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最稀缺的品質,就是兩個字:靠譜。
靠譜的人,言必信,行必果。事事有交代,件件有落實,時時有回應。
把事情託付給這樣的人,放心。與這樣的人相處,舒心。和這樣的人共事,省心。
靠譜,才是一個人頂級的才華。他讓你受到大家的認可,得道多助,獲得更多的平台和資源,成就更好的自己。
靠譜的人,言必信
孔子說:「人而無信,不知其可。」
一個說話不算數,食言而肥的人,註定不會贏得別人的信任。
沒有信任,就沒有合作。沒有合作,就沒有發展。
言而無信的人,結果是自絕於他人,自絕於社會,把自己變成無人搭理的孤島。
戰國時期,商鞅在秦國變法。為了取信於民,他在都城南門立下一根三丈長的木樁。並發布告示,誰能把木樁搬到北門,賞金十兩。
大家誰也不相信,這麼容易就能得到十兩黃金。
於是商鞅提高賞格,至五十兩。有人抱著試一試的想法,把木樁搬到北門。商鞅真的給了五十兩賞金。
眾人嘩然,他們相信商鞅言出必行,相關法令必動真格,紛紛支持變法,執行政策。
先哲說:凡人立於天地間,遇事必當之以"誠",而後人始信其為人,乃得有為人之價值。尚詐術者,何能立名建業。
重信守諾,是一個人立身處世最基本的修養,也是靠譜的主要特徵。
靠譜的人,不拖拉
能把事情做好的人,執行力都很強。
他們及時落實,絕不拖泥帶水,延長日期,荒疏懈怠。
而不靠譜的人,或應付,或敷衍,不能按時按質把事情做好。
玻璃大王曹德旺曾經看好一位年輕人。
這名年輕人名校畢業,還發明了幾項專利,精通多種語言。更重要的是,他頭腦敏捷,很會來事。
曹德旺把他調進自己的辦公室,協助自己處理公司事務。
一次,曹德旺要和美國供應商談判一個重要的合作項目。他讓這名年輕人準備材料,務必翔實詳盡。
年輕人領命而去。可過了一個星期,毫無回應。又過了半個月,談判在即,年輕人仍然沒有交代。直到曹德旺催促,年輕人才把資料趕完,質量也不過差強人意。
事後,曹德旺感慨:不靠譜的人,再好的才華,也都是華而不實的泡沫。只有靠譜,才是一個人的第一生產力。
靠譜的人,時時有回應,件件有著落,凡事有交代。他們有強大的執行力,高效的反饋力,不會敷衍拖延,讓人失望。
靠譜的人,講原則
原則,是一個人的防火牆。
不講原則,或者用原則做交易,註定玩火自焚,不得善終。因為防火牆倒塌了,災難就會接踵而至。
靠譜的人,恪守原則,不會逾越底線。
宋朝大臣陳執中,剛正不阿,講求原則。一次,女婿登門,希望藉助陳執中的權力影響,謀取一個縣令的職位。
這種門第攀附的現象,在當時蔚成風氣,沒有人追究。
但陳執中說:官職不論大小,都屬朝廷名器。一切安排,都有法令制度。況且我從不做違背原則的事。
不管女兒女婿如何求情,陳執中都毅然謝絕。
後來,陳執中擔任宰相。有人對皇帝說:陳執中任職多年,政績平平,無所建樹,實在不勝宰相之任。
皇帝說:陳執中雖無過人之處,但他事事講原則,為人守底線。朝野規矩肅然,制度嚴明,這就是莫大的貢獻啊。
古人說:「貪如火,不遏則燎原。欲如水,不遏則滔天。」
用原則遏制自己的貪婪和慾望,才能做好自己,不迷失於人性的沼澤。
靠譜的人,講原則,有定力。受得住誘惑,守得住操守,讓人放心。
結語
一位作家說:「無論你學歷多高,還是才華橫溢到令每個人都羞愧得不敢睜開眼睛,但能令人對你尊敬和刮目相看的永遠是你靠譜的專業精神。」
靠譜的人,給人以安全感,踏實感,喜悅感。
一個人可以屹立不倒的資本,不是智商,不是情商,而是靠譜的品質。
因為靠譜的人,能成全別人,別人也願意成全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