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靠谱的捷径,是不走捷径!

捷径,是条容易的路,人人都抢着走,结果人越来越多,路越来越挤,直至无路可走。

事实上,想要做成任何事情,是没有什么捷径可言的。就算你一开始走得很快,到最后你还是需要补短板的。

所以,真正的高手,是不走捷径,他们会选择进窄门,走难路,去做难而正确的事。

“商场”中不走捷径

昨天,华为举行了2023年秋季新品发布会。会上,多款重磅产品惊艳问世,引发轰动。

过去几年里,华为所遭遇的一切,相信每个中国人都看在眼里。恶意打压、制裁,技术封锁……美国可谓是举全国之力,来对付华为。

但是,华为没有倒下,反而浴火重生,更强大了。

华为走的正是这样一条“难而正确”的路。

1987年,43岁的任总,拿着凑来的21000元,在深圳创立了华为。

为了搞研发,做创新,华为把每年收入的10%投入研发,并持续坚持了32年。

最近这两年,更是达到了惊人的四分之一。

上世纪末,中国电信推出了小灵通。当时的UT斯达康通过做小灵通,取得了飞速的发展,年销售额达到了100亿。

有人建议华为也做小灵通业务。但是,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任总否决了这个计划。

为什么否决?

因为任总认为,小灵通注定是一个过渡的、短暂的技术,而3G才代表未来,华为不能做机会主义者。

于是,在别人通过小灵通业务赚的盆满钵满的时候,华为把大部分人力和财力投入在全球范围内还没有商用的3G业务,默默耕耘。

后来,华为果然一飞冲天,把所有竞争者都抛到了身后。

聪明人总是在想找机会、走捷径,不肯下笨功夫,事实上,慢就是快。

你选择了不走捷径,只要你坚持下来,越到后面,路就越宽阔,能与你竞争的人也越来越少,到最后你会发现周围只有自己一个人,没有对手。

“战场”中不走捷径

曾国藩带兵打仗,战术方法就是六个字,叫作“结硬寨,打呆仗”,靠的也是笨拙、不走捷径的精神。

什么叫“结硬寨”呢?

湘军行军打仗,是半天行军,半天扎营。每天要花四小时行军,走三十里,然后就不走了。接下来干什么呢?再花四小时挖沟修墙。在扎营上花的时间和精力特别多。

因此,湘军攻城的时间,通常不是以一天、两天,也不是一月、两月计算,而往往是一年、两年甚至三年。

湘军为什么这样做呢?

因为刚刚成军出战的时候,湘军没有经验,营地扎得不牢,在岳州,湘军的营盘曾受到太平军的突然袭击,遭受了严重损失。

所以曾国藩总结经验,提出的应对之策。湘军扎下营盘之后,不管军队多么劳累,都必须首先环绕营地挖出两道深沟,沿着这个沟再筑起两道高墙,把自己先保护起来。

里面的一道长壕是为了断绝城中的粮草接济,防止城里人突围,外面的一道长壕是为了抵抗外来援军的攻击。

这样,湘军在城墙下两道长壕间就有了自己的营盘,就成了主。

围在城里的军队就心慌了,为了不饿死,就不得不主动突围,来到沟边攻打湘军,而不是站在城头上等待,就从主变成了客。

事后证明,这是一个极为高明的战略,清王朝正是在这个战略指导下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曾国藩一生做事从来不绕弯子,不走捷径,总是按最笨拙、最踏实的方式去做。涓滴积累,水滴石穿,一步一个脚印,这也是曾国藩一生成功秘诀。

“职场”中不走捷径

张颂文高叶凭借《狂飙》里出色的演绎,狠狠地火了一把。但在走红之前,他们曾经历过一段漫长的煎熬。

张颂文说:“我第一年就被否定了360次,三年间大概见了七八百个剧组,被七八百个剧组否定了我。”

但张颂文并没有因为被否定而消沉,而是坚持练习普通话,观察人生百态,把所见所闻融入自己的表演中。

他安慰自己,幸运的人会等到春暖花开的那天,自己热爱的事情,一定是要坚持到底。

高叶说:“大三大四的时候,有很多同学已经出去拍戏了,我当时就没有戏拍,其实我那么长的时间,很难熬。”

但高叶并没有被焦虑压垮,而是把所有难熬的时间用来和自己相处,用来看书、看电影、健身、学习。高叶对待表演非常敬业,再小的机会也会很珍惜。

她说:“你在职场摸过的每一次鱼,到头来一定会扎你的手。”

正是这年复一年、日复一日,不走捷径的磨砺,让他们积累了宝贵的表演经验,最终在《狂飙》里成就了彼此。

《纳瓦尔宝典》中,他开诚布公的说:“真正聪明的人,从不走捷径。”

这个社会,从不缺聪明人。但只有聪明人下笨功夫,才会生发出智慧,做出更有价值的事情。

投机取巧,只是人生路上的下下策,或许能得一时荣光,但无法保证一生的幸福。

人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从今天开始,远离那些热闹,认准一个目标,不必羡慕别人的花团锦簇,不被各种所谓的风口所左右,踏踏实实走好自己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