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社交媒体上有快手员工爆料称,
快手要求多个部门员工
每日使用快手App刷满1小时短视频,
并需将使用记录抄送主管。
此举被网友戏称为 “带薪刷视频”,
引发热议,冲上热搜↓
内部人士最新回应:
不属实,非强制
据报道,近日,社交媒体上有快手员工爆料称,快手要求其商业化、产品、运营等多个部门员工每日使用快手App刷满1小时短视频。
消息称,快手要求员工通过企业微信每日上报使用时长,系统自动抓取后台数据。若连续多日未达标,可能影响绩效评级。技术岗员工可自愿完成任务兑换积分,非技术岗则需确保每日1小时。
爆料信息显示,相关规定早已有之,原因是快手管理层认为,部分员工特别是产品、运营等岗位没有深度使用自家产品,导致功能迭代偏离用户需求,推荐算法优化困难。强制刷视频是为了让员工“深入一线”,弥补对用户真实体验的感知偏差。
内部人士回应:并非强制
5月22日,澎湃新闻记者从快手内部人士处获悉,此事并不属实,快手一直倡导员工多使用和体验产品,但并未强制要求商业化等部门,更没有强制要求全员刷视频。另外,也没有强制有一小时的时长要求,更没有与绩效挂钩。
网友热议:我想带薪玩手机
■有不少网友表示就算是真的也没问题,此举可以帮助员工更了解产品。
■有网友表示自己也想“带薪玩手机”。
■也有网友表示疑惑,如果真有这样的规定,是否合法?
律师解读:属于企业
自主用工管理的合理范畴
上海七方律师事务所合伙人马怡坤律师表示,若该规定仅适用于产品、运营等特别部门,其目的在于督促员工深度了解自家产品、提升工作质量,则该规定并未明显违反法律法规,属于企业自主用工管理的合理范畴。
马怡坤指出,但如果快手强制要求所有部门员工刷满1小时视频,甚至将该要求延伸至员工上班以外的个人时间,则明显超过了企业管理的合理限度。
同时,若企业因此对员工进行罚款,可能会侵害员工合法权益。根据我国《行政处罚法》的规定,对财产的处罚只能由法律、法规和规章设定。用人单位没有罚款权力,即便用人单位有明确的制度规定,也不可作为罚款的依据。
律师提醒:企业在制定内部规定时,应确保其合法性和合理性,避免对员工造成不必要的负担或侵害员工的合法权益,以维护和谐的劳动关系。
申工社综合自第一财经、界面新闻等
转载需注明出处
本期编辑:凌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