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1年时间,芯片从疯狂涨价到跌价90%,都是因为中国?

自从华为被断芯后,全球芯片市场也迎来了“缺芯潮”,由于芯片产能不足,芯片市场出现了供不应求的情况,不少芯片厂商坐地起价,价格一路飙升。巅峰时期,平时几十块钱的汽车芯片一度被炒到2000多块,要多疯狂有多疯狂!

然而,短短一年时间,“疯”了的芯片市场逐渐“冷静”下来,芯片价格也趋于稳定,之前涨价到90元左右的模拟芯片也回归到了10元的正常价格,跌价达到了90%。那么为何芯片市场会迎来这样的改变呢?不吹牛的说,都是因为中国,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

其一,在“缺芯潮”开始的时候,台积电、高通等芯片企业都迎来了价格调整,但因为YQ的影响,各行各业都出现了业绩下滑,比如家电行业、汽车行业以及智能手机行业等等。以智能手机行业为例,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的出货量下滑了有40%之多。

在这种时候,手机厂商也没有“惯着”芯片企业坐地起价的坏毛病,果断的进行了产能的砍单。要知道,全球智能手机市场除了三星苹果外,其他的巨头几乎都是中国品牌,多家国内手机厂商都缩减了芯片订单,这对整个芯片行业的影响还是挺大的,直接影响了全球芯片需求。全球芯片需求降低,价格自然就稳定了,芯片市场也从供不应求转变为了供应过剩。

其二,在华为被断芯后,国内科技企业就纷纷加入了自研芯片的队伍,且制定了“2025年实现芯片自给率达到70%”的目标。虽然在高端芯片市场,由于EUV光刻机的缺乏而遇到了阻碍,但中国在中低端芯片领域已经有了很大的突破,中国芯片进口量明显出现了下滑,国产芯片自给率也在稳步提升。

根据数据显示,2022年前四个月的累计芯片进口量和上一年同期相比,减少了240亿枚。一方面,或多或少跟“全球缺芯”有关系,但另一方面,这也是国产芯片自给自足率提升的证明。

华为之所以会被老美卡脖子,就是因为存在芯片的短板。而华为也并非个例,一旦其他的国内科技企业在别的领域取得领先,那么也可能会和华为一样,遭到老美的不公平对待和制裁。所以,“造不如买”就是谬论,只是美企“迷惑”国内科技企业的套路罢了。

都知道,自己造的难度比花钱买要大得多,但这也不能成为我们松懈和妥协的理由。造芯就如爬山一样,攀登的过程确实很艰难,但当你站在山巅的时候,所有的辛苦都会化作乌有,而也没有人能够再限制你的“自由”,这才是真正的独立!目前我国芯片产业正处于攀登的过程中,辛苦、艰难、失望都是正常的。但只要我们足够努力,没有中国人攻不破的难关。

近日,处于低谷的华为也传来了好消息,自研NPU芯片已经交付使用,预计在华为Mate50系列上会首发,这对于华为以及中国芯片产业来讲都是一剂“强心针”,继续加油吧!对此,你怎么看呢?欢迎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