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刺2020!北京工美技术中心加速破局

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项目、“京工美作”古法黄金、时下最流行的国潮家电……尽管今年突如其来的疫情带来了诸多不利影响,以“国礼”闻名于业界的北京工美技术中心还是“借力”打了一个漂亮仗。从年初到现在,技术中心凭借设计研发蓄力发展,积极拓展新零售模式,探索文创跨界转型,多项业务加速开动,走出了一条破局之路。

看着源源不断的订单和蹭蹭上涨的销量,北京工美技术中心总经理冯超信心大增,“疫情冲击之下,虽然国礼项目受影响,但也促使技术中心转型突破,做强新业务,拓展新渠道,多项业务和去年相比都实现了增长。”

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项目设计

在今年9月召开的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由北京工美技术中心设计制作的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奖章、先进集体奖牌及荣誉证书亮相会场,向英雄致敬。

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奖章以《众志成城》为主题。外圈光芒为如意云纹,内圈为五星、抗疫战线各行各业奉献者等,代表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国人民众志成城、抗击疫情。人字纹和红绸带,象征万众一心、顺意吉祥。上章的火雷纹、中国结和手握手,象征全国人民满腹热情、团结互助。奖章整体表达对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各界人士众志成城、勇往直前、无私奉献精神的礼赞。

年初,技术中心接到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项目设计制作任务。

“想想抗疫一线的勇士们,他们奋不顾身,逆向而行,我们必须要拿出完美的作品向他们致敬。”冯超回忆。

当时正处在疫情最肆虐之时,技术中心设计团队居家办公,查资料、画草图,时常忙到深夜三四点。高效运转下,设计团队一周内完成七套设计方案,初次提报便得到高度评价。此后,团队认真推敲每一个细节和元素,直至定稿,一共修改完善方案达到了47套。

8月中旬,技术中心接到紧急通知,已确定9月上旬召开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要求9月1日前完成全部生产制作,而此时距交付仅剩18天。时间这么短,这对于奖章制作是不可能实现的。制作一块奖章需要最少十道工序,工期成为了摆在团队面前的一大难题。时间重压下,团队全员加速跑,鼓足干劲,通宵奋战。拳头大小的奖章制作极其复杂,为使核心人物图案层次分明,五官神态精致细腻,团队反复推敲试验,采用专业级首饰加工工艺,浮雕造型由专业人物雕塑师雕刻,先后冲压两次。早八点到凌晨三点,生产一枚,检验一枚……

终于,4000多套制作精美的奖章及奖牌如期交付,得到了多方一致好评。这也让技术中心名声大振,陆续接到了20多项来自全国、各行业的表彰项目订单,工期已经排到了今年年底。

“表彰项目扩展了定制化业务的服务范围,也积蓄了更强劲的发展势能,成为了我们下半年工作的最大亮点。”

“京工美作”线上

试水古法黄金饰品

从去年11月,技术中心首次转战线上销售,打造了“京工美作”品牌,试水古法黄金饰品。

“身为研发型企业,销售渠道一直是我们的短板。试营‘京工美作’就是为了打破这个僵局。”冯超介绍。

首次尝试线上销售也成就了技术中心今年业绩的一匹黑马。在其他业务都受到疫情影响的时候,线上业务一直保持着增长势头。从1月份截至目前,销售额达到了2800多万,搭建起了完整的线上销售渠道。

古法黄金这种起源于春秋时期的制金工艺,经由技术中心传承创新,融入了现代审美和国礼元素,重新演绎千年工艺传奇。其中,国礼元素和国礼制作团队是成就“京工美作”的一大利器。产品不仅由国礼团队操刀设计,还引入了国礼元素和现代理念,直击现代消费者的核心需求。

线上直播、明星带货等新销售模式也给技术中心带来了更大的探索空间。6月18日,技术中心首次尝试直播销售,单场销售额突破了30万。从那时开始,技术中心开始从幕后走向台前,通过短视频、直播等方式,与消费者面对面。刚刚过去的11月6号,著名演员王刚联合“京工美作”首次直播带货,取得了品牌宣传与产品销售的双丰收。

今年“京工美作”继续开疆拓土,将通过线下连锁的方式,走到消费者的身边。

推出国风设计商品

近年来,中国消费市场刮起国潮风,各大领域都推出了国风设计的商品。技术中心适时站在了这个风口上。今年年底,技术中心联手荣事达集团推出的国潮系列小家电将与消费者见面。

近几年来,技术中心一直致力于文创业务线的发展,其中尝试过国礼周边、系列衍生品等。如何更好地融入消费者生活是技术中心始终关心的问题。身为家电行业龙头,荣事达产品品类全,每年有千万台小家电进入中国千家万户。通过技术中心文创理念赋能荣事达产品,满足了实用和品质双重需求,也更能获得消费者的青睐。

疫情平稳以来,技术中心多条业务线如期推进,协同加速“齐步走”:冬奥徽宝项目将重启、国礼市场化推广……

“眼下,我们将继续发力电商直播销售,拓宽文创产品空间,预计年底将有更多的产品与消费者见面。”经历了疫情的考验,冯超对未来充满了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