越來越難以找到那些曾與我們共同經歷的人和記憶。是的,也許有那麼一天,我們不得不面對這種情況——我們將無法再保持聯繫。
一個人後半輩子的福氣,是這麼攢出來的 - 天天要聞

一個人後半輩子的福氣,是這麼攢出來的

文丨桃小菁春風十里不如你,小菁在這裡,等著你!很多人都信前世因果,認為這輩子的福氣是上輩子積攢下來的,這輩子的苦難也是上輩子欠下的。前世因,後世果,看似有一定的道理,但其實並不盡然。事實上,這輩子的福氣其實也可以靠這輩子來攢,即使上輩子欠下了很多債,這輩子也有改變命運的可能。
"心懷美好,迎接新的一天" - 天天要聞

"心懷美好,迎接新的一天"

低頭見塵埃,抬頭見花海,這句話描述了人生的兩種態度。在生活中,我們難免會遇到各種困難與挑戰,面對困境時,有的人選擇低頭看塵埃,沉浸於細枝末節的煩惱之中,而有的人則抬頭見花海,從困境中尋找希望與美好。這種心裏面帶著鮮花的態度,決定著我們生活的質量。生活的美好,的確取決於自己的心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