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经历相关限制开始,华为就展现出了顽强的抵抗力,任正非的高瞻远瞩一步步帮助企业脱困,但华为对于整个中国半导体产业链的贡献,可不仅仅只是体现在这些数据上。
Mate 50的发布带来什么信号
期待了两年的Mate 50总算是发布了,首批的400万备货很快就被抢购一空,这也很好地印证了此前余承东的话,之后购买华为手机都能够买得到,意味着供应链问题得到了相应解决。
但Mate 50的发布依然存在着一些不完美之处,其中代表华为手机的麒麟芯片并没有回归,并且采用的还是高通的芯片,同时并不支持5G网络,但好消息是鸿蒙系统升级到了3.0版本,完全替换掉了安卓的底层代码,真正独立出了属于国产的系统生态。
Mate 50系列的发布,也正式宣告着中国回归了高端手机领域,苹果不再是“一枝独秀”了,这一次面对iPhone 14的强势来袭,国产手机并没有输得很难看,反而在口碑上还略胜一筹。
麒麟芯片的诞生,直接打开了智能手机国产化的大门,摆脱了“组装厂”的头衔,而Mate 50手机的价值,并非只体现在销售数据上,经过博主的拆机证实,内部采用了大量的国产零部件,国产率达到了60%以上,可以说直接带动了国内整个产业的发展。
华为之外的手机品牌,除了牌子是中国以外,最重要的芯片、系统等等核心组件,都源自于海外进口,一旦这方面的技术被限制了,国产手机将迅速变成一块“板砖”,关于这件事华为并非没有体验过,谷歌公司的断供就曾酿造这样的惨状。
目前每一个手机厂商,都无法完全依靠自己的能力制造手机,同样包括苹果公司在内,但其中同样存在着很大的差别,苹果在供应链当中占据了主导地位,可以随意控制其中的任何一个代工厂,且实现了最重要的芯片、系统自主供应。
国产手机就不一样了,最重要的芯片和系统无法实现自主化,也注定了在经营生产过程中会被人“拿捏”,相当于是在替别人打工,拿着微薄的利润还沾沾自喜,这其实是一个很危险的信号,好在华为的出现改变了这种状态。
国产供应链崛起
就连全球第一大代工厂富士康,都被苹果公司“拿捏”,多次拒绝了涨价的要求,如今依然以非常低的成本进行合作,这显然让富士康非常的难受,但在库克感受到异常举动之后,转而就开始扶持国内的立讯精密成长,将大部分订单给到了这家厂商。
想要掌控市场,要么你有着绝对的“资本”,要么就得有绝对的影响力,而苹果显然是属于后者,而华为则偏向于后者,依赖供应链并非是什么坏事,但前提是要有一个可靠的产业体系,而国内的厂商就出在这个问题上。
没有掌控国际供应链的实力,且在一些核心的软硬件设施上,无法实现相应的自主决策权,并且没有相应的利益互换条件,从而不能形成长久稳固的合作关系,还特别容易被人“卡脖子”,面对这种情况敢怒不敢言,谷歌公司就把这种合作关系体现的淋漓尽致。
好消息就是华为不仅实现了芯片和系统的自主化,并且国产化零部件占比达到了60%以上,这意味着大面积在扶持国产供应链成长,把能够替换的零部件全部国产化,这自然就会得到国内供应链的拥护,华为的“以德服人”也奠定了在供应链中的主导地位。
Mate 50缺少了麒麟芯片和5G功能,却依然能够在市场上大火,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国产化比例高,有消费就能够带动产业的发展,高端手机产业链目前已经有了相对应的雏形。
据悉苹果的采用国产零部件的比例也超过了25%,其中就包括了长江存储的芯片等重要部件,说明国产手机产业链大有可为,而在整个过程中华为是功不可没的,对此你们是怎么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