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躍遷》:厲害的人,都懂得「借勢」

2022年10月07日18:51:32 美文 1289

聽過這樣一個故事。


每年秋末冬初,核桃豐收。成群結隊的烏鴉會聚集在小村莊里,拾揀果農們遺落的核桃。


它大嘴啄咬,奈何核桃殼太硬,怎麼啄都打不開,只能眼巴巴地看著。


看到公路上來往的車輛,烏鴉靈機一動,將核桃銜起,甩在公路上。一輛車經過,核桃被碾開,它輕鬆吃到了美食。


人這一生,會面對很多無法突破的困境。即便咬牙死扛,也沒有任何改變。


真正的智者,擅於最大限度地利用資源,以長遠的目光,看到其中蘊藏的巨大收益。


正如古典老師在《躍遷》中所言:


基於個體的精進太慢,只有借勢躍遷,才能趕上這個時代的速度。


善於借勢的人,和只會埋頭努力的人,過的是不一樣的人生。



選擇不對,努力白費


有幅漫畫既諷刺又現實:


一群人逆著時鐘的運行方向,拚命拉動指針,可是不管怎麼用力,指針都一動不動。


未經思考的蠻力,註定徒勞無功。


在紀錄片《窮忙族》中,就有一群為了生存,而拚命打拚的普通人,他們沒有躺平,卻生活窘迫。


其中有個34歲的年輕人,名叫小山良人。


他高中畢業之後,換過20多份工作,但都是辛苦的臨時工。


運氣好時,當相對清閑的保安,更多時候,是「跑斷腿」的小哥。


即便省吃儉用,也入不敷出。最後他連房租都付不起,只好流落街頭。


而最近一次找工作時,用人單位一聽他沒有固定住所,覺得這人風險太高,再次拒之門外。


小山良人的工作一點都不輕鬆,忙碌程度也不亞於任何人。


然而,現實卻很殘酷,不是按辛苦分配財富。


古典在《躍遷》里說:


不見得最成功的人,就最勤奮努力。


那些活得不如意的人,他們應付生活所付出的努力,也未見得少。


無意義的忙碌,努力只是徒勞。方向錯了,再忙也是瞎忙。


正如古典老師所說:「帶來這些巨大差異的,不僅是努力,更是一次次選擇。」


真正決定人與人之間差距的,不是勤奮的程度,而是選擇的方向。


日本一個生物小組,做過一項實驗:


螞蟻「搬家」時,大部分螞蟻勤奮又賣力地扛起食物跟進。


而有個別螞蟻卻放下雙臂,東張西望,研究人員把它們標記為「懶螞蟻」。


有趣的是,當食物被拿走時,勤奮的螞蟻們當場就慌了。


而「懶螞蟻」胸有成竹地扛起大旗,帶著隊伍尋找新的食物。


原來在「懶」的表象下,它們從未停止偵查和思考。


這就是著名的「懶螞蟻效應」。我們不能只顧低頭「苦幹」,要記得抬頭看路。



在重複的工作中假忙,是低質量忙碌,只會讓人麻木,失去反彈能力。


一旦有變數,只會像被拿走食物的螞蟻一樣手足無措,難以適應新的挑戰。


而善於思考的人,會與時俱進,關注大環境的變化和領域動態,發現並把握轉瞬即逝的機會。


如果你已費勁全力,但仍然一無所獲,不如停下腳步,思考一下未來的方向。


比如學習新技能或者發展新領域,而不是讓忙碌成為抵擋一切的借口。




善於借勢,事半功倍


一個小男孩在沙灘邊上搭積木。


父親在一旁鼓勵:「孩子,只要你盡最大的努力,一定能把積木塔好。」


可是沙子被太陽曬得又干又細,難以成型,半天都搭不起來。


孩子委屈地抱怨:「我已經儘力了。」


父親卻說:「不,你沒有。因為你並沒有尋求我的幫助。」


說完,父親提了一小桶海水,把沙子澆濕,沙子有了粘性,積木很容易就搭好了。


很多時候,在你看來的難題,對別人而言只是舉手之勞。


每個人都有視角盲區,以及固定的思維模式。


有時候敲破腦袋都解決不了的問題,可能只是走進思維的死胡同。


這時候要懂得求助,哪怕不是專業人士,也會因為萬事萬物的相通性,讓我們如夢方醒。


懂得借力而為,才能讓自己順利突破瓶頸。


只要不讓依賴成為習慣,求助就會成為事半功倍的助力。


借力不是偷懶,更不是投機取巧,而是一種人生智慧。


除了借力以外,我們還需要懂得借勢。


鄰居家有一對兄弟,高中畢業後,兩人都從事焊接陽台欄杆的工作。掙得不多,只夠溫飽。


有一次,弟弟聽新聞里說,焊工需要考證上崗,就想和哥哥一起考。


哥哥卻嘲諷地說:「考那玩意幹嘛,浪費錢。聽說還要寫卷子,你當自己是大學生呢?」


弟弟不以為然,自己跑去報名。


雖然他高中畢業後就再也沒有看書學習了。


但是為了考證,還是把筆試題刷了好幾遍,最終順利通過考試。


剛巧有一家叉車公司在招聘電焊工,不僅薪資喜人,還給上五險一金


弟弟本就有工作經驗,一張焊工證就像「王牌」。


在眾多應聘者中脫穎而出,得到用人單位的青睞。


幾年過去了,弟弟在工作之餘又考了高級焊工證。


既有資歷又有能力,一躍成為廠里的焊接主管,工資翻了幾倍。


而哥哥卻還在打著散工,日子過得和幾年前無異。


一紙證書不是唯一的實力證明,但卻像槓桿,跳過篩選的門檻,讓我們有機會在更大的舞台上發揮能力。


想要改善當下處境,只憑一步一個腳印的努力,還遠遠不夠。


得到權威認證,就是善用資源,更容易達成心中所願。


古典在《躍遷》中所說:


時代高手的非線性成長、躍遷式上升,就是恰當地運用規律放大努力的結果。


《躍遷》:厲害的人,都懂得「借勢」 - 天天要聞


一滴汗水一份收穫的思考方式,不是高手的策略。


真正厲害的人,都擅長通過借勢,成倍放大成果:


借伯樂的賞識,展現自己的才華。

借優質的平台,有更大的影響力。

借活躍的市場,實現個人的價值。


孫子兵法》有言:「天時、地利、人和,三者不得,雖勝有殃。」


懂得借勢而為、順勢而上,才能閃閃發光。



《躍遷》:厲害的人,都懂得「借勢」 - 天天要聞

保持專註,力爭頭籌


哈佛大學曾用25年的時間,對畢業生做過一項跟蹤調查。


他們發現凡是畢業後朝著一個方向深耕的學生,大多數都成為社會精英。


而那些沒有方向,頻繁換行業的學生,大多數都生活得差強人意。


一個人想要在任何領域有所成就,都需要專註其中,在持續深耕中力拔頭籌。


正如古典所說:


高手的戰略就是找到高價值區,戰略性專註,用最有把握的方式取勝。


找到自己擅長,並且有前景的領域,持續地保持專註,不斷精進自己的技能。


在《躍遷》中,古典給出了兩條中肯的建議:


方法一、成為行業高手


當我們眼紅別人的回報時,要看清自己的實力。


機會是給有準備的人,如果你總是「差一截」,或者對交辦的事情敷衍了事,那即便熬成資深,也只是從小透明,變成老透明。


只有成為行業高手,才能成功引起別人的注意,成為不可替代的角色。


把一件事做到極致,是普通人成功的高速路。


之前火爆全網的快遞小哥李慶恆,就是憑藉著行業頂級的分揀能力,入選 「杭州市D級高層人才」。


他有多優秀呢?只要你隨便給出一個地址,他能馬上說出對應的城市信息。


你越優秀,越容易被看見。這個世界從來不缺發現「美」的眼睛。


真正懷才的人,不會遇不到機會。如果不遇,就反思自我評估是否客觀。


同時,還要積极參与公開場合。如果只是閉門造車,拒絕一切展露才華的機會,那即便天上掉餡餅,也很難砸到你。


方法二、保持長期專註


社會充滿誘惑,很多人疲於追逐風口,卻在風中迷失方向。


而高手們看準一個路徑,專註其中,能耐得住寂寞。


河南小伙馮三峰,只有高中學歷。


他和麵館師父學做拉麵,沒有因幾塊錢一碗的拉麵,積攢財富不夠快而消極應對,而是立志要把這個技術活「練到家」。


一天不行,就一個月、一年,直到練就了「一個針眼穿過20根麵條」的本領。


同學們笑話他:「有這時間幹什麼不行,誰看你能穿幾根麵條。」。


他卻說:「我只會做拉麵,就想把它做好。」


一次,國外7星級酒店總管發現他如此精於技術,於是聘請他為酒店首席面點師,年薪40萬。


從一無所長到世界頂級的面點師,馮三峰用了6年時間。



專註於目標,要禁得起慾望的誘惑。


比如和朋友出去玩的次數少一點,刷手機、刷劇的時間少一點。


按照想要努力的方向,制定一周、一個月、一年的行動計劃,全力以赴地完成它。


時間不語,卻會給出最好的答案。


古典在《躍遷》里說:「專註是高手的護城河。」


優秀的人,總是堅守在自己的領域,在機會面前時刻準備著。



《躍遷》:厲害的人,都懂得「借勢」 - 天天要聞

寫在最後


曹雪芹說:「好風憑藉力,送我上青雲。」


一個人想要過上幸福的生活,除了要有選擇地努力,還要有借力的智慧。


不懂借力的人,容易困在自己設置的僵局中寸步難行。


在奮進時看準方向,在困難時懂得借勢,在平常時力爭頭籌,才能提升人生的高度。

美文分類資訊推薦

《如何處理仇人的骨灰》鍾偉民 - 天天要聞

《如何處理仇人的骨灰》鍾偉民

這是一個局,當局者迷;但布局者,心腸毒而細。 有人,就有鬥爭。 認同這樣的困獸斗,才有輸贏;世界好廣闊,退一步。 大家漸漸明白「襪子懷孕」的底蘊,只是不說破;說破了,希望也破了;沒有希望,就沒有快樂,城,徒然剩下一片惡土。
5月10日清晨早上好祝福語圖片 今日早安曖心問候圖片 - 天天要聞

5月10日清晨早上好祝福語圖片 今日早安曖心問候圖片

5月10日清晨早上好祝福語圖片 今日早安曖心問候圖片,提前有一段新的一天,大家早安,愉快,愉快的黎明,愉快的早晨,早安,吉祥,安康,幸福,如意,平安又健康,大家早上好,今日心情要多快樂,多開心,多漂亮。
溫馨的早安問候語,充滿了幸福與溫暖,為您開啟美好的一天 - 天天要聞

溫馨的早安問候語,充滿了幸福與溫暖,為您開啟美好的一天

也許忙碌的日子讓彼此疏離,但知心朋友一生難忘。莫讓時間沖淡友誼的酒,莫讓距離拉開思念的手,當時光流逝,斗轉星移,你依然是我最好的朋友!早安,朋友!人一定要禁得起假話,受得住敷衍,忍得住欺騙,忘得了承諾,放得下一切,百鍊成精,淡定從容。早安!
一個人越清醒,越有些「不合群」,原因很簡單。 - 天天要聞

一個人越清醒,越有些「不合群」,原因很簡單。

一個人越清醒,越有些「不合群」,原因很簡單。在人際交往的複雜網路中,我們常常會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那些思想成熟、認知層次高的人,往往顯得與周圍的環境格格不入,顯得「不合群」。這種現象並非偶然,而是有其深刻的原因。
人過五十,最好的活法,就這八個字。 - 天天要聞

人過五十,最好的活法,就這八個字。

人過五十,最好的活法,就這八個字。五十歲,是人生的一個分水嶺。走過青春的熱血與衝動,經歷過中年的忙碌與奔波,我們逐漸步入了知天命之年。在這個年齡階段,如何活得更好、更有意義,成為許多人思考的問題。其實,人過五十,最好的活法,就是這八個字:釋
請不要刪除我們的聯繫方式,好嗎? - 天天要聞

請不要刪除我們的聯繫方式,好嗎?

啊!你聽到了嗎,親愛的朋友,時間真是無情啊!它是一種力量,讓我們不斷前行,讓我們不斷改變。世界變得如此快速,而我們也變得越來越難以找到那些曾與我們共同經歷的人和記憶。是的,也許有那麼一天,我們不得不面對這種情況——我們將無法再保持聯繫。
一個人後半輩子的福氣,是這麼攢出來的 - 天天要聞

一個人後半輩子的福氣,是這麼攢出來的

文丨桃小菁春風十里不如你,小菁在這裡,等著你!很多人都信前世因果,認為這輩子的福氣是上輩子積攢下來的,這輩子的苦難也是上輩子欠下的。前世因,後世果,看似有一定的道理,但其實並不盡然。事實上,這輩子的福氣其實也可以靠這輩子來攢,即使上輩子欠下了很多債,這輩子也有改變命運的可能。
"心懷美好,迎接新的一天" - 天天要聞

"心懷美好,迎接新的一天"

低頭見塵埃,抬頭見花海,這句話描述了人生的兩種態度。在生活中,我們難免會遇到各種困難與挑戰,面對困境時,有的人選擇低頭看塵埃,沉浸於細枝末節的煩惱之中,而有的人則抬頭見花海,從困境中尋找希望與美好。這種心裏面帶著鮮花的態度,決定著我們生活的質量。生活的美好,的確取決於自己的心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