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财经|机器人 “进厂” 已成趋势,物流人会被彻底取代吗?

2025年07月07日11:23:14 科技 1575
果然财经|机器人 “进厂” 已成趋势,物流人会被彻底取代吗? - 天天要闻

2025年7月1日,亚马逊宣布在全球部署100万台机器人,与人类员工数量基本持平——这一里程碑式的数字,让“机器换人”的讨论从行业预判变成了眼前现实。这些机器人在全球300多个运营站点穿梭忙碌,支撑起约75%的全球配送业务。当亚马逊的百万机器人军团在仓库里高效运转时,中国物流场上的“无人化竞赛”同样精彩纷呈:京东“智狼”系统在仓库上演“秒级拣货”,顺丰“无人机 + 全货机”让阳澄湖大闸蟹48小时“飞”抵东南亚,美团无人机穿梭在社区、景区间,能配送的商品多达9.2万种……

机器人技术的迭代正深刻重塑各行各业,而物流行业作为劳动密集型领域,首当其冲被推到变革前沿。当快递小哥抬头望见无人机掠过小区楼宇,货车司机在高速服务区看到自动驾驶卡车列队补给,一个直击人心的问题浮出水面:物流人,真的会被机器人彻底挤出赛道吗?

头部企业的 “无人化狂奔”:

从仓库到天空的全面渗透

亚马逊的自动化征程早有布局。2012 年,它以7.75亿美元收购Kiva Systems,拉开了物流机器人规模化应用的序 幕。如今在路易斯安那州什里夫波特的30万平方米仓库里,70多台机械臂负责分拣、堆放商品,运输机器人则将货物精准送向打包区和装车点。更值得关注的是其新推出的生成式AI模型 DeepFleet,性能测试显示,它能让机器人车队运行效率提升10%,技术迭代的速度,远超行业预期。

大洋此岸,中国物流企业的 “无人化竞赛” 同样如火如荼。

京东在物流无人化这赛道上,可谓一路狂飙。立志做出全国乃至亚洲自动化程度最高的智能物流园区,2014年10月,京东第一座亚洲一号智能产业园在上海嘉定区落成;2018年,京东公布了“无人仓”世界级标准;2023年,全国已有41座亚洲一号。以昆山亚洲一号智能产业园为例,自动分拣中心拥有超过80条自动分拣线,1万个智能分拣机器人,分拣准确率达到99.99%,具备日均分拣超450万件包裹的能力,代表着全球顶级水准。而京东自主研发的智狼货到人系统,在历经“618”“双11”等电商大促高峰考验后,已进入全国规模化复制阶段。

果然财经|机器人 “进厂” 已成趋势,物流人会被彻底取代吗? - 天天要闻

顺丰则在低空物流领域划出了清晰的轨迹。截至2024年9月底,旗下丰翼无人机已开通523条航线,累计飞行超百万架次,运送货物超520万件。以阳澄湖大闸蟹为例,通过“无人机 + 全货机”协同配送,每天有10吨大闸蟹从产地出发,最快48小时就能抵达东南亚餐桌,源头揽收效率和生鲜时效实现双重突破。与此同时,顺丰的冷链无人车24小时待命,在不同路况下探索着末端配送的更多可能。

中通的智驾无人车运营管理平台,则展现了“数字管理”的力量。作为快递行业首个无人车数字化平台,目前它已覆盖全国60多个城市、150多个网点,接入的1000多辆无人车每天完成超10万件包裹的短驳中转,单台日均派件量在800至2000单之间。从城市社区到县乡网点,这些无人车正悄悄改变着快递的中转节奏。

无人机、无人车、无人仓、无人配送站……物流全流程的“无人化拼图”,正在被一块块拼齐。

岗位的“消失”与“新生”:

不是替代,而是重构

“无人机飞得再快,能爬楼梯送上门吗?自动驾驶卡车再稳,遇到突发路况能像老司机一样灵活处理吗?”顺丰快递员赵师傅的疑问,道出了许多物流从业者的心声。当机器人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工作场景中,快递员、外卖员、货车司机们难免担心:自己的 “饭碗” 会不会被抢走?

果然财经|机器人 “进厂” 已成趋势,物流人会被彻底取代吗? - 天天要闻

现实答案远比“是”或“否”更复杂——自动化在消灭一些岗位的同时,也在催生新的职业形态。

传统物流中,分拣员、仓库搬运工、长途货车司机等重复性劳动岗位正在减少。取而代之的,是AI物流调度师、无人车远程监控员、机器人运维工程师等新兴角色。京东无人仓里,技术人员要给“智狼”机器人编程、做日常维护;顺丰无人机基地,操作员通过屏幕远程调度航线,确保每架次飞行安全;美团无人机团队中,算法工程师每天优化配送路径,运营人员则协调着“空中配送”与地面服务的衔接。这些新岗位的从业者,更像是机器人的“教练”和数据的“牧羊人”,从体力输出转向技术协同。

而在一些机器人暂时 “搞不定” 的领域,人类的价值反而更加凸显。比如快递上门时,遇到收件人地址模糊、老人不会操作智能柜,或是客户有特殊包装需求,快递员的灵活沟通与服务能力无可替代;外卖配送中,暴雨天的楼道、城中村的复杂路况,仍是人类骑手的“主场”。正如赵师傅所说:“机器能处理标准化的事,但人心和突发情况,还得靠人来拿捏。”

这种 “岗位重构” 的趋势,在数据中也能得到印证。麻省理工学院2024年的一项调研显示,60%与机器人、AI互动的员工认为,这些技术对安全、职业发展和工作效率有积极影响。亚马逊首席技术官Tye Brady 也多次强调:“机器人的使命是减轻员工负担,而不是完全替代。”为了适应这种趋势,亚马逊在全球培训了70多万名员工,帮他们转型到机器人维护、机电工程等技术岗位。在美国,完成相关学徒课程的员工,平均年薪比普通入职岗位高出 2.15万美元。有位从康涅狄格州仓库拣货员转型的员工,如今在亚利桑那州远程监控全国移动机器人,薪酬比入职时涨了2.5倍。

国内企业的变化同样明显。据顺丰控股2024年度报告,其薪酬员工总数从15.3万人减至14.7万人,但人均年薪同比增长7.4%至 22.78万元。数字背后,是岗位结构的优化:低技能岗位减少,高价值、高技术岗位增加,员工从“拼体力”转向“拼技能”,待遇自然水涨船高。

趋势里的答案:

机器人改写赛道,却带不走人的价值

从亚马逊的百万机器人,到国内企业的 “无人化矩阵”,一个清晰的趋势正在显现:物流行业的“人机协同” 已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

对物流从业者而言,真正的挑战不是“被机器人取代”,而是能否跟上“岗位进化”的速度。就像当年流水线取代手工时,工人从纯体力转向 人机配合;如今机器人来了,快递员可以学无人机调度,货车司机可以钻研自动驾驶监控,仓库分拣员可以转型机器人运维。清华大学刘大成教授曾指出,物流智能化要求人才从“单一执行” 转向 “系统思维、数据驱动和供应链全局掌控”。这正是岗位升级的方向。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的数据显示,我国物流从业人员超 5500万,每年新增需求100多万,但专业院校相关毕业生仅17万,高端人才缺口尤其突出 。据测算,到 2025 年,智能调度算法工程师等新兴岗位缺口将达 43.7 万人,其中无人机飞手的供需缺口更达 45.3 万人。一面是总量缺口持续扩大;一面是人才供需的结构性错配,直接造成“基层岗位招工难与高端人才‘无人可用’”的双重困境。

这种结构性人才缺口,已成为制约物流行业高质量发展的系统性瓶颈。不过,破局的政策信号已然释放——教育部高等教育司近日印发《关于开展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工作的通知》,明确要求高校瞄准物流等现代服务业布局紧缺专业,动态优化人才培养模式。通知特别强调,要加大专业调整力度,引导高校分类发展、特色发展,通过强化优势专业集群效应,提升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的匹配度。

这意味着,只要肯学习新技能,物流人不仅不会被淘汰,反而有更广阔的空间。

机器人“进厂”已成定局,但物流行业的灯光,永远为愿意成长的人亮着。就像大闸蟹靠无人机和全货机更快抵达餐桌,却依然需要渔民精准捕捞、分拣员细心打包;无人车能高效转运包裹,却离不开调度员的智能规划、维护员的及时检修。机器解决效率问题,人解决价值问题,这种“人机共生”的模式,或许正是物流行业高质量发展的终极答案。

大众新闻·齐鲁壹点 魏银科

科技分类资讯推荐

国内第四家,京东物流加入万国邮联咨询委员会 - 天天要闻

国内第四家,京东物流加入万国邮联咨询委员会

IT之家 7 月 7 日消息,京东物流于 6 月中旬正式加入万国邮联咨询委员会。京东由此成为该咨询委员会的金牌会员之一。万国邮联是商定国际邮政事务的政府间国际组织,万国邮联咨询委员会的会员之间可以直接沟通和对话,也可以参与塑造全球邮政部门的
最轻薄的折叠屏手机来了!荣耀Magic V5仅8.8mm厚 - 天天要闻

最轻薄的折叠屏手机来了!荣耀Magic V5仅8.8mm厚

【CNMO科技行情】折叠屏手机问世以来,常常会为了实现轻薄而在硬件配置上进行妥协,而荣耀Magic V5不仅做到了极致的轻薄,还做到了“满血折叠性能”“满血防水防尘”等8大满血体验。如果你想要一款轻薄并且全能的折叠屏手机,那么荣耀Magic V5一定能够成为你的绝佳选择。 在厚度与重量把控上,荣耀Magic V5作为“轻薄真旗舰...
翻译:2025年值得关注的数字化转型趋势 - 天天要闻

翻译:2025年值得关注的数字化转型趋势

作者:Anand Kanzariya探索2025年的数字化转型趋势,从人工智能驱动的自动化和低代码平台到5G连接和网络安全。了解企业如何利用尖端技术推动创新和效率。一、2025年数字化转型的基本趋势如果说业务演变的过程是一辆豪华车,那么数字
小米与徕卡即将结束合作关系?小米公关部总经理王化回应 - 天天要闻

小米与徕卡即将结束合作关系?小米公关部总经理王化回应

【环球网科技综合报道】7月7日消息,针对“小米与徕卡即将结束合作关系”的传闻,小米公关部总经理王化日前回应称,“这还是胡说”。王化在社交平台发文称:“上次是2023年6月1日,番茄发了个微博说小米14就是最后一代了。我转发了文案搭配的是“这就胡说了”,这次居然进阶了,来了个据报道,还有作者…… 我的回复也需要...
罗茨风机与磁悬浮风优缺点 - 天天要闻

罗茨风机与磁悬浮风优缺点

罗茨风机与磁悬浮风机的优缺点在现代工业中,风机作为重要的气体输送设备,广泛应用于各类生产与工程中。不同类型的风机各具特点,其中罗茨风机和磁悬浮风机是两种常见的风机类型。本文将对这两种风机的优缺点进行分析,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它们的应用场景及
印度工程师身兼4职年入20万,病假竟在GitHub为别家干活? - 天天要闻

印度工程师身兼4职年入20万,病假竟在GitHub为别家干活?

如果你是一位初创公司创始人,历经千挑万选终于招来一位面试表现堪称“神级”的工程师,但入职没几天:这名工程师却频频请假、交付拖延,理由五花八门:生病、断电、水灾,甚至还说“无人机炸了他的大楼”;更魔幻的是,你发现他请病假的那周,GitHub
热到系统崩溃?一地天气预报惊现54℃高温,短暂异常后恢复显示38℃ - 天天要闻

热到系统崩溃?一地天气预报惊现54℃高温,短暂异常后恢复显示38℃

7月6日,长沙一网友发视频称,我宁愿相信是网页坏了,也不相信明天是54℃。视频显示,7月7日长沙市最高气温将达到54℃,可能会打破7月7日的历史记录。该网友向记者反馈应该是网页出了bug,现在已经恢复正常。记者向网页数据供应商客服致电,截至发稿前未接通。该视频发出后不少网友打趣,这可能才是真实的温度。据湖南省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