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是人生一個重大的轉折點和分界線,沒有年少的輕狂張揚,沒有年長的雲淡風輕,多的是生活重壓和職場內卷。
正所謂:「月過十五光明少,人到中年萬事休。」如果一個人,人到了中年還一事無成,就很難有什麼大作為了。歲月不饒人,時光催人老,如果不想蹉跎一生,人到中年一定要及時學會沉澱。
1、資本沉澱:告別瀟洒月光
生活沒有那麼多詩和遠方,反倒是雞零狗碎的苟且比比皆是。成年人生活的坎坷和無奈,大多數源於沒錢,無論是車子、房子、妻子、孩子…...歸根究底都離不開票子。
如果你是個單身漢,一人吃飽全家不餓,那麼儘管瀟洒快活,揮金如土;如果你是個應屆生,刨去吃喝住行,剩不下三瓜兩棗,也是人之常情。
當你年過三十,到了成家立業的年紀;當你邁入四十,上有老下有小的處境。無論你的借口多麼合情合理,如果還是一個月光族,如果還沒有完成資本的原始積累,又談何「三十而立、四十不惑」呢。
錢是一個成年人最大的底氣!沒錢的時候,處處是妥協與無奈,處處是掙扎與心酸。乾的再不爽,也不敢輕易離職;受再大委屈,也不能任性跳槽;累的身體垮了,也只能咬牙堅持……因為你清楚地知道,人到中年就是家庭的頂樑柱,你的身後空無一人。
告別月光,努力賺錢,拚命值錢,是中年人最大的體面。
2、人脈沉澱:告別無效社交
人到中年,就不要再進行無效社交了。夜夜笙歌蹦迪,天天擼串扎啤,除了收穫一堆狐朋狗友,就是喜提一身中年油膩。所謂美好的往後餘生,基本上都成了泡影。
經過10年20年的人脈積累,作為成熟的中年人就應該開啟過濾模式了。從若干相熟的、相交的「好友」中,劃拉劃拉三五位值得一輩子打交道的。只要把這些人脈真正的沉澱下來,足夠你一生受用的了。
沒有價值的社交,不過是對你精力的消耗。有句話說得好:「你的水平,就是你最常接觸的5個人的平均值。」意味著什麼?意味著:你接近什麼的人就會走什麼樣的路,畢竟牌友只會催你打牌,酒友只會催你乾杯。
人生最大的幸運,不是撿錢、不是中大獎,而是有人可以幫助你、鼓勵你、指引你。真正的朋友,能夠激發你的夢想,開拓你的眼界,一起搞錢搞事業。
人到中年,你的世界不需要那麼擁擠和喧鬧,及時沉澱你的人脈、敢於斷舍離你的朋友圈,把時間留給志同道合的人。
3、技能沉澱:告別混吃等死
35歲左右,如果沒有混到管理層,如果沒有成為技術骨幹,那麼你的職場生涯即將步入「困難模式」。
論精力,你比不上年輕人,他們是加班加點、熬夜通宵的主力軍;
論創新,你比不上年輕人,他們的腦洞大開、創新玩法等敢出圈;
論薪資,你比不上年輕人,他們錢少事少肯吃苦,一張白紙好畫畫…...
人到中年,你還沒有練就自己的本領,還不具備一技之長,又該如何在這個世上立足呢?全靠熬資歷、倚老賣老嗎?要知道連事業單位,都不興論資排輩這一套了。
作為一個普通人,你必須清醒的意識到:實力才是你最大的王牌!你必須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在管理和專業方面取得突破,提升自己在職場中的競爭力。如果你不願意接受這個現實,那麼等待你的結果只有一個:被社會淘汰,成為一個充滿怨氣且毫無價值的人。
4、情緒沉澱:告別隨心所欲
誰都想做一輩子的孩子,但沒有人可以永遠不長大。所以收起你的情緒,別跟小孩子一樣隨心所欲了。
職場不是你媽,沒有人會慣著你!你暴躁的脾氣,你零碎的嘴巴,你猖狂的個性…...通通都收斂起來吧。作為一個合格的大人,我們不能由著自己的性子來,成為別人眼中不可理喻的怪咖。
人到中年,要學會沉澱自己的情緒,學會三緘其口,學會收放自如。無論是說話辦事都需要過過腦子,不要脫口而出,不要恣意妄為,寧肯停頓十秒再反應,也不要莽撞而為。
做一個事事靠譜的人,做一個情緒穩定的人,是成為大人的必修課程。反之,社會終究會給你教訓,最終以慘敗收場。
沉澱資本,將收穫對生活的選擇權;沉澱人脈,將收穫對未來的掌控權;
沉澱技能;將收穫對職業的定價權;沉澱情緒,將收穫混社會的通關權;
年輕時拼身體、拼酒量、拼圈子……但人到中年,拼到最後你會發現:沉澱才是唯一的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