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打下南京之后,为何不急着登基,而是先屠尽所有的宫女?

2023年07月19日06:22:36 历史 207150
朱棣打下南京之后,为何不急着登基,而是先屠尽所有的宫女? - 天天要闻 朱棣打下南京之后,为何不急着登基,而是先屠尽所有的宫女? - 天天要闻
8:58
* 所有内容视频均从 YouTube 共享、转发和嵌入。 如有违规或错误,请联系我们删除。

相关文章推荐

在良渚老街,与宋代的月重逢 - 天天要闻

在良渚老街,与宋代的月重逢

潮新闻客户端 高坚 暮色初垂时,良渚老街悄然披上一层流动的琥珀纱衣。三孔石拱的折桂桥枕着千年良渚港,四尊石狮望柱在暖黄壁灯下褪去日间风霜,轮廓被镀成温润的剪影,仿佛凝望河面的古老守望者。桥....
《毛选》有句颠覆认知的话,你认为是哪句话? - 天天要闻

《毛选》有句颠覆认知的话,你认为是哪句话?

你以为“斗争”是为了“赢”?错,《毛选》有句颠覆认知的话,他是这样说的:“斗争是真正实现团结的手段,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而最顶级的斗争,是能够团结你的敌人,能够把你的敌人,变成你的朋友。”领导者,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
逃台国民党高级将领:大多晚景凄凉,穷苦潦倒 - 天天要闻

逃台国民党高级将领:大多晚景凄凉,穷苦潦倒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让国民党政权彻底失去了大陆的控制权,随之而来的,是大批国民党高级将领跟随蒋介石撤往台湾。那时候,谁也没想到,这个岛屿会成为他们后半生的舞台,更没想到,许多曾经风光无限的将领,到了晚年却过得那么艰难。
历史幽深里的三国 - 天天要闻

历史幽深里的三国

记者 成长1每一个男生都曾有一个英雄梦,许多人的英雄梦都是从看三国开始的,我自然也不例外。童蒙时代,我就被连环画上的三国故事深深吸引。上小学之后,与央视版《三国演义》电视剧迎头相遇,看到那一个个鲜活的人物跃然于荧屏之上,心中涌动的英雄豪情又被一次次点燃。再后来,家里买了第一台电脑,一股脑安装了一批三国...
湛江为什么叫湛江?这事儿得从头说起!》 - 天天要闻

湛江为什么叫湛江?这事儿得从头说起!》

今天咱来唠唠湛江这名字的来历。别看现在湛江是个滨海大都市,无敌海景刷爆朋友圈,但它的名字居然跟“江”没啥直接关系!是不是觉得离谱?别急,听我慢慢给你捋清楚。一、名字的由来先说个冷知识,湛江这个地方,在古代并不叫“湛江”,甚至在很长一段时间里
千古第一贤后:马秀英——她用大爱温暖了一个暴戾的王朝 - 天天要闻

千古第一贤后:马秀英——她用大爱温暖了一个暴戾的王朝

(一)乱世孤女,遇一生挚爱时间:元至正十二年(1352年) 地点:濠州(今安徽凤阳) 人物:马秀英、朱元璋、郭子兴 宿州富商之女马秀英,自幼丧母,父亲因仇杀逃亡,临行前将她托付给红巾军领袖郭子兴。郭子兴视她如己出,教她读书明理,但她拒绝缠足

历史分类最新资讯

14年抗战中的河南力量,190万子弟兵的血与火 - 天天要闻

14年抗战中的河南力量,190万子弟兵的血与火

你知道14年抗战中,全国伤亡“最惨烈”的省份,是哪里吗?不是东北,也不是南京——而是河南,1453万军民伤亡,比“南京大屠杀”中的伤亡,还多了将近50倍,平均每10个河南人,就有4人,倒在了血泊之中!1938年,黄河决堤的巨响,撕裂了河南的
“废约”的幻灭!谁在抗战胜利后重新出卖中国主权? - 天天要闻

“废约”的幻灭!谁在抗战胜利后重新出卖中国主权?

自1840年鸦片战争起,列强与中国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抗战爆发后,中国开启了废约行动。希望借此改变自鸦片战争以来的屈辱局面。 1942年成为重要转折点!三次长沙会战中,中国军队给予日军沉重打击。一系列胜利极大地提升了中国在同盟国中的地

全站最新资讯

“公伏凶,母伏爽”,今年的三伏是公伏还是母伏,三伏天气热吗? - 天天要闻

“公伏凶,母伏爽”,今年的三伏是公伏还是母伏,三伏天气热吗?

“公伏凶,母伏爽”,指的是如果三伏天是“公伏”,则天气会异常炎热,酷暑难耐;而如果是“母伏”,则相对凉爽舒适。那么,2025年的三伏天究竟是“公伏”还是“母伏”?今年的三伏天气是否会特别炎热?让我们从传统历法、气象预测以及科学角度来一探究竟,看看有道理吗?
赵丽颖说蹭一个热搜,其主演奇幻爱情剧《在人间》即将定档 - 天天要闻

赵丽颖说蹭一个热搜,其主演奇幻爱情剧《在人间》即将定档

5月22日晚,赵丽颖借着“恋情曝光后首亮相”相关话题发声,为新剧《在人间》宣传,称“要定档了”。《在人间》是徐兵担任总导演兼编剧,赵丽颖、尹昉领衔主演,张一山、周一围等主演的高概念奇幻爱情剧。《在人间》以拥有多重人格的徐天为中心,展开了一段复杂的故事。故事中,副人格贾小朵在觉醒后,努力排挤其他人格,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