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己发布IM AIOS智能座舱,迎来“No Touch&No App”新时代

2025年03月17日21:12:04 科技 1985

如今的中国市场已经成为了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生产国和消费国,与此同时,中国AI技术产业高速发展。所以可以肯定,新能源汽车产业与AI技术高度融合,将会是中国汽车产业的最终形态。

对于AI技术与新能源汽车高度融合,最终会产生怎么样的结果,给用户出行带来什么样的变化,很多人还不清楚。不过刚刚,智己汽车举行了IM AIOS智舱发布会,或许会让我们窥见未来AI技术在新能源汽车上的应用成果。

智己发布IM AIOS智能座舱,迎来“No Touch&No App”新时代 - 天天要闻

智己汽车发布的IM AIOS智能座舱,是掌舵人马云回归大众视线后,阿里巴巴在汽车智造领域的第一个大动作。二者联手打造的IM AIOS以No Touch & No App为核心,将AI Agent融入到智己座舱,通过自然语言交互创造的第三空间,紧密链接AI生态服务,彻底颠覆传统智舱驾驶使用体验,借助多模态交互+AI Agent解放用户关注力,进而让用户的智能座舱体验得到全面蜕变。

智己发布IM AIOS智能座舱,迎来“No Touch&No App”新时代 - 天天要闻

以用户的观影需求为例,坐在传统意义上的汽车智能座舱里,如果用户突然有看电影的想法,必须通过语音或者触摸屏幕与车机进行交互,传统的智能车机也只能推荐最近热度比较高的电影,同时询问用户是否有导航到电影院的需求。

而IM AIOS则会结合大数据和对用户的个性化需求综合分析,将用户需求细化分解。用户只需语音唤醒车机并告诉它需求,系统会根据用户的观影喜好推荐影片,并且在得到进一步指令后,结合当前位置选择最适合的影院自行购票,同时还会规划出合理路线导航至目的地,以确保用户抵达目的地后不会浪费时间等待,也无需担心迟到。

智己发布IM AIOS智能座舱,迎来“No Touch&No App”新时代 - 天天要闻

同样的应用场景,还可以出现在驾车途中订外卖。系统会根据用户喜好推荐合适的美食,同时在行驶路线上选择合适的送餐点,并计算好送餐时间和行驶至取餐点的用时,确保用户车到餐到。

上述场景,只是智己汽车IM AIOS可以运用到实际中的几个示例而已,它就像用户的随车秘书一样,事无巨细全盘考虑,帮助用户做出最高效合理的选择。从行业发展角度而言,IM AIOS很有可能会改写汽车智舱发展的进程,甚至影响到中国汽车产业的高度。因为在过去的100多年,西方车企一直在机械层面引领着汽车行业的发展。进入了新能源智能汽车时代后,中国汽车和外国品牌回归到了同一起跑线,AI大模型在汽车领域的应用,无疑将是汽车行业发展的下一个风口。

智己发布IM AIOS智能座舱,迎来“No Touch&No App”新时代 - 天天要闻

占据新能源汽车技术优势和智能化优势的中国汽车,同样会在AI应用层面实现突破,目前,智己汽车俨然已经成为了这个赛道的领跑者。IM AIOS的出现,将会成为汽车智能化发展史的标志性事件,甚至成为中国汽车产业“弯道超车”的里程碑!

科技分类资讯推荐

长安与东风重组新进展:朱华荣称不会改变长安既定战略 - 天天要闻

长安与东风重组新进展:朱华荣称不会改变长安既定战略

2月9日,长安汽车和东风集团股份(00489.HK)同步发布了控股股东“正在与其他国资央企集团筹划重组事项”的信息。长安汽车的控股股东是兵装集团,而东风集团股份的控股股东是东风公司。随即,长安汽车和东风集团这两家汽车央企将合并重组,成为业内关注的焦点。
公安部出手了!年龄限制放宽10年、送考下乡,2025年考驾照不难了 - 天天要闻

公安部出手了!年龄限制放宽10年、送考下乡,2025年考驾照不难了

电动车加强管理以后,要求机动车类型的车辆需要持证上路,但是老年人考驾照却受阻,一方面有年龄的限制,另一方面偏远山区考驾照不方便,所以在2025年公安部出手了,年龄限制放宽10年,同时推出送考下乡服务,还进一步的降低考驾照的费用,2025年起考摩托车驾照不难了。
从“星灵安全守护体系”到昊铂HL,看懂广汽科技日 - 天天要闻

从“星灵安全守护体系”到昊铂HL,看懂广汽科技日

发布会以技术切入,并全程围绕安全展开。广汽集团董事长、总经理冯兴亚率先登场,宣布2025年四季度将正式上市支持L3级智能驾驶的车型,他同时强调面向自动驾驶时代对智能驾驶技术、整车安全架构以及突发风险处理能力的要求更高。如何才能满足更高的要求?冯兴亚提到了“广汽
关税大棒下,最受伤的车企出现了 - 天天要闻

关税大棒下,最受伤的车企出现了

特朗普的关税大棒刚挥出,尚未吓退“外敌”,却先刺痛了自己。近日,拥有玛莎拉蒂、Jeep等14个品牌的全球第四大车企斯泰兰蒂斯突然宣布裁撤900名美国工人,关闭加拿大和墨西哥两家工厂,北美生产线陷入瘫痪。几乎同一时间,捷豹路虎宣布暂停对美出口一个月,奥迪更是直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