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只願意相信自己看到的,不相信別人強加於自己的,而你能看到的也許不一定是事實,就比如你喜歡一個人是因為你相信你看到的事實,而他還有太多太多是你看不到的,他不思進取、認知水平低下、做人很差,而這個「不好」你就沒有辦法看到,因為需要一定的思維認知水平。
1、能看見的不一定好
生活中我們經常遇到看似一個不錯的物件,買回去使用後才知道交了智商稅,就比如火車站經常有那些買充電寶的,體積大容量大,然而沖了半個小時沒電了,打開看全是水泥塊,又或是你今天去看了一輛二手車,試了試你認為還不錯,於是把它買回家,開了一個月不是這裡有問題就是那裡有問題,這些都是能讓你看到的,即使你能看到又能怎樣呢?因為你的不懂還是為此付出了代價。
而在兩性交往和交友方面,你對人的問題上你更難做出正確的抉擇,這都需要一定高度的思維來做支撐,就拿充電寶和二手車來講,在很多方面的事情我們根本不懂,我們人不可能面面俱到,只是擅長自己領域的東西,但是我們人是有思維的高級靈長類生物啊。花點錢找個懂二手車的帶你去買,這個問題不就解決了嗎?
錢是你用來達成某件事的工具而非是「命」專業的人干專業的事,你花的錢就是讓他用專業知識來為你服務,你即得到了你想要的,他也因此收益一舉兩得。讓你來思考這些專業的問題,你怎麼也想不明白的,你總是喜歡把它放在跟你網上看來的處理辦法中使用,把它規範到某個範疇里來思考,任何一個問題不可把它用範疇歸納起來處理,應該是按事實來處理。
2、看不見的不一定差
世界上很多東西我們是沒有辦法看到的,如:每天必不可少的空氣、電流、聲音、人心等等、、、都是無法用常規邏輯去理解的,但是不代表它不存在,也不代表它不重要,相反它們很重要,所以好不好,有沒有用不以物體來定義,而是根據人事實需求來決定。
他們只相信自己看到的,而不相信客觀事實存在的基本事實,人們通常會接受自己通過思考得出的結論和觀點,而不接受你灌輸的觀點。就像婚姻開始你看不到他的「人心」生活後他慢慢的顯現了本心,後來你也體驗到了他對你的不好,但是你還是不會改變這一事實,即使知道也沒有面對事實的勇氣。
多數人沒能力去認識客觀事實,而選擇了相信某種理想主義、以及道德上的期望,他們眼裡沒有事實真理真相,眾生從未渴望過真理,他們對不合口味的證據視而不見,假如謬誤對他們有誘惑力,他們更願意崇拜謬誤,誰向他們提供幻覺,誰就可以輕易地成為他們的主人,如果說誰摧毀他們的幻覺,誰就會成為他們的犧牲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