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链条打击 政企共治多部门联合治理共享单车小广告顽疾

共享单车是当下方便市民群众出行的交通工具,但车身上被张贴喷涂的非法小广告严重影响城市环境秩序,而且小广告的内容往往与诈骗、涉黄涉毒、制假贩假等违法犯罪活动相关联,一旦轻信很有可能遭受财产损失或陷入违法犯罪陷阱。近年来,市城管执法局会同市交通委、市公安局等部门强化对共享单车小广告的执法检查,不断完善“源头治理+行业监管+技术防控”的治理模式据统计,今年以来,全市城管执法系统已查处非法小广告违法行为2605起,督促共享单车企业清理车身小广告276.4万张。

在开展共享单车小广告治理工作中,城管执法部门与交通、公安等多部门不断完善协调联动机制,通过线索移送、联合执法、联合惩戒、行业监管等措施手段,齐抓共管,最大限度发挥执法合力

其中,城管执法部门强化全链条治理,利用综合执法大数据平台,分析问题高发点位,调度部署执法力量加强对早晚高峰交通枢纽、商业区、居住小区等点位的巡查,对张贴小广告人员进行查处,同时深挖小广告背后的来源和违法犯罪组织者,联动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依法处罚,阻断非法小广告传播链。交通部门开展共享单车非法小广告专项治理行动,充分发挥行业管理作用,将清理车身小广告作为监管重点,压实共享单车企业常态化清理小广告责任,指导企业收集整理车身小广告的种类、样式和高发点位清单,制定清理计划,设置专职清理队伍,开展拉网式清除,一线运维人员结合车辆运维调度,做到发现即清理。自4月底启动专项行动以来,单车企业已清理小广告90万余张。

在政府部门下大力气治理的同时,共享单车企业为应对非法小广告难题,积极探索技术解决方案,部分车辆已采用防粘贴涂层、车筐镂空设计、太阳能电池板加装格栅等技术手段,有效减少小广告粘贴可能性,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共享单车小广告治理工作还面临小广告粘贴量大频率高、印章喷涂类小广告清除难、张贴小广告人员隐蔽性流动性强等难点。

下一步,全市相关部门和共享单车企业将持续攻坚,不断完善跨部门协作机制,从源头打击印制散发张贴小广告的违法组织者,强化单车运营管理,开展“文明骑行有序停放”宣传引导,动员社会力量积极举报违法线索,形成小广告“人人参与、社会共治”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