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久前,普陀区正式发布数智健康千亿级产业地图,一个以数智健康为主导产业、以智慧医疗为特色赛道的千亿级产业集群正在崛起。
其中,桃浦地区是普陀这一千亿级产业集群重要承载区,以环同济数智健康策源核为核心,布局未来岛高新技术产业园、新杨工业园区、康鹏生命科技产业园、桃浦健创园等十余个产业功能载体。
2024年,桃浦镇生命健康产业纳统企业营收达200亿元,其中,高精尖的医疗器械研发销售、大健康生活佳品研发销售的占比近90%。近期,桃浦镇还被纳入上海市《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及周边地区专项规划》草案,将进一步以科技创新为核心,支撑新质生产力发展。
激活“全生命周期”的发展活力
2024全球技术转移大会上,桃浦镇未来岛高新技术产业园成功入选“中国生物医药产业最具活力园区TOP30”。
在早期市场调研和招商引资的过程中,园区就发现,高端医疗器械的国产替代是热门新兴赛道。“近几年,中国医疗器械行业迎来罕见的政策密集期,刺激本土医疗器械企业发展,国产医疗器械新品呈井喷之势。”未来岛高新技术产业园招商部门负责人介绍,“不仅如此,医疗器械企业存在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办理需求,对场地地块性质有特殊需求。而我们园区有着上海市外环内稀缺的一类工业用地资源,刚好精准匹配医疗器械企业的发展需求,为此,高端医疗器械成了园区布局数智健康领域的不二之选。”
目前,园区已成功吸引普实医疗、能得视、世纪伟信、珩畅医疗等多家行业领先的医疗器械企业入驻,生命健康产业税收连续三年实现两位数增长。这些企业一部分来源园区孵化,一部分来源以商引商。
能得视医疗设备是园区自主孵化的一家医疗器械企业。刚入孵时,企业团队在财务税务规划、“互联网+”时代产品的落地上都存在一系列实操难题。企业相关负责人介绍,园区请来创业导师,组团做精准的实操指导。从孵化器毕业、企业高速发展后,园区还通过自有“猎头”体系,为公司引进了2名开发工程师和1名测试工程师。目前,企业已获得上海市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企业认证。
为了精准服务医疗器械企业的全生命周期发展,园区正打造“炬”创·医谷。约1万平方米的空间内,既配备符合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审批要求的办公空间、灵活的仓储空间,又储备了医疗器械研发空间。一经推出,迅速“俘获”医疗器械企业的“芳心”,首批试运行的12间办公载体早早“满员”。
世纪伟信就是其中之一。“任何医疗器械企业在上市前的取证都是发展的刚需。”企业相关负责人介绍,“不同于医疗器械研发的初创型企业,我们已有人工晶体产品销售,亟须寻找一处高性价比场地,既可以办公,又可以办理证件。”
“炬”创·医谷的空间格局精准契合了企业发展需求。“这里紧邻地铁11号线祁连山路站,地处上海西门户,上京沪高速只需要几分钟,交通十分便利。”企业相关负责人介绍,园区还配备了综合服务指导站,请来普陀区商务委、区市场监管局的工作人员全程指导企业办理相关证照,硬件软件的“双重服务”让企业倍感安心,也以商引商引入有道至简医疗器械、得视康医疗器械两家企业。
从以智能制造见长,到医疗器械新秀涌现,背后正是未来岛园区精准聚焦产业培育,激活全生命周期的发展活力。

“前研后产”,精准“链接”沿沪宁产业创新带
根据最新发展战略规划,普陀正聚力打造成为沿沪宁产业创新带的引力场、智汇源、创芯孵化器和服务中心。桃浦镇地处沿沪宁产业创新带北翼起点,依托地缘优势,精准链接上下游资源,助推产业协同,是这里正在创新试水的“前研后产”模式。
其中,有一家医疗科技企业具有颠覆性生产工艺及产品开发能力的创新技术平台公司,近期这家企业造访位于桃浦镇的同济大学科技园普陀园。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之所以从外区跨越好几十公里一周数次过来,就是这里可以帮他对接同济大学产学研及生产基地的精准服务,接下来计划将企业研发总部落户同济科技园生命健康孵化基地。
记者了解到,这家医疗科技企业正处于临床拿证阶段,下一步即将面临生产线的投产,成本合适的生产基地是企业发展的当务之急。得益于同济大学科技园普陀园和泰州医药高新区的战略合作,他不用离开上海,就可以在园区里见到泰州医药高新区当地的工作人员。
“面对面问清楚厂房的情况,产线落地政策,大大缩短了我来回考察的时间。”企业负责人介绍,自己对同济大学科技园将在泰州医药高新区设立的离岸创新中心十分感兴趣。“未来,这种研发总部在上海,生产在外地的模式,不仅助力我们降本增效,有着高校科技园作为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的产学研合作,我们的发展也更加安心有保障。”
同济大学科技园普陀园总经理助理张成介绍,通过同济大学医学院生命健康策源核同步进行挖掘,吸引一批高科技项目,集聚一批高层次人才,培育一批创新研发成果到沿沪宁区域产业化。在沿沪宁产业创新带上,以前上海开门面销售、外省市制造生产的“前店后厂”模式,也不断科技创新,逐步向“前研后产”的模式迭代升级。
为了承接“前研”的核心策源功能,同济大学科技园与桃浦镇合作,拿出了“硬核资源”:打造了一处全新的5000平方米生命健康孵化基地,集科技成果转化、创新人才培养、科技企业孵化、知识产权、金融服务、企业办公等多生态服务于一体;成立了同济科技园生命健康公共研发服务平台,开发同济科技园生命健康公共研发服务平台小程序,在上海首开先河,将同济医学院近200款大型分析仪器设备、实验动物中心科研资源等将面向社会企业开放。

不断打磨,健全大健康“供应链”
根据普陀区数智健康千亿级产业地图,健康消费品、时尚消费品等外延大健康产业也一并纳入。2024年,食品保健类、时尚消费品类营收占比分别约31%和35%。
据普陀区商务委介绍,打造数智健康千亿级产业集群,在健康供应链上发力,做大产业总量是下一步的发力方向之一。研发环节的打磨,提升科技含量,是做大做强产业能级的核心。
2024年,桃浦镇内走出的一款HPP(冷压鲜榨)果汁火出了圈。首次新品上架,半天时间就在上海盒马门店抢购一空,被消费者誉为“果汁界爱马仕”的维果清品牌,年销售额接近5亿元。其研发生产单位上海源于意食品科技有限公司“十年磨一剑”,一边优化供应链、迭代技术、极致追求“新鲜”和“口感”,一边打破产品降本增效,降低HPP果汁的价格,让大健康的生活体验走进了寻常百姓家。
走进维果清的全冷链的仓库、生产车间里,从水果的选品“第一道关”就令人感受到了极致追求背后的“严苛”。
选用新鲜果蔬,不允许用差的水果、蔬菜,不仅有腐烂点的、带疤的不用,还需要更高的标准。比如,苹果果径要达到75毫米以上;每一批的甜度要达到13到15摄氏度的标准,才合格。
“研发环节的打磨保障了口感独一无二。”上海源于意食品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牛丽介绍说,研发团队的负责人学食品出身且热爱调香,在产品配方研发时,不仅注重营养的均衡搭配,也不忽视果蔬汁丰富口感和香味的保留。2024年,企业被普陀区市场监管局授予普陀区食品生产安全监督实训中心。

在桃浦另一家健康消费品龙头企业上海海天下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的产品线上,也可见这样的匠心。“我们自建了冰鲜三文鱼的生产线、10万级无菌车间,从挪威源头直采,48至72小时就可以直接进行料理加工,确保冰鲜食品的口感、健康。”海天下市场部李煜豪介绍,10万级无菌车间的清洁等级等同于门诊手术室洁净程度。今年1至3月,该产线的销售量已近亿元。
据了解,下一步,针对发展数智健康产业集群的目标,普陀区将在数智医疗上做精、提升产业质量,在要素保障上协同、提升产业发展后劲;桃浦作为重要承载区,正不断夯实数智健康流通基础,着力建设高端医疗器械硬核基地,集结各方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
原标题:《以桃浦为主要集聚区,普陀打造千亿级数智健康产业集群》
桃浦镇供图
来源:作者:解放日报 周楠 通讯员 丁婉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