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合合信息旗下数字化风控平台启信慧眼联合中国航空油料集团有限公司、中粮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等国央企共同编制的《国央企风控合规案例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正式发布。《白皮书》不仅系统梳理了国央企在风控合规领域的核心痛点与政策导向,更为行业提供了从“合规管理”向“智能风控”跃迁的实践指南。
自去年以来,国务院国资委、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等部门密集出台政策,要求国央企强化风险防控能力。2024年发布的《关于规范中央企业采购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国有企业管理人员处分条例》等文件,更是明确将虚假贸易、采购管理等场景列为监管重点,并强调通过数字化手段提升合规效率。在此背景下,国央企纷纷探索数字化转型路径,以构建“风险-内控-合规”三位一体的智能化管理体系,防范系统性风险,实现高质量发展。
作为国央企资金管理的核心工具,司库系统的重要性日益凸显。通过集中化管理,司库系统可实现资金流动透明化,提升资金使用效率,并实时监控交易对象的经营风险、司法诉讼等关键指标,有效防范虚假贸易与利益输送问题。然而,在数字化升级过程中,国央企普遍面临原有系统升级成本高、外采数据开发周期长等挑战。
中国航油作为国内最大的航油供应商,其法律与风险管控部负责人表示,集团成员企业多达数百家,日常管理压力大,而智能监控工具则让风控成为可能。通过与启信慧眼的合作,中国航油在不替换原有系统的基础上,通过api接口将启信慧眼的工商信息查询、风险预警等功能模块嵌入原有合同管理系统,实现了智能化升级。升级后,公司交易对象档案创建时间从人工录入的30-60分钟缩短至10秒,错误率显著降低,并实现了对数百家子公司的经营风险、司法诉讼等70余项指标的实时监控,管理模式从“事后应对”转变为“事前预防”。
中粮信科在《白皮书》中分享了另一项创新实践。通过与启信慧眼的合作,中粮信科将批量排查技术嵌入合同管理系统,企业可一次性上传超万家企业名单,系统自动筛查控制关系、投资关联等20余项风险维度,精准识别潜在利益输送风险。技术应用后,单次排查企业数量从行业普遍的不足百家跃升至万家,排查维度从3项扩展至20项,既满足了国资委的监管要求,也为业务拓展筑牢了安全防线。
《白皮书》的发布不仅为行业提供了可复用的实践经验,更标志着国央企风控管理正式迈入智能化、数据驱动的新阶段。未来,合合信息启信慧眼将携手更多国央企,通过技术与业务的深度融合,构建智能化风控平台,为国央企高质量发展构建坚实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