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音乐的“慢战”

2025年05月15日18:02:06 科技 1193

5月13日,腾讯音乐披露了2025年第一季度财报。

财报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腾讯音乐营收73.6亿元,同比增长8.7%;净利润42.9亿元,同比增长高达201.8%。

尽管其中包含23.7亿元的一次性投资收益,但剔除该项后,非国际财务准则下净利润仍有21.2亿元,同比增长24.6%——即便不靠“非常规”助攻,盈利曲线依旧上扬,底盘不虚。

从结构上看,腾讯音乐在线音乐业务仍延续增长导轨,占比持续提升,已替代社交娱乐成为核心增长极。但更关键的是用户付费结构,逐渐走向良性循环。

然而,腾讯音乐仍处于攻守转换的临界状态——月活用户的同比、环比下滑,从一定程度上说明平台在用户规模上的边际扩张已近天花板。

为此,腾讯音乐也在尝试突破“音乐”的边界,以谋求长线增长路径——从高速“上车”,到传出收购喜马拉雅的消息,腾讯音乐似乎希望通过横向扩张、补齐内容生态。

可以说,2025年第一季度的腾讯音乐,正处在“盈利能力改善”与“用户规模收缩”共存的过渡期。但就其目前的表现来看,腾讯音乐在此过程中展现出了韧性与方向感——既不冒进,也不固守,以温和的节奏,完成决绝的换挡。

在线音乐攻守道

财报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腾讯音乐在线音乐服务营收58亿元,同比增长15.9%。

从腾讯音乐最近几年的转变来看,这轮由“娱”归“音”的回转,是其主动做出的长期下注。

腾讯音乐的“慢战” - 天天要闻

回望过去数年,腾讯音乐的商业模型曾深度依赖“社交娱乐”与“独家版权”双引擎——前者是高毛利但不可持续的变现捷径,后者是内容红利下的防守护栏。随着监管去独家、流量去中心、用户注意力被短视频切割殆尽,旧模式走到尽头,平台必须重新定义自身的增长曲线。

在排他性版权逐渐失效之后,腾讯音乐只能选择做“难而正确的事”——一方面下沉至用户深处,通过精细化会员运营,提升留存与付费质量;另一方面则上探内容供给,通过构建自有内容矩阵与泛粉丝经济,打造一个去依赖版权方的增长闭环。

财报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腾讯音乐付费用户数量已达1.229亿,同比增长8.3%,单个用户的月均付费金额为11.4元,同比增长7.5%。

从宏观视角看,中国音乐用户的付费行为已基本常态化,腾讯音乐作为最早也是最深的耕作者之一,自然能够取得持续、稳健的增长。只是,腾讯音乐不是在“桃花源”中修炼,而是在敌军环伺的丛林里革新。

财报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腾讯音乐在线音乐服务月活5.55亿,同比下滑4%,已连续数季承压。

此时的腾讯音乐,不止在守自己的地盘,更在抵御“侧翼偷袭”——网易云持续凭借情绪社区构建差异化竞争力,汽水音乐则绕开传统版权逻辑,凭算法、UGC与泛社交逻辑在泛用户中野蛮生长,近似一次“抖音式降维打击”。

在流量拐点已至、竞争边界模糊的背景下,腾讯音乐试图建立起与用户“更深的关系”。

过去一年,腾讯音乐不断打破“听歌即消费”的单向关系,试图将音乐转化为一种更具参与感的社会行为——通过演唱会直播、优先购票、明星语音等服务,平台正在重构用户与内容、艺人之间的互动路径,进一步将“粉丝经济”制度化、平台化。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些会员策略背后,其版权策略也在发生结构性转变——索尼、滚石、英皇的续约是传统强者的再绑定,而与KADOKAWA、YG、Starship、D.M.G的合作,则意欲抓住ACG、韩流、说唱等“代际粘性极强”的内容类型,强化其在年轻人注意力结构中的存在感,从而缓释汽水音乐的冲击。

与此同时,针对黏性较弱的非会员用户,腾讯音乐亦通过“听歌赚金币”“广告换特权”等网赚机制,将其转化为平台内经济体系的一环——用时间价值换广告收入,再用广告收入补贴内容支出。

因此,在在线音乐赛道逐渐步入存量的背景下,腾讯音乐选择用“深运营”而非“广铺量”来对抗周期。在此过程中,其需要抵御的从不是单一对手,而是一整套正在快速演化的内容消费范式。

毕竟攻守之道,从来都不是简单的进攻或防守,而是在危局、困局中,也能留在牌桌。而事实证明,即便是在存量时代,仍然可以靠内容深度、关系强度和用户价值,来构建支点。

再拾“冷媒介”野心

腾讯音乐所有布局中,长音频或许是最被市场低估、但最能体现其战略野心的一步棋。

其不像短视频那样高频上瘾,也不像演唱会直播那样能引爆瞬时声量,而是一个足够漫长、足够“慢变量”的赛道。

长音频是一种典型的“冷媒介”,但腾讯音乐却似乎想打响一场“热战”。

当在线音乐业务基本盘逐渐稳固,平台的扩张逻辑开始从纵向深挖转向横向延伸。而长音频,自然成为了下一步战略延展的落点——喜马拉雅,则是这场战役中最有标志性的潜在标的。

回头看,腾讯音乐对长音频的觊觎并非始于昨日。

早在2020年,腾讯音乐便高调入局,斥资27亿元全资收购懒人听书,试图补上“非音乐内容”的缺口。腾讯亦曾选择自建,但长音频赛道的建制难度远大于预期——内容组织成本高、用户付费意愿弱、分发算法不成熟,最终“企鹅FM”悄然退场,留下一个半成品扩张蓝图。

腾讯音乐显然意识到,这是一场不能“从零炼钢”的战争。

而若腾讯音乐最终收购喜马拉雅,这意味着这一轮,其或许决定不再绕远,而是一次直接跳过试错期的生态性收编。

腾讯音乐的“慢战” - 天天要闻

毕竟,很多“耳朵”在睡前、在通勤、在开车时并不总是为音乐服务,他们需要讲书、需要脱口秀、需要陪伴式的内容。而喜马拉雅坐拥国内最大长音频内容池,覆盖从有声书到播客,从知识付费到脱口秀,有着一个相对独立而完整的听觉宇宙。

只是,问题或许远比表面复杂。首先,喜马拉雅虽然是音频霸主,且已告别亏损,但增长趋于放缓,质地并不扎实。

现阶段,喜马拉雅营收主要来自会员、广告、直播打赏三大块,其中广告天然面临“记忆盲点”的媒介障碍,用户听歌或听书多是“半注意力”状态,导致广告触达效率远低于短视频或图文;而直播打赏依赖头部主播,但头部主播的留存往往基于内容品牌、非平台归属。

这意味着,腾讯音乐如果要将喜马拉雅纳入体系,必须解答的是一套商业模型如何适配的问题。

最现实的路径或许是双会员整合。腾讯音乐的会员体系已相对成熟,而喜马拉雅的会员体系则显著弱化,过去甚至长期作为“捆绑套餐”被其他内容平台打包兜售。

腾讯音乐若将其整合,可考虑推出“音乐+有声”联名会员套餐,用高价值内容拉升用户ARPU值,也能部分缓解喜马拉雅付费转化率低迷的问题。

但腾讯音乐真正看中的,其实是结构性的用户扩张——一旦收购完成,其在音频领域的总用户覆盖有望再度攀高,哪怕剔除重叠用户,这也足以令腾讯音乐在内容场景控制力上,达到前所未有的广度。

值得注意的是,长音频虽“冷”,却黏。财报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盗墓笔记》多人有声剧破千万播放,这类“剧场级”的音频叙事,天然适合深度粉丝运营和会员内容上锁。

正因如此,腾讯音乐在这类内容上的布局,不仅补足了其在音频形式上的结构短板,更意味着平台型分发者正向内容生产者的角色缓慢靠拢。

至于收购与否,归根结底只是战术变量。真正构成腾讯音乐“功守道”底层赌注的,是对“耳朵经济”长期主导权的争夺——这是慢战、硬战,也是最难但最值得下注的一步大棋。

腾讯音乐押注长音频,背后藏着一套更深的战略联动——它与“上车”并非两个平行动作,而是一场对用户入口和场景主权的协同争夺。在终端碎片化、用户分布泛化的当下,谁能绑定更多“使用情境”,谁就能抢占下一个增长锚点。

过去二十年,内容平台靠“绑屏”吃饭——从门户锁定PC桌面,到社交App霸占手机屏幕,流量靠屏幕堆,商业靠注意力来换。可当下,这套逻辑已濒临失效,“再造一块屏”的机会亦微乎其微。

尤其对音乐平台而言,耳机场景的时长已被压榨至极限,向外寻找“下一个声场”成为必选题。而车载空间,正被重新定义为“第四块屏”——相比“被看”,而是更需要“被听”。于是率先上车的不是短视频,而是音频玩家。

而腾讯音乐近期,在车载生态中的动作不断——从与上汽大众共建“未来座舱音乐实验室”,到为享界S9展车打造定制化的臻品全景声系统,意图已不仅仅是“适配”,而是与产品绑定,寻求更深的耦合。

腾讯音乐的“慢战” - 天天要闻

车载合作带来的,不是简单的内容分发渠道,而是对系统入口的绑定——输出音频技术、定制化产品、联名会员,强化“平台即服务”的结构,探索营收结构的更多可能。只是,此番变化,很难立刻体现在财报上,但其意义在于构建长期的“平台惯性”。

归根结底,腾讯音乐2025年的开年表现,意味着其已走出迅猛调整期,并逐渐以“慢变量”主导转型——增长不再靠用户规模“暴冲”,而更注重用户质量与付费能力的提升;扩张节奏亦逐步向内容与场景倾斜。

短视频席卷一切的当下,选择回归“听”本身,似乎有些“叛逆”,但“耳朵经济”本就属于慢介质的产物,不靠即时爆发,而靠长期浸润。而面对下一座山丘,腾讯音乐已习惯于“慢跑”。

科技分类资讯推荐

阿里巴巴,重磅发布! - 天天要闻

阿里巴巴,重磅发布!

【导读】阿里巴巴集团发布2025财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财报 中国基金报记者 曹雯璟 5月15日晚间,阿里巴巴集团发布2025财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财报。过去一个财年,阿里以AI为驱动力,加速自我刷新,取得显著成效。季度内,淘天全面超预期,阿里云收入增长加速至18%。阿里云全财年收入突破双位数增长。面向未来,以AI+云为核心的科技...
火箭火出圈!原生流量820万!无特效×真轰鸣=27秒甘肃国传视频全球刷屏 - 天天要闻

火箭火出圈!原生流量820万!无特效×真轰鸣=27秒甘肃国传视频全球刷屏

不加特效,无需解说——甘肃国传平台一条27秒的航天火箭发射视频,在海外社交平台疯狂刷屏,原生流量爆破820万! 4月24日17时17分,搭载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二十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由甘肃省委宣传部联合中国日报网运维的海外社交平台账号“这里是甘肃”(This is Gansu)发布神二十发射升空...
辽宁科技大学与鞍钢集团共建现代冶金产业学院 打造钢铁人才培育新高地 - 天天要闻

辽宁科技大学与鞍钢集团共建现代冶金产业学院 打造钢铁人才培育新高地

在东北振兴战略深入推进之际,辽宁科技大学与鞍钢集团共建的鞍山钢铁现代冶金产业学院通过“双元育人”模式,构建起覆盖全产业链的工程人才培养体系。该学院近日获批省级现代产业学院,其“2+1+1”工程教育模式使2025届毕业生就业率达94%,其中26人已签约鞍钢集团。 校企双方七十余年产学研合作基础,推动产业学院实现从单...
刘强东打了一场漂亮的回归仗 - 天天要闻

刘强东打了一场漂亮的回归仗

京东刚刚递交的2025年第一季度财报,彻底粉碎了市场上关于京东做外卖是主营业务不行的传言。在创始人刘强东的亲自掌舵下,那个战斗力爆表的京东又回来了。
vivo V50 Elite版本面向海外发布 采用12GB+512GB - 天天要闻

vivo V50 Elite版本面向海外发布 采用12GB+512GB

【CNMO科技消息】vivo近日正式在印度市场推出vivo V50 Elite Edition,这次版本不仅包含手机,还包括一副vivo TWS 3e真无线耳机。此前,vivo V50 在印度首发时的售价为40999卢比(256GB 版本)
最高省 3000 !小米618大促正式启动 - 天天要闻

最高省 3000 !小米618大促正式启动

5 月 13 日,小米启动 2025 年 618 大促活动。今年的活动主题是“科技生态,一步到位”,这是小米“人车家全生态”战略开展以来,首次年中大促活动与国补活动并行。小米618大促,推出 13 亿超值让利,众多先进科技好物福利,叠加国补优惠至高可省 3000 元。13 亿超值让利,爆款旗舰都有特惠今年的小米 618 活动周期,共分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