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想缺个幻方

2025年03月16日16:42:03 科技 1184

李想缺个幻方 - 天天要闻


“我们应该做AGI(通用人工智能)时代的终端企业。”理想汽车创始人、CEO李想在2024年财报业绩会上说道。往年的财报业绩会,他会讲产品规划和企业战略,但这次他却用大部分篇幅在讲AI。


造车,不是李想的最终理想,而是实现理想的一条路径。“未来理想在整个AI领域里的研发建设投资肯定是会显著增加的,但是我们的基本原则还是要依靠自身的造血能力。”


在新势力阵营中,理想汽车是为数不多具备自我造血能力的企业。


据财报,理想汽车在2024年营收为1445亿元,同比增长16.6%,连续两年年营收突破千亿元。第四季度净利润为35亿元,全年净利润实现80亿元。年度经营现金流达到159亿元,截至2024年末公司现金储备高达1128亿元。


李想缺个幻方 - 天天要闻

图注:理想现售的五款车型


但在这份漂亮的财报之中,仍隐藏着一些挑战。


进入2025年以来,理想汽车新势力月销量第一的名头,被小鹏夺走。同时,继去年纯电MEGA上市失利之后,理想还要再战纯电。


李想在财报会上表示,今年会发布两款全新的纯电SUV,一款是理想i8,另一款是理想i6。其中,理想i8外观造型已经于近日公布,该车不再使用MEGA备受争议的尾部造型。


如果纯电新车再次溃败,李想还有补救方案——在今年推出理想L系列和理想MEGA的“智驾焕新版”。


无论是电动汽车的产品扩张,还是李想最新的AI大模型愿景,都需要依靠现有的理想自我造血能力来支撑。


如同字母榜在此前文章《梁文锋激励李想》中论述的一般,同时推进电动车和AI大模型两大烧钱项目的李想,也不得不需要直面外界对其资金承受能力的拷问。而被DeepSeek成功验证的“花小钱办大事”方法论,无疑让李想能够从梁文锋身上获得某种正向激励。


如今来看,李想需要的可能不只是简单的激励,或许更需要一个属于理想的“幻方量化”,来提供更多真金白银的支持。


毕竟,更多资金的输血,除了能够为电动车和AI的双线作战提供保障之外,还有望为李想自己带来切切实实的好处。


过去的2024年中,因为理想年度汽车总销量超过50万辆,李想拿到了超6亿元的期权奖励。


未来,当理想汽车在任何连续12个月内交付的汽车总量分别超过100万辆、150万辆、200万辆、250万辆和300万辆时,李想还将获得第二批至第六批期权奖励。


上述这一切目标,都需要李想带着理想继续卷下去。


A


价格战之下,理想也难逃一卷。


理想汽车2024年的交付量达500,508辆,营收再超千亿元,达到了1445亿元,同比增长16.6%。但同期,净利润下滑31.9%,达到了80亿元,比去年少赚38.1亿元。


其中,2024年四季度的单车毛利率由2023年同期的22.7%下降至19.8%;全年则从2023年的21.5%下降至19.8%。理想汽车表示,主要是由于不同产品组合及定价策略的变化所致,尽管部分被成本下降所抵销。


换言之,理想也被迫卷入价格战。


起售价为24.98万元的理想L6,全年销量达19.2万辆,占总销量的38%。其毛利率显著低于高端车型(如L9、MEGA),导致整体车辆均价从2023年的32万元降至28万元左右,直接拉低毛利率。据了解,理想L6现在的综合优惠能达到3.2万元,相当于不到22万。


价格一向坚挺的理想,如今也被迫应战。去年4月,理想汽车宣布,2024款理想L7、理想L8、理想L9及理想MEGA将采用新的价格体系,其中,理想MEGA售价下调3万元,调整后售价为52.98万元;理想L7、理想 L8和理想 L9全系降价1.8万-2万元。此外,理想去年底还推出了0息购车金融方案。


净利润的下滑,也和战略投入前置有关。理想汽车2024年的研发费用111亿元,同比增长4.6%,重点了投向智能驾驶、基座大模型及纯电技术。其中,最最重要的就是纯电。


李想缺个幻方 - 天天要闻

图注:从左至右理想MEGA、理想i8、理想L9


自从去年3月纯电MEGA上市失利之后,理想进行了一系列的裁员和架构调整。今年要推出的两款纯电新车,在过去一段时间也经历了“回炉重造”。李想透露:今年会发布两款全新的纯电SUV,一款是理想i8,另一款是理想i6。其中,理想i8外观造型已经于近日公布,该车不再使用MEGA备受争议的尾部造型。


对于这两款车,李想已经规划好了“爆款路径”,他说:“整体节奏和2022年理想L9和理想L8的发布节奏较为类似。这样的好处是,能够在下半年获得较好销量表现的同时,为下一年第一季度储备更多的订单。”


为了匹配纯电车型上市节奏,理想还宣布在理想i8上市时投入使用2500座理想超充站。截止目前,理想已经有超过1900座理想超充站。这意味着,四个月时间,理想还要建设超过600座的超充站。但市场能否再次接受理想的纯电车,仍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


如果纯电新车再次溃败,理想汽车还有补救方案——在今年推出理想L系列和理想MEGA的“智驾焕新版”。从此前的官方信息来看,新版本只会对智驾硬件进行升级,涉及三电和续航等基础参数不会改变。这一微调能否让持币待购的消费者接受,也需要继续观察。


B


车企的估值,既包含传统制造业的财务指标,又叠加了科技公司的创新溢价和未来预期。对理想来说,财务指标的增长相对比较缓慢,但给自己套一个科技公司的“壳”,就快得多。


如今的李想,已逐步将工作重心转向人工智能领域。


2025年2月,理想汽车最高决策层通过“智能汽车战略闭环管理方案”,总裁马东辉接替李想担任“产供销联席会”主任,全面负责汽车业务的战略目标、研发、生产及销售等具体事务。此次调整的逻辑在于,理想汽车的汽车业务(包括增程和纯电产品线)已相对成熟,李想得以腾出精力专注AI技术的研发与战略规划


李想缺个幻方 - 天天要闻


在财报电话会上,李想大谈AI的未来。他说,理想汽车应该做AGI时代的终端企业。“可以把所有在物理世界里会呈现出来的AGI终端想象成机器人,它们要有感知、决策、推理能力和必要的执行能力、自身的反馈能力,它要真正像人一样工作。”


根据他的预测,按照时间的推演,世界上有三类机器人:一个是L4级别自动驾驶空间机器人;第二个是增强人类能力的机器人;第三个,是空间内的人形机器人。


“这三类终端或者说AGI机器人,会把用户的生活覆盖非常完善,类似于今天我们在使用苹果的时候,会有Mac、iPhoneiPadApple Watch。这是我们对于整个AGI时代,未来3~5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内,我认为我们应该去做的事情以及自身的定位。”李想说道。


这其实也是特斯拉正在走的一条路。特斯拉通过技术前瞻性投入、资本运作能力和生态协同效应,成功将自己包装为AI公司,并在资本市场获得高溢价。但从“汽车制造商”转变为“AI科技企业”,最大的挑战之一就是技术落地的不确定性。


特斯拉FSD进入中国市场,不但没有获得消费者的认可,反而成了众多车企争相竞标的对象。而特斯拉的人形机器人Optimus目前仍在Demo阶段,即便是今年能够量产和商业化,现阶段也只是通用型劳动力。


对于理想汽车来说,先攻破L3和L4级自动驾驶是关键。李想说:“人工智能在现阶段最本质的工作是实现能力的重要突破。”


他举了个例子,自动驾驶在规则算法下,类似昆虫或低等动物学习开车。后来,理想升级到了端到端+VLM,类似猴子学习开车,配合人类简单辅助指挥,虽然能力提升很多,但无法达到人类顶级职业司机的水平,这是整个模型的技术架构决定的。


“我们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让大模型能够像人类一样学习驾驶车辆,理解真实的物理世界,理解包括导航在内的软件,还能理解车内乘坐者表达的各种需求。”李想提到,他们希望把面向3D Vision的空间智能、大语言模型代表的语言智能,以及端到端代表的具身智能,结合在一起来实现人工智能的能力突破。


“我们已经启动了集视觉、语言、行动模型于一体的下一代技术架构VLA模型研发,并计划和理想i8同时发布。”李想透露。此外,理想已经开启了基座模型的研发。原空间AI负责人陈伟调任系统与计算群组下设的基座模型部门,担任部门负责人,主导基座模型自研,向CTO谢炎汇报。


C


与雄心勃勃的AI战略不符的是,理想汽车明显在控制研发投入。


2024年全年,理想汽车的研发费用总支出达111亿元,2023年同期是106亿元,同比略增4.6%。但2024年单季度研发费用却在逐步降低。前两个季度,理想单季度研发支出均在30亿元以上,但是在三、四季度均控制在25亿元以下。


在整体的费用支出中,研发费用率(研发费用占总体费用的比例)从2024年一季度的11.9%下降到了四季度的5.4%。在2022年、2023年,这一数据均保持在8%以上,最高是2022年三季度,达19.3%。


比研发费用更高的是全年的销售及管理费用,达122亿元,比2023年同期上涨了25亿元。财报解释称,这是由于公司员工数量增加导致的人力薪酬支出增加,以及门店扩张导致的租金成本上涨,以及给CEO李想支付了股份薪酬奖励。


李想缺个幻方 - 天天要闻


截至2024年12月31日,理想汽车有超过3.2万名员工、502家门店,分别比2023年同期增加了657人、35家店,增长幅度并不大。而在多支出的25亿元里,有超过6亿元是给李想本人的期权激励。


2024年三季度,理想汽车CFO李铁曾透露,理想汽车预计全年销量有望达成50万辆,符合此前董事会给李想的期权激励条件——在任意连续12个月内总交付量达成50万辆,即可行使第一批期权。


这还没完。当理想汽车在任何连续12个月内交付的汽车总量分别超过100万辆、150万辆、200万辆、250万辆和300万辆时,李想还将获得第二批至第六批期权奖励。


在借助增程式路线顺利拿到6亿元的首批期权奖励后,纯电车型的成败,不仅关乎理想能够在追逐AGI上走多远,还决定着李想究竟能到手多少新奖金。

科技分类资讯推荐

联想憋了40年的大招:自研5nm芯片上市,这次真没放鸽子 - 天天要闻

联想憋了40年的大招:自研5nm芯片上市,这次真没放鸽子

最近科技圈最热闹的事,莫过于联想在自家新平板上塞了颗"中国芯"。这事要搁五年前,网友能把键盘敲出火星子——毕竟在很多人印象里,联想除了组装电脑就是卖手机,突然掏出颗5纳米芯片,比四川变脸还让人意外。说起联想和芯片的恩怨情仇,那真是三天三夜唠
国产手机冲高端:别光顾着堆料,先学会把价格打上去 - 天天要闻

国产手机冲高端:别光顾着堆料,先学会把价格打上去

最近翻看Counterpoint的2025年一季度手机市场报告,有个数据看得人直嘬牙花子:苹果手机的平均售价还是816美元,相当于5800多块人民币,而小米的均价才155美元,折合人民币1100出头。这价格差得,都能买五台小米凑个"五福临门
moto razr 60系列三款新机发布,3499元起售 - 天天要闻

moto razr 60系列三款新机发布,3499元起售

继此前moto方面确认,新款小折叠razr 60系列即将5月8日在国内市场正式发布后,陆续在预热活动中公布的产品端相关信息也吸引了众多消费者的关注。昨日官方正式发布了razr 60系列三款机型,其中包含一款被命名为razr 60 Pro的新机,该系列机型的售价则从3499元起跳,参与国补后最低仅需2999元。外观方面,razr 60系列三款机型...
微软工程师揭秘 Windows 剪贴板优化方式:是如何获得最佳性能的 - 天天要闻

微软工程师揭秘 Windows 剪贴板优化方式:是如何获得最佳性能的

IT之家 5 月 9 日消息,据外媒 Neowin 今日报道,微软高级工程师雷蒙德・陈在微软网站的专栏《The Old New Thing》更新博文,他详细说明了 Windows 本地剪贴板与其他剪贴板管理器的不同之处,并解释了这种设计为何有益。IT之家注:Windows 提供了默认的剪贴板,可以通过“设置”开启,也可以通过 Win + V 快捷键直接打开。
上线“随申兑”、扩大“免申即享”范围……上海无感化服务让企业轻装上阵 - 天天要闻

上线“随申兑”、扩大“免申即享”范围……上海无感化服务让企业轻装上阵

不用自己申请,补贴、奖励等“丝滑”入账……上海大力推进的“免审即享”,通过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辅助等工具,将政策精准送到企业身边。上海正加力提速推进2025年优化营商环境“十大攻坚突破任务”,聚焦企业需求最迫切、协同推进要求高的十个事项,加力推出新一批增量举措,合力解决营商环境建设中的“老大难”问题。上...
二十年前的586电脑,奔III处理器+Win98系统,闲鱼卖2680元 - 天天要闻

二十年前的586电脑,奔III处理器+Win98系统,闲鱼卖2680元

之前我写了个九十年代的海尔电脑机箱,阅读量挺高的,你们爱看这玩意?那就继续回忆杀,再写另一个“收藏级”的586老电脑,自带纯平显示器。它就是二十五年前的联想天禧6622电脑,居然是大全套收藏级成色,主机箱、显示器、键盘、光驱、软驱一应俱全,
消息称三星显示最早下月启动三星电子首款三折叠手机显示面板量产 - 天天要闻

消息称三星显示最早下月启动三星电子首款三折叠手机显示面板量产

IT之家 5 月 9 日消息,韩媒 daily.hankooki 当地时间今日报道称,三星显示预计最早 6 月、最晚 7 月开始量产三星电子首款三折叠手机(IT之家注:即所谓的 Galaxy G Fold)的显示面板。▲ 三星显示 Flex G 三折叠概念设备报道指出,由于三折叠手机在整体智能手机市场尚属新形态,因此三星显示的面板产量初期预计落在 20~30
Retroid Pocket Mini V2 安卓游戏掌机发布,1399 元 - 天天要闻

Retroid Pocket Mini V2 安卓游戏掌机发布,1399 元

IT之家 5 月 9 日消息,Retroid 今日推出安卓游戏掌机 Pocket Mini V2,迭代机型主要解决初代的显示问题,更换到该公司 Pocket Classic 掌机的同款 3.92 英寸 AMOLED 屏幕,其余配置参数一致,目前仅提供黑色,官网首发售价 1399 元。Retroid Pocket Mini V2 搭载高通骁龙 865 处理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