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越自律,越真實

2022年07月14日16:16:27 美文 1059

01

朱熹說過:「 不奮發,則心日頹靡;不檢束,則心日恣肆。」

想要過上好日子,需要自我約束,而不能自由散漫。

道理很容易懂,但很多人卻生活在「偽自律」的世界裡,還不願意走出來。

事實上,一個人的福氣,是實打實的,來不得半點虛假。

曾經你欺騙了世界,後來你要為所有的「欺騙」買單。

不難發現,真正自律的人,是那些活得很真實的人。

一個人越自律,越真實 - 天天要聞

02

管住嘴巴,敢說實話。

春秋時,宰我問孔子:「假如我告訴一個善良的人,有人掉進井裡了,他會跟著下去嗎?」

孔子說:「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

你去欺騙一個君子,愚弄一個君子,不能說明君子很愚蠢,而是你自己很愚蠢。

也就是說,這個社會,最可惡的人,不是那些落魄的人,而是那些透支社會善良的人、用虛偽來試探真情的人。

秦二世時期,丞相趙高想要造反,但是擔心周圍的人反對他,就想找來一頭鹿,放在朝廷上,說:「看吧,這是一匹馬。」

秦二世說:「這是馬,你別亂說。」

周圍的人議論紛紛,有人說「馬」,有人說「鹿」。很明顯,說「鹿」的人,是同夥,說「馬」的人是對手。

社會上,溜須拍馬的人,並不少見,但是他們的話,只能讓你飄飄然,失去自我。久而久之,就會讓你聽不到真實的聲音,分明有兩隻耳朵,卻等於沒有一樣。

哲學家斯賓諾莎說過:「諂媚也可造成協調,但這種協調是借奴性的無恥的罪過或欺騙所造成。」

一邊倒、一言堂、互相吹捧,這樣的話,都是不可信的。

真正自律的人,把嘴巴管好,什麼時候該說,什麼時候不該說。閉嘴是保護自己,用沉默來表達;張嘴是提醒別人,用言語來溫暖別人。

很喜歡這樣一句話:「如果真誠是一種傷害,我選擇沉默;如果沉默是一種傷害,我選擇離開。」

管好嘴,這是一輩子的事情,一天都馬虎不得。

一個人越自律,越真實 - 天天要聞

03

管住眼睛,查看實情。

孟子說過這樣一個故事:春秋時,鄭國的大臣子產拿著一條活魚,放到池塘里,讓管池塘的人把魚照顧好。

過了幾天,管池塘的人,把魚撈出來,吃掉了。然後告訴子產:「這魚很調皮,順著流水的方向,遊走了。」

子產點點頭,說,魚去了自己嚮往的地方,獲得了自由。

荀子也說了一件關於子產的事情:鄭國的鄧析,處處唱反調,還說「以非為是,以是為非」的理論。按照他的邏輯,白馬不是馬,也是成立的。因此,「鄭國大亂,民口歡嘩」。

子產收集了鄧析造謠的證據,然後治罪鄧析。

有道是,一葉障目,不見泰山。

不管多大的物體,只要你的眼睛被蒙住了,就看不到了。一副墨鏡,可以讓你的世界變成黑色,也就是這樣的道理。

「耳聽為虛,眼見為實」,一個自律的人,會用好自己的眼睛,結合自己平時知道的情況,進行分析,然後就能夠做到「心中有數」了。有些時候,把墨鏡戴好,是為了讓自己心安,給別人台階。

不難發現,子產放過養魚的人,是因為他活得不較勁,揣著明白裝糊塗。並不是他看不到真實情況。

因此,宋朝宰相王安石給他點贊:「子產之政使人不能欺,夫君子可欺以其方,故使畜魚而校人烹之;然則察之使人不能欺,豈可獨任也哉。」

眼睛怎麼用,眼光放在哪裡。這是你自己的選擇和智慧。

去景區的人,有人看到了垃圾和人頭,有人看到了風景,還有遠處的陽光和大海。

用好眼睛,其實是虛實結合,最終回到實處。

有一位作家說過:「世界上所有的生命都有他們的眼睛,就看你用不用心尋找,就看你有沒有勇氣和他們一起洞察這個世界。」

一個人的自律,往往是這樣的——用眼看東西,用心看世界;目之所及,就是做人的格局。

一個人越自律,越真實 - 天天要聞

04

管住身體,多做實事。

復旦大學老師于娟在《此生未完成》中寫道:「人應該把快樂建立在可持續的長久人生目標上,而不應該只是去看短暫的名利權情。」

所有的感悟,都來源於親身的體驗。于娟老師是一個愛事業的人,但是她卻被癌症折磨了很長一段時間。

作為一個人,最長久的打算,就是——留下好身體,不愁沒柴燒。

管好身體,堅持鍛煉,不去做「打卡」的動作,堅持下來了,人生才會長久。那些常常去健身房亮相,到圖書館自拍的人,都是「偽成長」。

此外,我們還要用好手,做一個勤勞的人。職場上,做一個有成績的人;創業時,敢於挑戰自己,敢於從低谷里走出去;在家裡,主動做家務,照顧好孩子和父母;在社會上,尊重規矩,照顧好弱者,敢於揭露壞人的惡性。

你要是糊弄自己的身體,假動作做得越多,後果就越糟糕。

身體好不好,成績有沒有,來不得半點馬虎。你欺騙了別人的眼睛,其實是欺騙了自己的「命運」。

一個人越自律,越真實 - 天天要聞

05

人生一路走來,會遇到很多的人,很多的事情。有誘惑,也有陷阱,還有成績。你需要用一把最嚴格的尺子,去衡量。

誰都沒有辦法保證聽到真話,看到真事,從不做假動作,但是可以提升自己的洞察力、趨勢判斷力等。

莊子說過:「真者,精誠之至也,不精不誠,不能動人。」

要懂得,真金不怕火煉,虛情最怕較真。

長路漫漫,你我同行,真誠以待,豈不快樂?

作者:布衣粗食。

關注我的文字,走進你的心靈。

文中配圖來源於網路。

美文分類資訊推薦

《如何處理仇人的骨灰》鍾偉民 - 天天要聞

《如何處理仇人的骨灰》鍾偉民

這是一個局,當局者迷;但布局者,心腸毒而細。 有人,就有鬥爭。 認同這樣的困獸斗,才有輸贏;世界好廣闊,退一步。 大家漸漸明白「襪子懷孕」的底蘊,只是不說破;說破了,希望也破了;沒有希望,就沒有快樂,城,徒然剩下一片惡土。
5月10日清晨早上好祝福語圖片 今日早安曖心問候圖片 - 天天要聞

5月10日清晨早上好祝福語圖片 今日早安曖心問候圖片

5月10日清晨早上好祝福語圖片 今日早安曖心問候圖片,提前有一段新的一天,大家早安,愉快,愉快的黎明,愉快的早晨,早安,吉祥,安康,幸福,如意,平安又健康,大家早上好,今日心情要多快樂,多開心,多漂亮。
溫馨的早安問候語,充滿了幸福與溫暖,為您開啟美好的一天 - 天天要聞

溫馨的早安問候語,充滿了幸福與溫暖,為您開啟美好的一天

也許忙碌的日子讓彼此疏離,但知心朋友一生難忘。莫讓時間沖淡友誼的酒,莫讓距離拉開思念的手,當時光流逝,斗轉星移,你依然是我最好的朋友!早安,朋友!人一定要禁得起假話,受得住敷衍,忍得住欺騙,忘得了承諾,放得下一切,百鍊成精,淡定從容。早安!
一個人越清醒,越有些「不合群」,原因很簡單。 - 天天要聞

一個人越清醒,越有些「不合群」,原因很簡單。

一個人越清醒,越有些「不合群」,原因很簡單。在人際交往的複雜網路中,我們常常會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那些思想成熟、認知層次高的人,往往顯得與周圍的環境格格不入,顯得「不合群」。這種現象並非偶然,而是有其深刻的原因。
人過五十,最好的活法,就這八個字。 - 天天要聞

人過五十,最好的活法,就這八個字。

人過五十,最好的活法,就這八個字。五十歲,是人生的一個分水嶺。走過青春的熱血與衝動,經歷過中年的忙碌與奔波,我們逐漸步入了知天命之年。在這個年齡階段,如何活得更好、更有意義,成為許多人思考的問題。其實,人過五十,最好的活法,就是這八個字:釋
請不要刪除我們的聯繫方式,好嗎? - 天天要聞

請不要刪除我們的聯繫方式,好嗎?

啊!你聽到了嗎,親愛的朋友,時間真是無情啊!它是一種力量,讓我們不斷前行,讓我們不斷改變。世界變得如此快速,而我們也變得越來越難以找到那些曾與我們共同經歷的人和記憶。是的,也許有那麼一天,我們不得不面對這種情況——我們將無法再保持聯繫。
一個人後半輩子的福氣,是這麼攢出來的 - 天天要聞

一個人後半輩子的福氣,是這麼攢出來的

文丨桃小菁春風十里不如你,小菁在這裡,等著你!很多人都信前世因果,認為這輩子的福氣是上輩子積攢下來的,這輩子的苦難也是上輩子欠下的。前世因,後世果,看似有一定的道理,但其實並不盡然。事實上,這輩子的福氣其實也可以靠這輩子來攢,即使上輩子欠下了很多債,這輩子也有改變命運的可能。
"心懷美好,迎接新的一天" - 天天要聞

"心懷美好,迎接新的一天"

低頭見塵埃,抬頭見花海,這句話描述了人生的兩種態度。在生活中,我們難免會遇到各種困難與挑戰,面對困境時,有的人選擇低頭看塵埃,沉浸於細枝末節的煩惱之中,而有的人則抬頭見花海,從困境中尋找希望與美好。這種心裏面帶著鮮花的態度,決定著我們生活的質量。生活的美好,的確取決於自己的心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