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4日,美国商务部发布关于人工智能出口限制三项指导意见,其中直接点名华为公司即将推出的升腾芯片。根据这份禁令,任何国家的任何企业,哪怕是中国的中资公司,只要使用了华为升腾,就违反了美国的出口禁令,要受到美国政府的制裁。美国如此霸道蛮不讲理,令人叹为观止。
我们注意到,拜登政府时期,是把世界分成三个圈子。在每个圈子里,人工智能芯片的销售政策是不一样的。中国被放在限制最严的那个圈子,也就是尽量不卖,一定要卖,也只卖性能最差的那一种。拜登政府的这个政策,是基于美国英伟达公司垄断了人工智能芯片的制造,所以拜登政府可以采取店大欺客的手段来对付中国。
华为升腾芯片出现之后,拜登这三个圈子的划分就失去了意义。中国已经不是那个可以被禁用人工智能芯片的对象了。相反,中国还有能力向外输出人工智能技术和产品。今天的中国不但有芯片,还有深度求索这样的人工智能软件。所以,美国政府对于中国人工智能的打压一定要变招了。
特朗普政府采取这种制裁措施,说明中国在这个重要的新兴产业领域,又向美国的核心阵地推进了一步。与拜登相比,特朗普的制裁政策是反着来的。如果说拜登想从源头上遏制中国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那么特朗普所遏制的就是应用端。考虑到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如今越来越广泛,用户越来越多,特朗普不可能把所有华为升腾芯片的用户都抓出来。只能采取杀鸡儆猴的办法,把一些有名的大型企业当做调查对象,特别是那些试图扩展国际市场的中国企业。这些大型企业如果在特朗普的压力之下,被迫站队放弃了升腾,就会有强烈的示范效应,就可能导致华为芯片及其相关的生态只能限制在一个极小的范围里。
这样的目标并不难找,无论是大型互联网企业,还是中国的银行海外分支机构,乃至一些商贸企业,目前都在努力探索如何在人工智能时代,学好用好这项新技术,提高自己的研发能力和经营效率。这个进程与业务国际化是并行的。我们推测,特朗普政府很可能已经选定了一些目标,法令签署生效就发起调查,然后实施迫害。
中方应该如何应对这样的新威胁?在法律上我们已经做好了准备,反外国制裁法就是为这种场景准备的。任何一家企业,无论是中资外资,国资还是民资,只要顺从了特朗普政府的人工智能法令而侵害了中国企业的利益,就等于触犯了这项法律,必然遭到中国政府的依法制裁。
当中国和美国发生政治分歧的时候,商家往往是努力避免站队的。但是在很多场景下,特别是当企业做大了,具备国际影响力以后,不站队是不可能的。如果中美之间因为人工智能真的发生了这样的对抗,结果又会如何呢?关税战的现实就给我们提供了再好不过的案例。对特朗普这样的种族主义和霸权主义者,只有坚决斗争,才能让他知道此路不通。中国拥有庞大的国内市场,在一带一路倡议当中,把人工智能和数字基础设施作为了重要的推广内容,完全可以给华为升腾芯片,以及中国自己的人工智能体系,创造足够庞大的生态环境。
如果特朗普政府坚持要把华为升腾芯片的禁令推行下去,无非就是今后世界上会出现两套关于人工智能的标准体系,这在信息技术的发展史上并不足为奇。商业竞争一定能决出最后的胜利者。我们相信,只要特朗普无法用武力摧毁华为,那中国人对于赢得这场竞争就应该有充分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