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建邺区率先
在重点人员核酸检测点
试点上线15台“智能核酸码采集终端”
由人工扫码变为机器自助
核酸检测更加
快速、安全、便捷
一起来看看吧
今年4月初,建邺区卫健委和生态科技岛科技企业商议打造一款可以节省人力的核酸码采集终端。屏幕有多大,交互是不是友好,采样人员会不会觉得很繁琐?历经十几轮的实验,克服了扫码稳定性、双显效果、智能识别摄像头、自适应兼容等技术难点,这款“智能核酸码采集终端”应运而生。它支持大规模和常规采样、单采和混采模式,并可以身份证、身份码、手动输入三种模式录入。
以往,核酸检测时一般需要配备两名工作人员,一人负责身份信息登记,一人负责采样。智能终端上线后,负责信息登记的工作人员即可被替代,而且全市目前的核酸全流程系统无需做任何改造。
现在,市民提前打开身份码或手持身份证,按照机器提示置于终端指定区域扫描,即可完成身份登记。双屏显示的同时,市民可以看到自己的名字是否正确,进一步降低错误率。
采集成功后,设备会提醒“保存成功”,紧接着由防疫工作人员进行核酸采样,整个过程只需几秒钟。
多人混采时,设备还会自动统计人数,达到数量后,屏幕会弹出提示并自动登记下一组。
与传统双人采集工作模式相比,智能终端可以替代信息登记人员,优化核酸采样人力资源配置,在保证采样速度的同时,智能设备可以克服人工长时间登记可能出现的错扫、漏扫等问题。
接下来,建邺区将进一步加快
“智能核酸码采集终端”
在社区、医院、学校
交通枢纽等场景的落地应用
满足快速、精准、科学的疫情防控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