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大巨头突然“联姻”,电商江湖巨变在即!

电商江湖炸锅了!5月7日,中国互联网两大巨头突然宣布联手!

2025年5月7日,阿里巴巴旗下的淘宝天猫(下称“淘天”)和小红书宣布“红猫计划”,双方达成战略合作

淘宝天猫和小红书的“红猫计划”,不是什么普通合作,是一场蓄谋已久的战略联姻!

一个有流量缺内容,一个有内容缺变现,两家一拍即合,这算盘打得啪啪响!

阿里巴巴这个曾经的电商霸主,如今在拼多多抖音的夹击下,急需找到新的增长点;小红书这个内容社区的领头羊,3亿用户天天在平台“种草”,却眼睁睁看着钱被其他电商平台赚走。一个渴望流量,一个寻求变现,这不是天作之合是什么?

商场如战场,不进则退,在残酷的市场环境中,连巨头都开始“抱团取暖”了。

小红书:被埋没的“种草”金矿

小红书是什么?一座尚未被充分挖掘的“种草”金矿!

3亿月活用户,数不清的精致女性和都市白领,每天发布着各种“真香”笔记,从化妆品到电子产品,从旅游攻略到家居布置,无所不包。内容生态之丰富,互动之活跃,在中国互联网界首屈一指!

你去小红书看过吗?跟其他平台完全不一样!抖音、微博玩的是流量和娱乐,小红书玩的是什么?真实、专业、垂直的消费种草!

特别关键的是什么?

第一,内容即商品。小红书上的内容不是闲聊八卦,不是搞笑段子,而是实打实的消费评测和使用体验。一条化妆品测评,能直接指向具体产品;一篇旅游攻略,能直接导向酒店预订。内容和商品的关系,紧密到了极致!

第二,转化率极高。据说小红书每天用户在笔记页面截屏行为有1.2亿次,评论区“求链接”需求超600万。想象一下,每天有上百万人看了好物,迫不及待想买,却找不到直接购买通道,只能苦苦“求链接”!这是多大的商机?

第三,用户极度精准。小红书的用户画像,简直就是品牌营销的理想目标:年轻、时尚、消费能力强、追求品质生活。这类人群在电商平台上买东西时,会货比三家吗?会纠结价格吗?不会!只要喜欢,立刻下单!

但小红书面临一个巨大的痛点:用户在这里“种草”,却要跳转到淘宝、天猫或其他平台购买。流量外流严重,商业价值没法完全兑现。这就像挖了金矿,却没有冶炼厂,只能把金矿石卖给别人,白白错失大量利润!

阿里巴巴:流量焦虑下的千金买骨

另一方面,电商霸主阿里巴巴,在拼多多(下沉市场)和抖快短视频(兴趣电商)的双重夹击下,面临的增长压力不可谓不大。

于电商业务而言,当前阿里最缺什么?答案是流量!而且是精准的、有购买意向的优质流量!

就在昨天,接阿里集团CEO吴泳铭在给全员的公开信中,提出“创业者心态”和“饱和式投入”战略。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阿里正在整理行囊重新出发,意味着不论是现在还是在接下来阿里会大动作不断,跟小红书“联姻”正是众多大动作中的一项。

抖音的前车之鉴让阿里痛定思痛——当年抖音还是个小平台时,阿里没有下手,结果眼睁睁看着它成长为强大竞争对手。这次,阿里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

阿里选择与小红书合作,而非敌对,这是战略上的重大调整,也是商业智慧的体现。

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阿里深知自己在内容社区领域的短板,也清楚小红书的变现痛点,于是提出了这个双赢的合作方案。


“红猫计划”:联姻背后的精密算计

所以,这个"红猫计划"到底是什么?

简单来说,就是打通从“种草”到“拔草”的全链路:

第一,笔记直链淘宝小红书笔记下挂商品链接,用户看到喜欢的产品,一键跳转就能在淘宝天猫下单。这直接解决了用户“求链接”的痛点,缩短了从种草到购买的路径。

第二,共建三方账号。淘天和小红书共建三方账号,帮助商家追踪从内容触达到交易完成的全链路数据,优化营销策略,提升广告投放效率。

这么做的好处是什么?

对阿里来说,获得了高质量的精准流量入口。小红书用户不是被低价吸引的价格敏感型消费者,而是被内容影响、带着明确购买意愿的优质用户,转化率自然更高。

对小红书来说,终于可以将平台流量价值变现,不再只是做电商平台的“嫁衣”。通过导流获得的分成,可能比自建电商系统更加高效。

对用户来说,体验更加方便流畅,不必再为寻找购买链接而烦恼。

对商家来说,营销ROI更高,投放效果更可预期。

这不就是教科书级别的“多赢”吗?

小红书的3亿月活用户,在那里主动“种草”各类商品,如今可以无缝导入阿里电商生态。这些用户带着明确购买意向到淘宝天猫,转化率肯定比一般流量高出几个量级!

更重要的是,这次合作为阿里内容化战略带来了新思路。淘宝内部的“逛逛”功能一直在学习小红书的内容模式,如今有了深度合作,可以直接借鉴经验,甚至形成内容互通。

还有一点大家容易忽视:数据是AI时代的石油,小红书的非结构化内容数据,结合淘天的交易数据,为阿里AI模型的训练和应用提供了绝佳场景。未来在个性化推荐、智能营销等领域,阿里将获得全新且巨大的竞争优势。

于小红书而言,这次合作更是一次商业化的成人礼!

过去几年,小红书一直在探索自身的商业化模式,从广告到自营电商,多管齐下却都没有找到真正的爆发点。如今与阿里这个电商巨头合作,等于借助对方成熟的交易体系,一举实现了流量价值的最大化。

此时不变现,更待何时?

但有个有趣的问题:小红书自己也在做电商啊,这次合作是不是意味着放弃自营电商?

我认为并非如此。小红书很可能会采取“双轨制”:让更标准化、大规模的商品交易导向淘宝天猫,而保留特色鲜明的生活方式商品在自己平台销售。两条腿走路,总比一条腿走路稳!

这其实反映了一个深刻的商业哲理:聚焦核心竞争力,做自己最擅长的事。

小红书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内容社区和“种草”能力,而非电商基础设施。

与其花大力气建设物流、支付、售后等电商体系,不如专注内容种草,通过合作实现商业价值的最大化。

宁做鸡头,不做凤尾。你不可能面面俱到,也没必要亲力亲为。

从更大的视角看,“红猫计划”揭示了中国互联网行业新的发展趋势:从封闭走向开放,从零和博弈走向价值共创。

过去,各大平台都在构建封闭生态,墙高院深,互不往来。但随着流量红利见顶,以及反垄断监管常态化,这种“城池思维”已经不再适应新形势。

阿里此前已经与微信支付京东物流实现互通,此次又与小红书深度合作,都表明开放合作正成为新趋势。

未来的互联网竞争,不再是简单的“你死我活”,而是更加复杂的“竞合”关系。在某些领域竞争,在另一些领域合作,共同做大蛋糕

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面对共同的竞争压力,昔日的对手可能成为今日的盟友。

对垂直平台而言,这是个好消息。拥有独特用户价值和内容生态的垂直平台,在大平台的流量焦虑时代,反而拥有了更强的议价能力和战略价值。小而美,小而专,小而精,可能比盲目追求大而全更有前途。

红猫联姻,到底能不能改变中国电商的格局?

对阿里而言,“联姻”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它能否帮助阿里重塑增长曲线,尚需时间检验,但至少它展现了阿里积极求变的姿态。

中国电商的战局已进入下半场,从野蛮生长到精耕细作,从流量争夺到用户心智争夺,“红猫计划”无疑为这场大戏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最终谁能胜出?我认为是那些能够打破常规、拥抱变化、创造价值的企业。

商场如战场,胜负乃兵家常事,精彩的是过程,而非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