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张忠谋宣布将台积电赴美建厂的总投资增至400亿美元,并向美国转移3nm制程芯片产能后,舆论普遍认为台积电正走在被美企吞并的道路,台湾岛内民众更是对台积电的一系列操作感到担忧。而正当人们以为台积电会丧失竞争力,并逐步演变成“美积电”之际,台积电又做出重大决策:将2nm、1nm制程产能留在台湾总部地区
台积电两头押宝,究竟该如何控制好平衡?
艰难的决定
台积电选择赴美建厂与其说是被邀请,倒不如用“胁迫”来形容更为妥帖。亚利桑那州工厂改用4nm制程生产线,再加上后续二期工程的建设费用,台积电此次在美国本土的投资将达到400亿美元,而这还没算人才输出和设备运输的费用。可是从美方的态度来看,台积电最终只能拿到最低额度的建厂补贴。
台积电赴美建厂的举动引发台湾岛内民众普遍担忧,目前4nm、3nm制程都是全球领先的高端制程,一旦将产能转移到美国,必将进一步压缩台积电自身的市场份额,进而对岛内经济产生负面影响。其实张忠谋心里也很清楚台积电赴美建厂无异于“与虎谋皮”,只是碍于公司对美国市场的依赖而不得不选择妥协。
此次产能转移中,资金、人才、设备全部都由台积电承担,充分表明美方与台积电之间是貌合神离的状态,所谓的资金补贴也不过是个诱饵。前段时间,台积电已经先行包机向美国工厂输送了上百名工程师,输送的对象还包括这些工程师的家人甚至是宠物。举家搬迁后,这些工程师将常驻美国工作,而这也是美方一直觊觎的资源。
预留的后手
正当人们对台积电的未来感到无尽悲观的时候,台积电的一个重大决定又在全球芯片市场中激起千层浪,公司决定把2nm、1nm制程芯片任务放在台湾龙潭科技产业园区。按照台积电的计划,2025年将在台湾实现2nm芯片量产化,到2027年,1nm芯片产能也将留在台湾省,4nm、3nm芯片产能条美国转移后,台积电给自己留了一条后路。
如果说台积电继续把持着2nm、1nm芯片产能的话,也就拥有了更多同美方谈判的筹码。随着传统芯片制程逐步逼近极限,掌握1nm及以上制程的企业才能拥有更多的话语权。此次台积电转移的产能可能在未来几年沦为落后产能,而留下的核心产能可以看做是台积电预防美企“偷家”的看家本领。
当然,美国在此次交易中最看重的东西并不是台积电在3、4nm芯片的产能,而是不断输送到美国的相关科技人才,对于台积电留下的后手,想必美国方面也并不会感到惊讶。台积电把产能转移到美国也不是一点好处都没有,除了可以拿到一定数额的补贴之外,也让台积电在美国的订单得到保证,至少可以度过眼前的危机。
市场的走向
赴美建厂也好,把核心产能留在台湾省也罢,台积电的种种举动都是在尽力挽救订单,毕竟没有了需求,一切都等于零。台积电在美国和台湾两头押宝,就是为了获取更多的资源和订单。一旦美国彻底停止采购台积电生产的芯片,至少公司在台湾还留有后手。而无论美方如何威逼利诱,台积电都绝对不会把总部迁往美国。
半导体产业是台积电赖以生存的基石,作为一家民营企业,科学分配芯片产能,匹配全球市场需求是企业的战略性任务。台积电在美国芯片市场的份额只会越来越低,这一次的赴美投资完全就是一个陷阱。随着全球芯片产业迎来新变革,台积电未来将要面对的不仅是产能分配的问题,手中的技术还能不能适应市场需求,恐怕也是一个未知数。
这次台积电赴美建厂本身就是美方利用自身市场优势的一场不公平交易,美国不仅得到400亿美元的投资,包括设备、人才、生产线都由台积电拱手送出,可谓是坐享其成。而台积电只是获得了部分补贴和相对稳定的市场订单,能够度过目前的芯片市场寒冬。
待1nm制程芯片量产后,传统芯片将陷入增长瓶颈期,全球芯片产业或将迎来历史性变革。台积电把核心产能留在台湾,并不算是一个能够高枕无忧的后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