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老年萬事休,但是老年才是人生最為緊要的階段。
大多數人能捱過艱辛的少年時代,堅強面對需要努力奮鬥的青年時代,以及通透的中年,但是進入老年後如果吃苦受罪,那才是真苦,畢竟身體機能下降,心理脆弱無比,俗話說,人要有老頭福才是真的福氣,做人最怕老來窮啊!
人到老年,為了長壽,你必須要做好五件事,既長壽又有生活質量的老年人才是最幸福的老年人。
第一件事,就是乾淨。乾淨包括心理的乾淨和生理,周圍環境的乾淨。好多人都說人老了有老人味,有大部分人認為老人味來自於老年人不洗澡,衣服換得不勤造成的,實際上這樣造成的味道不是老人味,但是會給周圍的人帶來不好的感覺。老人味其實不是這樣的味道,老年人老人味實在不好聞,應該是體內發出來的一種味道,老年人出現這種味道,就會離去世不遠了,前段時間村裡78歲的親戚腦梗住院,我和妻子去看望,我就感覺不妙,那種味道和母親去世之前產生的味道差不多,我回來告訴妻子,親戚估計時間不長,果不其然,前幾天走了,所以作為兒女,要警惕老年人身上發出的味道,保持周圍環境的感覺,勤換衣服,讓他們感到舒適,生活質量才能夠提上去。
第二,食色性也。老年人有正常的夫妻生活利大於弊,許多人羞於啟齒這些事,但是適當的夫妻生活會帶來一種和諧的氛圍,增強他們活著的自信。年齡不是限制老年人生活的絆腳石,陳舊的觀念才是,與其讓他們外出變成變壞的老年人,實際上,兒女能夠體諒父母的難處,給他們適當的生活空間,對於每個人都是好事情。希望義務老太太患艾滋這樣的事情在生活中少一點。
第三,糊塗。難得糊塗,糊塗其實就是人品啊,少管兒女是非事,裝聾作啞到百年。老了,有些事情就不是你能管的了。人到老年不要強勢,不要倚老賣老,尤其這個社會,對於老年人已經沒有了先前的那種趨之若鶩的敬畏,所以寧可裝糊塗,也不要做老精明。大凡老了後保持好人品,不說是非話的老年人都能夠善終,所謂的慎終如始大抵如此吧。我的母親活著的時候經常給周圍和她年紀相仿的老人說:聽見兒媳婦罵人也要裝著沒聽見,要能忍。聽進去的都活成了菩薩,沒聽進去的都成了罪人。
第四,能幹點就干點活。農村的老年人70多歲砍柴挑水很正常,身體都還不錯,雖然季羨林的不運動卻長壽的習慣影響了一大部分人,但是輕微適宜的運動才是人生最好的狀態,活動關節不老化,思想狀態更活躍。有些老年人喜歡打牌,其實對於預防老年痴呆方面,打牌是最好的醫生,但是不宜久坐,坐久了對於關節腰部都不好。
第五,能喝點就喝點,能吃點就吃點。我們鄰居不吃肉二十多年了,最早是因為念佛,忌口了,結果身體越來越差,最終70多歲了又吃肉了,因為不吃肉身體脂肪和肌肉沒有營養滋潤,身體渾身是病,至於喝茶喝酒,適量就好,尤其喝茶還是利大於弊的,但是什麼都不要過分的使用,喝酒還是免了,牛羊肉吃點對身體真的好,像我父親低血壓的身體,吃了好多年的牛羊肉,身體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