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正能量
作家毛姆說:「周五的下午遠比周末快樂,因為期待,總能得到快樂。」
深以為然。
其實,也許倒不是周五比周日就一定會怎樣的快樂。
而是周五作為一周工作、學習的終點,可以有所期待,可以短暫的規劃一下周末的晚上或是雙i旭日的時間安排,做些自己想做的事情來。
少了一些緊張,多了一些安逸,讓身體與靈魂處於一种放松的狀態,愜意地享受一下生活的美好。
人要奮鬥,也要休息,更要有所期待,心才不會荒蕪。
期待,是一種嚮往,一種境界,一種精神,也是一種力量。
期待的過程雖然艱辛、漫長,但絕不寂寞。
人生無非一場盛宴,從期待開始,到杯斛交盞,最後曲終人散。
哀莫大於心死。
當一個人對人生失去了期待時,即使他還活著,生命已失去了一半,剩下的不過時間而已。
人生不怕苦難,只怕沒有夢想。
有期待,並願意為之堅持不懈的努力,再苦不堪的日子也會充滿詩意,開出美麗的花來,發出耀眼的光來,彰顯出生命的魅力。
蘇東坡就是這樣的一個人。
他的一生儘管才華橫溢,但仕途卻是坎坎坷坷,高開低走,基本上是一邊做官一邊被貶。
「烏台詩案」之後,他先後被貶到黃州、惠州、儋州,一個地方比一個地方差,然而他並沒有被殘酷的現實所嚇倒,而是始終立足實際,不抱怨,不消極,不鬆懈,以苦為樂,為百姓造福、種地、開學教人,並寫出了許多像《念奴嬌·赤壁懷古》、《前赤壁賦》、《後赤壁賦》、《定風坡》、《食荔枝》等一些積極樂觀豁達膾炙人口的作品,為後人留下寶貴的精神財富。
這也時刻提醒著後人,那就是無論什麼時候都要心存希望和期待,不被自己所打到,別人儘管可以打倒你,但始終打不敗你。
有期待是一件好事,但也要正確對待。
既不好高騖遠、不切實際,也不敷衍、隨意降低要求,把人生當成一種應付差事的活來干。
那既是對自己不負責,也是對關心你的親人、朋友們不負責。
期待是黑夜中的一盞燈,照亮著我們歸家的路;期待是陰霾里的笑靨,扣人心弦;期待是春風和雨的溫暖,縷縷燦爛;期待是我們前進的動力和生生不息的力量之源......
一個人活著,什麼都可以丟,唯獨不能丟的是心中的那麼摯愛和生生不息的期待。
唯有它,才會將我們從黑暗走向光明、從貧困迎來富有、度過一個個充滿激情、快樂、真實而有趣的日子,感受更多人生的美好和活著的價值、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