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冰郎
過去我總天真地以為,人生是一場相逢;如今我終於相信了,生命其實就是一場別離。

退休後方有時間靜靜地反思自已走過的路,從心裡感恩曾在人文情懷中對我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在我人生的岔路口有諸多不確定性時,讓我在時代的漩渦當中形成生命新拐點,於我成長導向和影響的每一個具體人。他們彷彿帶著上天指派的任務和使命適時來到我的身邊,給我以教誨和指引我這隻「迷途的羔羊」少走彎路。
啥叫格局?其實你讀過的書,走過的路,遇過的人,這一切就構成了你的人生格局。

還記得嗎?六七十年代上山下鄉的浪潮中,蘇北大地上有一批來自南京大都市的老三屆知青,給我們帶來了新穎的生活理念和不一樣的文化,也給清江浦這座小小古城吹來陣陣清風。我那時剛出中學校門啥也不懂,整天就曉得粘著他們,跟他們後面跑,聽他們講世界名著、聽他們唱俄羅斯歌曲、《南京知青之歌》等,耳濡沫染中對我後來的「三觀」形成影響極大,那時候真是從心裡羨慕和崇拜這些能講會說、能唱會跳大哥哥大姐姐們。

琴師姐就是他們中的一員。她是南京老三屆知青,我們一批進廠、在一個車間當學徒,由於她生性活潑、聰明漂亮,人又俠義豪爽在我們一批學員中很是搶眼,我和她的接觸因為她是市、廠宣傳隊骨幹,而我是我們車間宣傳隊、大批判小分隊的活躍分子,她常來給我們做指導。見面時我畢恭畢敬地尊一聲「師姐」,她美目流轉盈盈柔情,笑起來一對清純梨渦,微笑著叫我聲「小弟」。後來她告訴我,在這批學員中她對其他人都叫「師弟」,唯獨叫我「小弟」,我問為啥?她說,你當時在一批學生進廠的「男娃(南京話男孩子)」中,年齡最小、個子最小,加之長得瘦瘦弱弱,還特文靜乖巧挺像我鄰家小阿弟呢!1973年她調回南京到某央企,當然也是這批知青里最能活動且第一個調回南京的。同年我也被組織安排離開清江浦去外地學習三年,從此和琴師姐各奔東西音訊杳無。

時隔二十多年已是九十年代中期,在南京一場曾在淮插隊、工作過的南京知青聚會中,我和琴師姐又一次見面了。那次由文兄和英姐組織的活動我接到邀請,當然也很想看看二十多年前的老哥哥老姐姐們,看看經過改革大潮洗禮後的老知青們精神面貌。
在眾多雖陌生言談舉止仍似曾相識的人群中我見到了琴師姐。我頓生「一葉浮萍歸大海,人生何處不相逢」的感慨,此時的她仍似當年那樣自帶光芒「光彩照人」,所不同的經歲月滄桑的磨練,使她更多了幾分「世事洞明」的睿智成熟和練達通透,依然不變的對我還是那麼親切關心,言語間還是那麼俠義豪情,還是那個渾身充滿靈氣、藝術細胞,讓我從心裡敬重和崇拜的老大姐。

不由得不佩服,這一群經廣闊天地摔打、飽嘗酸甜苦辣的「老三屆」,即使在市場經濟大動蕩大改革中,格局和見地仍與眾不同。論年齡,他們正值宏圖大展、事業有成如日中天的人生中年,論組織活動能力以及見識決策能力等都駕輕就熟,尤讓我欽佩的是文兄夫婦,老哥從體制內讓人眼熱的領導崗位躍身下海,「風投」科技創業的大潮中,老嫂竟從國企單位華麗轉身進入體制內,成為機關專業技術崗位的領導。
參加這幫老知青聚會明顯感到有一個特點,就是經過大革命洗禮的他們,既不尚空談,從不涉及敏感的議政話題,所具有的還是當年的吃苦耐勞不服輸、努力奮進和勤奮務實的精神,且更善於以自已多年積累起來的豐富閱歷和實踐知識來分析研究當前市場經濟的風標和走向。

見面後的第一話題當然是從清江浦的「吃」聊起,他們對淮安名菜沒有太深的印象,因為那個年代真沒經濟實力去品嘗淮安的「大菜」,卻對當年進城到淮拖當工人,淮拖食堂早晚的大肉包、冬天裡的豬肉燉黃芽菜印象深刻,說是現在回味起來還唇齒留香呢!如果聊起大食堂里啥最好吃?出人意料地居然點評是「病號飯」,因為只有生病憑醫務室的「條子」才能吃到食堂的病號飯。若問這病號飯是啥內容?嘿嘿,其實就是青菜爛糊面再卧一個雞蛋癟子,可那時候吃呀絕對是天下第一美味。他們說幸福記憶里最深的是星期天逛街,那清江浦的東、西大街小商店一家挨著一家特好玩,我們一路嬉鬧一路吃著清江浦街邊叫賣的烤山芋、小攤上丫好的的青蘿蔔,至於那辣湯、水晶包更是要吃到肚兒圓才能回來。那時他們沿途旁若無人地講著南京腔的清江浦話引來路人驚詫的目光和善意的陣陣笑聲。祥哥居然還用南京白局拿腔拿調地道起他們當年編的順口溜,如清江浦幾大怪,什麼颳風下雨逢禮拜,青蘿蔔當做水果賣……
三杯酒下肚,有人提議讓琴師姐跳支當年風靡的宣傳隊「拿手戲」《洗衣舞》和《窗花舞》,在眾人撫掌的「呱唧」聲中,琴師姐捲起衣袖大大方方地下場表演起來。舞蹈動作仍是那麼踩點合拍,腰肢柔軟洒脫,這哪是「老知青」?分明就是一群開心快樂、無憂無慮的「青春少年」吶!

琴師姐那年面臨退休或即將退休的檔口,她對我說,這些年她因工作需要,被派到改革開放的前沿廣東闖蕩了幾年,儘管吃了不少苦倒也存了點錢,小弟你做過記者、坐大機關,想聽聽你的高見,幫我出出主意看能做些啥投資?我聽她講了這些年的南方打拚經歷,也挺佩服她的魄力和勇氣,知道她心裡其實已有了主意。我故作高深略思索一下便道,「高見」談不上,當前改革開放的總基調已定,下一步發展速度將出乎意料地迅速,南京這座城市最大的特點是大專院校多、部隊機關多,每年面臨著新人口的增加,加之城市發展快,蘇北、安徽等外地流入人口多,大量的人員要流動更要安居,住房問題就會突出;別看現在到處推銷住房,那是人們的錢口袋還癟著呢!隨著人們生活水平提高了,每年將會有大批人購新房或改善居住條件的需求更迫切……
琴師姐凝神傾聽和思考著,很快理解了我要說的意思,隨即問道,你是讓我投資房地產?那我資金肯定不足,再說我也沒那個能耐貸到款。我說,你可以投資一部分市口好的學區房,例如享受福利分房的人為改善居住條件必然出手「二手房」,這些二手房質量、位置都很好,就是套型差點,但因為價廉、有賣點,將來肯定會搶手。我從隨身包里取出一份當日晚報,上面就有整版的「二手房」信息,我記得當時新街口到鼓樓一帶的小套「二手房」每套只要價五六萬元。

琴師姐聽了不住點頭高興地對我說,小弟啊,這些年不見姐對你真要刮目相看啦!說實話,我本打算用這點錢開個小飯店玩玩的,被你一說我得修改方案玩大的啦!
原來琴師姐早就有具體投資方案了。當我聽說她要開飯店表示堅決反對,一是她沒有搞餐飲的經歷和經驗,二是餐飲業面向社會,對服務、食品衛生要求極高,三是俗話說眾口難調,就談這菜的味口是走高端路線還是走大眾化土菜風格就很難定等。我說,一旦搞砸掉就這每年門面租金就把你拖垮嘍!搞得不好再糾纏到啥食物中毒的官司里就更糟啦!
琴師姐道,你擔心的這些我都考慮過,也都有應對和防範措施,不過你的話倒真的啟發了我開飯店得買棟自已的門面房,免得將來淪為房東打工。
後來實踐驗證了琴師姐的英明決策。那幾年正趕上社會吃喝風盛行,飯店每天顧客盈門生意興隆,琴師姐在忙碌中退休生活過得很充實,經濟收入也提前進入小康和富裕,屬於先富起來的一檔。同時,隨著時間推移,也印證了我對形勢發展的預判,城市房地產價格像乘了火箭似的不斷飆升,琴師姐的門面房更是寸土寸金價格翻了數倍。

俗話說,「有人闖進你的生命里,只是為了給你上一課。」不得不佩服這些知青老哥老姐們,他們那個年代書本知識很紮實,且比我們讀的多讀的廣,這首先決定了他們思維的深度;他們走過的路,上山下鄉、吃苦勤奮的精神決定了他們眼界的寬度;他們的見識和看問題的格局,也決定了他們境界的高度。台灣作家林清玄寫過這樣一首禪詩:白鷺立雪,愚者看鷺,聰者看雪,智者見白。意思是說,一隻白鷺立於雪地,愚者只見到了白鷺,聰明人看到了雪,而智者會看到更廣闊的空間。
時間跨入二十一世紀初,每次見到風風火火的琴師姐總是在匆忙中,那次她難得的約我坐下來很認真地問我,有沒有買房或換房的打算?我說我有單位分的福利房,根本沒考慮借款買房。她說,現在南京商品房每平方兩三千元,這個價格肯定屬價格窪地,你得買套房改善一下。我面露難色道,說實話我對買房並不迫切,一是目前已有房住;二是孩子在讀大學需用錢的地方很多;三是即使借錢買房將來又如何還呢?琴師姐用毋庸置疑的口吻對我說,現在是購房最佳時機,越早下手越好,我替你做回主,你這個星期天就去選房,其它事我幫你張羅。隨後我在城東月牙湖畔選了一套四室兩廳兩衛的大套房,琴師姐不但替我補齊了首付款,還幫我找來裝修隊伍並付清了裝修款。

大概也就是兩三月的時間,房價竟直線飆升,我在暗自慶幸提早幾個月就省了幾十萬的時候,對琴師姐的眼光獨到、迅速果斷出手也暗自欽佩。
「老三屆」由於具有豐富的人生閱歷和廣博的社會知識頗能穿透表象看到經濟市場的本質。琴師姐闖蕩南方的經歷,使她的思路開闊眼界更寬,作為老大姐她也常提醒我,你個性鮮明快人快語胸無城府,應該去干記者打抱不平伸張正義這才是你的長項,實在不適合在體制內發展,有人請你辦事給你送禮甚至送錢千萬不能收受奧,這些人其實都是害你,不少人為此落馬教訓極其深刻呢!對她的善意提醒我很是感動,我讓她別想太複雜,因為我所待的機關是「清水衙門」無職無權,哪來的人送奧!她聽了這才放下心來。

每年年底臘月二十八是她的生日,一早她就接到各路要好朋友的問候電話,如果沒接到我的電話,至中午她就會打來電話告訴我那個誰誰都問候過「壽星」嘍!我聽了趕緊賠不是,她說今年就算了,明年可不能再忘奧!末了再提醒叮囑一句,今晚來家吃飯啊!這麼些年來每年她的生日家宴我都是她的座上賓,在濟濟一堂熱熱鬧鬧十多人一大桌,琴師姐容光煥發朗聲笑著拉我坐她身邊,儘管和大家已很熟悉,她開場白還是要介紹一下她的「娘家小弟」,在「大機關」當啥長,似乎在姐夫一家親戚面前挺給她長臉似的。
今年初,我們一批曾在老清江浦工作過的老友在南京玄武湖畔聚會,琴師姐由姐夫老許陪同來參加,席間高興還喝了點白酒,和姐夫合唱了一首《懷念戰友》,隨即又邀我和她合唱《我們這一輩》。在坐的多是當年老三屆知青,悲愴的音樂旋律在低空回蕩,頓時讓現場氣氛有點壓抑。事後回憶起來這一切似乎都是「不吉之兆」。
聚餐結束大夥結伴去情侶園去散步照相,琴師姐卻和大夥告辭,說她累了拉著姐夫老許要「先走一步」,我送她上車時對她說,姐一直關心我的住房裝修工程最近已竣工,目前每天在開窗吹吹味道,打算春節後就搬家,待天暖和點請姐姐姐夫來家過一天,順便來家「檢查驗收」。她很認真地傾聽並問我,是按她當初的要求做的嗎?裝修效果你自已滿意嗎?我告訴她這次裝修完全按她說的以適合老人居住,安全簡潔方便的設計方案,也是她常說的話「房屋裝修不能圖好看要實用,更要按老人居住標準設計」,她開心地笑笑滿口答應一定去,還提醒我要備副撲克牌,因為到時候要來打摜蛋呢!

這就是琴師姐的特點:諸事周到妥貼、追求細節極致完美,還有就是言必信,行必果,只要她安排好答應的事兒必須百分百地做到!
人生無常世事難料,所謂生命真的就是一場未知的旅程。今番她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對我「失約」了。3月17日凌晨姐夫老許打來電話,我接通後不等他說話我讓他先打住道,你這個電話肯定不是啥好消息,昨晚我一直心裡煩躁難以入眠,快說我姐她怎麼啦?老許用低沉悲痛地嗓音告訴我,你琴師姐昨夜在東大醫院經搶救無效「先走一步」了。

果然一語成讖,讓我無限感慨不勝唏噓 「 閑坐悲君亦自悲,百年都是幾多時。」哀哉!
回憶起去年初我們一幫老友在她家聚會,記得她專門跟我單獨探討啥叫「改革開放的紅利」?看到她嚴肅的神情我暗自詫異,琴師姐啥時開始理論研究了?我隨口引用了一段官方解釋:所謂改革是一個由制度均衡到制度不均衡再到制度均衡的過程。當改革開放中一項新制度的出現就會將潛在的收益轉化為現實的收益,從而形成「改革紅利」。我說,據說改革開放後有五次紅利期,改革的實質是制度變遷或制度創新,改革紅利是指由制度變遷或制度創新所帶來的收益……
聽了我的解答,琴師姐眸子里閃爍著光芒,她說,無疑我們是這場改革紅利的收益者。但是我問你,你退休後考慮過提高老年生活質量,我們都是一個孩子,你考慮過將來自尊體面的走完人生最後的旅程嗎?我聽了更是詫異,難道這她都想到啦?我道,一個孩子是客觀現實,英雄末路誰也奈何不了。她說,我已經深思熟慮,今天請你來我家就是讓你看看我的「老年公寓」格局,我們將來都會有行動困難、不能自助的那一天,你看到沒有,這屋子裝修從現在就要做足功課,你瞧,這整個空間無論是客廳還是房間,甚至衛生間沒有一個台階,沒有一個過渡鑲條和防水條,就是防止磕磕絆絆、也為將來在家裡輪椅順暢通行,你再看,為啥這洗臉池托盆都是外掛式,就是為方便將來坐在輪椅上洗臉。經她這麼介紹我果然發現所有傢具檯面的高度都是為坐輪椅而設計的,又看到在家裡到處可安裝扶手的地方都有美觀別緻的扶手……看到這裡真讓我佩服的五體投地。她說,你別以為所謂的將來很遙遠,你只要回頭看看這幾十年的歷程和身邊少掉的一個一個的朋友,就會感到「將來」真的很近,近得幾乎就是明天。人生的路,深一腳淺一腳,步步都是故事。從青年到中年,就是一個學會自已和自已妥協的過程,那麼從中年到老年,應該是大徹大悟的時候了!
琴師姐一番從理論到實踐的「醒世恆言」讓我頓生慚愧,也提醒我重新設計規劃自已的老年生活。我欽佩琴師姐熱愛生活、珍惜生命,以積極的心態,面對命運的變幻,居然能活出生命的質量和意義,我真沒有理由不有質有量過好每一天。
86歲的冰心在寫給丁玲的悼念文字中說:死而有知,也許有許多歡樂的重逢;死而無知,也擺脫了軀殼上的痛苦。細細想來,與琴師姐幾十年相處,她教會我的真不是什麼人生的大道理,她總是用言行沉澱我思維的深度,對我產生影響和啟迪,她在諄諄教誨我,要有追求精緻高質量的生活,尤其是人生的最後一站,更要體面有尊嚴的活著!
她其實就是在我生命中圓我晚年之夢的那個人,
問君此去幾時還?來時莫徘徊。


作者簡介
冰郎(章冰),淮安籍省級機關退休公務員。

作者相關作品薦讀:
【中秋隨記】思念的人兒淚長流
【一條大河系列篇】玲師姐
【生活隨感】一個也不能少
【生活隨感】香鄰
【生活】「咬春」壓台戲:嘎嘣脆的缽池青蘿蔔
【生活】「和平」的四季是春天
永遠是老媽的「伢子」
穀雨惜春 情凝鐘山
夕陽紫藤
魂飛魄散乘電梯
太太「穿越」
心 願
人生"暫坐"
深秋,去看看我的鄰家阿妹
那散落一地, 凄美悲壯的銀杏葉
孩子的「江湖」
今生有你在身邊--記遲到半個世紀的約會
煙火繚繞丁老店
勝利飯店的味道(三)|| 天涼好個秋
勝利飯店的味道 二 ||來,今晚去我家吃「勝利」
父親的菩提
勝利飯店的味道
對 象
運河文韻
采春的希望
擷秋的歡喜
撿運河文字
徵稿啟事
為了更好擴大本公號所發文章的影響,即日起本公號入駐360個人圖書館,所有作品皆自動同步到360個人圖書館終身收藏。不同意者請勿投稿,投稿視作默認此項決定。
本公號唯一投稿郵箱
【不再接受個人微信投稿】
友情提示:
1.散文、微小說1200字以上;詩歌成組,現代詩每組不少於五首,格律詩不少於十首。投稿時請附個人百字以內簡介和照片1張。(簡介字數太多請自行刪減)
2.投稿請自己校對好,不要有錯別字,小編不負責校對;
投稿務必3. 原創且且未在其他公號發表過,二者缺一不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