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还活着,却被网络祭奠4.3万多次”,是平台无序运营的结果 | 时评

2025年04月06日17:10:24 科技 2828

法治日报报道,“人还活着,却被网络祭奠4.3万多次”话题曾冲上微博热搜。在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人民法院发布的一起案件中,某平台未审核逝者信息真实性,导致一名在世女孩璐璐(化名)被创建祭奠纪念馆,其照片、个人信息被公开传播长达6年,累计访问量超4.3万次。

活人被祭祀,并非一般意义上的“乌龙”。人不在世了,方能被祭奠。连生死都没搞清楚就为他人设立祭奠纪念堂,不符合常理。把活人“搬入”祭奠纪念馆,即使没有恶意,也很可能存在利益诉求。璐璐表示,网页中记载的个人信息均与本人信息一致,且所有照片都是她发布在个人社交平台的生活照。这个细节也从侧面说明,她的个人信息遭到了盗用。法院判决平台侵权,赔偿精神损害抚慰金2万元,这令人欣慰。不过,是谁在背后制造这起事件、目的是什么,依然有追问的必要性。因为,唯有搞清楚这起事件的所有问题的根源,方能有针对性地查漏补缺。

这起事件并非个例。早在2023年4月媒体就报道过,浙江一名网友发现自己的照片被人恶搞,发布在某网络祭祀平台上的墓碑上。搞笑的是,该网络祭祀平台工作人员回应媒体记者称,当事人如发现了有不实信息被上传的情况,可联系平台进行删除处理。其间的逻辑可谓清奇,假如当事人一时间发现不了或者永远蒙在鼓里,那就是“既成事实”,只能自认倒霉?

问题在于,平台放松审核管理,是普遍现象。2021年4月,媒体记者体验8家网络祭祀平台,其中7家没有任何审核,另外一家审核流于形式。2022年11月,媒体实测多个网络祭奠应用发现,一些平台用户无需提供与逝者的关系证明,提供虚假信息也可过审,部分甚至无平台审核环节。时至今日,网络祭祀平台形同儿戏的“审核”,依然多有显现。在这样的环境中,要想杜绝类似“活人遭祭奠”的现象,难度太大了。

“人还活着,却被网络祭奠4.3万多次”,是平台无序运营的结果 | 时评 - 天天要闻

网络祭奠,本是对现场祭奠的补充和延伸。人们期望通过网络祭奠逝者,找到一份慰藉。各种网络祭奠平台的出现,是对这份民间意愿的呼应。然而,由于这一领域的法律法规并不完善,加之不少网络祭奠平台受到利益驱动,有意放低门槛、做大“生意”,导致该领域乱象频仍,冲击着公序良俗和世道人心,令人深感愤懑。法治日报的报道指出,网络祭祀平台上还多次被曝出高价虚拟的祭品花样繁多、设置“香火排行榜”、诱导祭扫者充值打榜等问题。说白了,这些网络祭奠平台就是故意钻空子、打擦边球。伦理失序与权益受损的现状,再也不能持续下去。

在支持当事人拿起法律武器维权的同时,必须对乱象加大治理力度。由民政部组织起草的《网络祭祀要求》民政行业标准正在征求公众意见,截止日期为2025年4月26日。其中规定,网络祭祀应保证祭祀内容健康,不宣扬封建迷信,符合公序良俗。用户不提供真实身份信息的,不得为其提供相关服务。此外还规定网络祭祀的定义、通用要求,并对网络祭祀服务人员、服务平台、服务内容等提出了要求。尽管该行业标准尚未落地,但主管部门应该加紧确定网络祭祀行业规范要求,通过强化监管,倒逼网络祭奠平台真正负起主体责任,让网络祭奠平台不再“草台班子”化、让网络祭奠活动不再无序进行。对于屡教不改的平台,当拿出“雷霆手段”,提高其违法违规的成本。

值得一提的是,“活人遭祭奠”等现象的背后,是个人信息遭泄露、滥用的事实。为此,从依法打击违法犯罪活动、遏制个人信息泄露的高度,排查乱象根源,斩断利益链条,是题中应有之义。

此类乱象再次说明,一些平台和一些行为人,对于民间祭祀缺乏起码的敬畏之心。种种令人侧目的做法,与传统祭祀文化的严肃、内敛、刚正背道而驰,显出别样的轻佻、荒诞和阴暗。网络祭奠作为一种充满善意和想象力的新生事物演变至此,该羞愧和反思的何止于那些眼中只有钱和流量的平台?

文 | 伍里川(资深媒体评论员)

科技分类资讯推荐

雷军2025年遭老罪了!卸任董事又遇车祸,小米这回还能挺住不? - 天天要闻

雷军2025年遭老罪了!卸任董事又遇车祸,小米这回还能挺住不?

2025年5月,小米之家工商信息悄摸儿变了——雷军的职务从“执行董事”改成“董事”。就这俩字的变动,跟往舆论锅里扔了颗炸弹似的,炸出一堆问号:雷总这是要放权了?小米是不是出啥大事儿了?咱今儿就掰开揉碎了,聊聊雷军今年有多难,顺便看看小米这船
个人视频被搬运上热搜阅读过亿,“泼天的流量”令创作者害怕:不想被身边人看到 - 天天要闻

个人视频被搬运上热搜阅读过亿,“泼天的流量”令创作者害怕:不想被身边人看到

近日,短视频创作者“大福在成长”发布自己失业后生活的视频被搬运至其他平台,不仅上了热搜,话题量还破亿。“泼天的流量”却并未让她开心,因为自己本人并未授权,同时个人隐私还被“广而告之”,她私信要求对方删除却未被理睬。近日,创作者向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讲述了自己艰难的维权过程。2024年11月份,博主“大福...
苹果推出 2025 彩虹系列Apple Watch表带 - 天天要闻

苹果推出 2025 彩虹系列Apple Watch表带

IT之家 5 月 5 日消息,苹果今日推出新款 Apple Watch 彩虹版运动型表带、表盘和 iPhone 与 iPad 墙纸。彩虹版运动型表带即日起接受订购,配套的动态表盘与墙纸近日将随软件更新发布。每一条彩虹版运动型表带都由手工装配而成,压模成型的鲜艳条纹构成形状大小不一的彩虹条状图案,呈现含蓄而又惊艳的多变效果。苹果称每一...
华生科技2024年财报亮眼,营收利润双增长,但研发项目延期引关注 - 天天要闻

华生科技2024年财报亮眼,营收利润双增长,但研发项目延期引关注

5月4日,华生科技发布2024年年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52亿元,同比增长46.94%;归属净利润4942.30万元,同比增长77.91%。尽管业绩显著改善,但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延期至2025年6月,引发市场对其执行力的质疑。一、业绩大幅回升,但仍未恢复至历史高点2024年,华生科技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均实现大幅增长,分别达到3.52亿元和4...
徐汇“北斗七星”如何驱动全球科创新篇章,打造全球AI创新的“超级节点” - 天天要闻

徐汇“北斗七星”如何驱动全球科创新篇章,打造全球AI创新的“超级节点”

人工智能作为国家战略级重点发展领域,正以惊人的加速度推动社会各行业转型升级。4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徐汇区“模速空间”大模型创新生态社区时指出,人工智能技术加速迭代,正迎来爆发式发展,上海要总结好以大模型产业生态体系孵化人工智能产业等成功经验,加大探索力度,力争在人工智能发展和治理各方面走在...
美国即将开征半导体关税:税率最高或达100%? - 天天要闻

美国即将开征半导体关税:税率最高或达100%?

5月5日消息,美国特朗普政府可能最快于本周公布针对半导体加征关税的细节,市场预估税率可能高达25%~100%,并且新规则不排除以晶圆制造地作为源产地来加征关税,这也将对台积电、三星等产能集中在亚洲地区的晶圆制造大厂,以及英伟达、苹果、高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