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台铭一意孤行?富士康斥资110亿在印度建新厂,却遭苹果背刺

富士康母公司鸿海集团近日发布公告称,预计将在印度投入约15.4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10亿元),用于建设新厂。

网友惊呼,什么?郭台铭又重新在印度投资了?前段时间不是刚撤资吗?

很久没见过姿势转变如此顺滑的资本家了,如果有,那背后一定有鬼。

这让人不得不联想到前段时间的调查风波,尽管最终因为虚假计税,富士康只被罚了2万元,但郭台铭何许人也?一旦不惯着,他什么幺蛾子都能闹得出来。

当然,也有消息说此轮投资是为了扩大印产iPhone产能。

根据天风证券的分析,2023年印产的iPhone在全球占比为13%左右,预估2024年将会提高到20%-25%。

产量是上去了,可郭台铭的这笔投资值得吗?

反反又复复,富士康几进印度

今年7月初,鸿海集团宣布退出与印度韦丹塔集团(Vedanta)合资成立的半导体企业,这“短短的姻缘”维系了仅有一年半。

2022年,富士康与韦丹塔集团共同发起成立了生产半导体和显示器零部件的芯片公司,该公司在当时的估值高达195亿美元。

根据协议,富士康先行投资,而印度政府则承诺为这样的高科技芯片制造商提供数十亿美元的补贴。

可郭老板投入了真金白银造出来的生产线,却迟迟达不到印度政府要求的“能生产28纳米芯片”。

彼时恰逢小米也刚被印度“砍一刀”,郭老板或许担心越陷越深,于是果断决定从芯片企业撤资。

当网友们还在感叹“外企坟场”印度又逼退了一家大公司时,没想到郭老板竟然这么快就调整姿势重新进入了。

商而优则仕,郭老板政坛梦碎

商业上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便想走上仕途,今年并不是郭台铭第一次参与省选。

2019年,他就曾尝试过一次,并以失败告终。

参选期间的郭老板临时抱佛脚,恶补学习台湾省政客的表演风格,为了煽动情绪、拉拢选票,啥“吃饭砸锅”的话都敢往外说。

结果,现学的始终不如人家专业的厉害,郭台铭最终败下阵来。

不仅如此,“富士康是给大陆赏饭吃”这种话也极大地败坏了郭台铭的路人缘。

富士康的确为工厂所在地提供了工作岗位和税收,但郭台铭又不是没赚钱,而且赚的还不是小钱。

本来是由市场经济客观规律决定的事情,郭台铭非要惺惺作态惹人不爽。

经过这次的失利,郭老板可能觉得还是赚钱靠谱,于是又重拾自己的商人身份,老老实实地继续干代工。

可这人呐,明明都已经吃过一次亏了,却始终不长记性。

今年的省选,“热血的”郭老板又想冲了,确实也比上一次走的远了一点。

但有关部门的调查再次让郭台铭清醒过来,退出了这本就毫无前途的竞选。

郭台铭与富士康的起飞离不开时代与机遇,但他好像忘了这些是从何而来。

出钱又出力,为他人做嫁衣

仕途走不通了,甲方爸爸的大腿还是要抱紧。

苹果公司的态度已经非常明确了,库克所说的“离不开中国市场”,仅仅是离不开中国的销售市场,人家的制造产能可是在紧锣密鼓地往印度挪。

近年来,苹果公司一直在降低对我们的产能依赖,积极推动富士康等供应商提升在印度的产能。

为了配合甲方爸爸的战略部署,鸿海集团也在努力砸钱跟进。

除了目前在印度南部已有的那座iPhone生产工厂,今年8月鸿海还曾被传将在另一个邦新建生产iPhone机壳零件的工厂。

再加上这两天放出来的15亿美元的投资消息,郭老板似乎铁了心要一头扎进印度。

富士康对苹果如此“掏心掏肺”,换来的却是苹果的背刺。

根据苹果官方的消息,库克已经和印度达成了协议,iPhone 16将会加大在印度的产能,而富士康的独家代理权也被收回。

根据印度政府过往“良好的”战绩和口碑,你猜,郭台铭现在投资的这些工厂,以后还会不会姓郭呢?

不仅是富士康,苹果公司未来的日子恐怕也不会太好过。不断扩大在印度的产能,人工成本是下去了,但产品不良率上来了。

作为普通的中国消费者,如果以后买到的都是印度版手机,相信大部分人心里还是膈应的。

即便看不上“遥遥领先”,那也有大把的国产货可以替代,何必要让三哥挣这个钱呢?

写在最后:

市场经济是个好东西,但往往也逃不过人为干预。

如果非要从人才储备充足、营商环境优越、购买力超强的中国市场出去,去南亚次大陆探险。

那我只能说,慢走不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