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奇点?特斯拉机器人首秀,联想吹响“数实融合”集结号

在近日举办的AI Day活动上,特斯拉带来了Tesla Bot人形机器人“Optimus”原型机的全球首秀,率先进入科技“次世代”。

马斯克预测,3-5年间Optimus即可量产上市,以人工智能改变传统的生活方式。

这是人工智能领域的又一重大突破,作为数字经济的重要支撑产业之一,人工智能的进步也促进着数字经济蓬勃发展。

在2022数实融合高质量发展论坛上,全球服务贸易联盟理事长姜增伟表示,“近年来,我国积极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数字经济得到快速发展,规模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二位,已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依托于数字技术,数字技术的突破是推动“数实融合”的重要抓手。只有推动科技创新,加强建设数字基础设施,才能带动各行各业数字化转型

近五年中国算力平均增速超过30%

数字世界加速袭来,世界的变化日新月异。

如果在二十年甚至是十年前,恐怕没人会想到,数字经济产业的发展能够如此迅速。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报告(2022年)》显示,2021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到45.5万亿元,占GDP比重达到39.8%。不止如此,由数字经济延伸出来的一系列新兴科技产物,也以肉眼可见的速度重新塑造着我们的生活方式。

当然,这一切改变的形成,或者说是新兴产业的诞生离不开一个最基础的元素——算力,而伴随着产业不断发展、自然而然也提升了对算力的需求。

另据国家网信办发布的《数字中国发展报告(2021 年)》显示,算力基础设施规模高速增长,近五年算力平均增速超过30%。即便现在每天产生的数据量已经足够庞大,但数字经济仍会不断飞速发展是一个确定的趋势,这也意味着,数据量的增速依旧不会停止。

当下,“东数西算”已经成为与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南水北调等并列的又一超级工程,并且在数字经济不断发展,算力消耗速度不断提升的前提下,数据中心的产业规模仍会不断提升。

为了满足这一需求,“东数西算”等一系列支持算力发展的政策发布,一座座庞大的数据中心也逐渐在我国西部地区拔地而起。

如今,数据中心对于我国的战略意义已经越来越不可忽视。可数据中心也带来了能耗问题,毕竟要支持数量庞大的数据中心运行,其所消耗的电量自然是无法预估,而在这个能源愈发匮乏的大环境下,解决数据中心的耗电问题自然就成为了各行努力的方向。

温水水冷技术为数据中心“降温”

联想作为科技行业的先锋企业,在推进“可持续发展目标”、“碳中和远景目标”以及“数实融合”的落实方面,一直致力于AI、AR、5G等数字技术的创新,为各行各业数字化转型雪中送炭,从而推动数字经济稳中向好发展。

伴随着今年我国“东数西算”工程正式全面启动,联想通过独有的温水水冷技术和“端-边-云-网-智”IT基础架构的协同发力,持续助推国家西部数字格局的建设,打造绿色“算力生命线”。

例如,在“东数西算”工程数据中心散热方面,联想推出了“海神”温水水冷技术。据了解,该技术从中国两千多年的伟大工程——都江堰的结构学设计中汲取灵感,将服务器的内部设计与鱼嘴堤、宝瓶口结合,研发出紧耦合的闭环水系统,去离子水循环其中,可以做到不需要风扇,实现更佳的节能降耗。温水水冷技术不但能够解决水冷的安全问题,还能将PUE降低到1.1左右,达到东数西算工程所需要的高要求。这一项技术,不仅能够提升5%的算力,降低42%的能耗比,余热还可以再次被利用。

目前,联想在“东数西算”领域已展开全面的布局。联想通过与国内数据中心合作伙伴的合作,已初步完成在宁夏、甘肃、内蒙古等西部地区的绿色数据中心资源布局。同时,在京津冀的北京、天津,长三角的上海、江苏,粤港澳大湾区的珠海横琴、深圳等热点地区,联想也在进行业务布局。联想正在用前沿的技术、实际的行动打造“东数西算”项目标杆,为贯穿东西的“算力生命线”画出更圆满的弧度,让数字力量润泽千行百业。

此外,针对数字经济催生的智能制造应用场景,联想练就了“十八般武艺”,即在智能排产、生产设备管理、供应链管理、5G智能环境等应用场景都有着自己众多独有的智能化技术与解决方案。

在2022世界制造业大会上展出的联想电力巡检机器人便是联想工业元宇宙能力体现。联想电力巡检机器人具备全场景、全地形自适能力,巡视过程中可自由爬坡、上楼梯、跳跃,不受路面条件限制,巡检点位较传统轮式提升30%以上,能够实现全地形巡检、3D自主导航、远程协作、机械臂辅助操作、自动充电等功能,可广泛应用于电力巡检、石油、石化、制造等行业,极大地提高了巡检的覆盖率和工作效率。

作为IT行业佼佼者,联想的数字技术在数据中心“降温”、智能制造领域被广泛采用。未来,联想将以“科技赋能中国智能化转型”为使命,持续推动更多的企业加速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助力国家实现“数实融合”的宏图盛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