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厂商明知小屏手机呼声高,还在死磕大屏?

目前手机屏幕尺寸,基本去到了6.7寸往上,一部分玩家欢呼,这样的尺寸带来了强劲的配置:大电池,快充,超强的散热。

然而,有多少人欢呼就有多少人哀伤,因为大屏手机无一例外的牺牲了作为一款手机最基本的属性便携性,手感和重量

这也是为何小米14明明哪项配置都不顶级却叫好又叫座,6.1寸iPhone价格不菲依然销量霸榜。大家都知道,目前小屏旗舰只有iPhone,小米可选,三星水土不服。

既然小屏机的潜在市场不可限量,为何厂商悉数放弃呢?

就拿尺寸来说,大屏手机可以容纳更大的电池,更好的兼容快充,塞进更大的散热板,高负载表现也不容易翻车。

而寸土寸金的小屏手机,光是元器件堆叠就十分考究,另外,每增加一项配置都会严重影响散热。

研究如何把更好的配置塞进更小的机身且不翻车,才是无法估量的科研投入,成本巨大且回报慢,极其考验厂商格局与沉淀。

其次是供应链,大屏当道,统一化,标准化生产可以有效缩减成本,如果为小屏单独开辟一条生产线,意味着巨大的试错成本,这也是为何我们看到某些厂商“一套模具用三年,拼拼凑凑又一年”!

最后是差异化战略,大部分国产旗舰在品牌影响力,系统,生态方面无法和苹果华为正面对抗,只能另辟蹊径:靠堆料,配置来保住市场。

如放弃大屏,大尺寸,以现有的技术无法堆叠出有吸引力的配置,失去核心竞争优势,想与之抗衡难上加难。

综上所述:不是厂商不想做小屏,不能做小屏,而是做一款旗舰标准的小屏太难,谁都不想试错,看三步,走一步,等待对手犯错,再踩着对手的实体前进,虽然不冒险永远被动,但至少能保住当前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