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平线C轮融资估值35亿美元 计划2021年下半年登陆科创板

12 月 22 日,AI 芯片公司地平线发布公告称,已启动总额超 7 亿美元的 C 轮融资,目前已经完成 1.5 亿美元,由五源资本(原晨兴资本)、高瓴创投、今日资本联合领投。


《晚点 LatePost》独家获悉,地平线以投前 35 亿美元估值推进这轮融资,对应 100 倍市销率(PS)。公司计划在年内完成全部融资,并考虑于 2021 年下半年赴科创板上市。


记者了解到,地平线 2020 年营收在 2 亿—2.3 亿元,其中 70% 来自向车厂提供芯片等产品,客户包括长安、一汽和理想汽车等。其他营收来自 AIoT (物联网)业务,合作伙伴包括小米。


截止发稿,地平线方面未对以上信息作出回应。


距离地平线上一轮大规模融资,已过去近 2 年。2019 年 2 月,地平线宣布完成 6 亿美元 B 轮融资,由 SK 中国、SK Hynix 以及数家中国一线汽车集团(及旗下基金)联合领投。该轮融资后,地平线估值 30 亿美元。


地平线本轮融资估值仅上涨 17%。一名接近地平线的人士告诉《晚点 LatePost》,地平线认为,相比起寒武纪、Mobileye(被英特尔收购时) 150 倍的市销率,本轮 35 亿美元的估值与 100 倍的市销率仍然偏保守。


但有调研过地平线的投资人认为,地平线想要获得更高估值并不容易。地平线目前推出的产品,性能并不满足主机厂需求,市场推广效果较差,接下来如果要研发车厂需求更大、技术要求更高的高级辅助驾驶系统(ADAS)芯片,还需要投入更多资金,且有很大不确定性,这些因素都会影响投资人的心态。


据了解,地平线本轮融资获得的资金将被用于第五代征程系列芯片(J5)研发,这一产品整体对标特斯拉的全自动驾驶(FSD)芯片,用于 L3 级自动驾驶,计划年底试生产,2022 年量产——与特斯拉相比滞后超过两年,但地平线的优势是可以开放给更多车厂使用。


地平线成立于 2015 年 7 月,创始人余凯是前百度深度学习研究院负责人,主要研究机器学习算法,并未进入过芯片研发领域。目前,地平线有 1000 名员工,75% 是研发,主要的产品分为征程(车)系列芯片和旭日(AIoT)系列芯片,均发布了第三代产品,并推出了相应的工具链产品。


成立至今,地平线已经完成了 6 次融资,投资方有五源资本、高瓴创投、真格基金、线性资本、红杉中国、DST Global、祥峰投资、青云创投、双湖资本、英特尔、SK 中国、广汽资本等超过 20 家机构。(贺乾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