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5G到人工智能,从世界"第一"到中国"唯一",电子科大是这样炼成的!

2019年12月22日22:10:12 科技 1354

2019年科技领域最热的词汇是什么?毫无疑问是"5G"和"人工智能"。从上世纪60年代,摩托罗拉公司发明世界上最早的民用移动通信电话起,移动通信已经走过了半个世纪,而"人工智能"概念的提出要更早一些。据BOSS直聘发布的《2019年5G人才数据洞察》显示,5G相关人才平均招聘月薪14110元;《央广网》消息称机器人工程专业人才缺口超过500万人,供求比例仅1:10,相关专业人才十分稀缺。作为电子信息领域唯一的一所双一流A类建设高校,电子科技大学站在了时代浪潮之巅。

从5G到人工智能,从世界"第一"到中国"唯一",电子科大是这样炼成的! - 天天要闻

一脉相承的基因

1956年,在周总理的亲自过问和部署下,从筹建到开学仅用了7个月的电子科技大学前身成都电讯工程学院就此诞生,这是新中国第一所无线电大学

沿袭交通大学(现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华南工学院(现华南理工大学)和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三大名校电讯工程有关专业的优秀基因,成都电讯工程学院从诞生起就注定了不凡,首任院长吴立人先生充满憧憬地描绘了"把成电办成我国乃至亚洲第一流无线电大学"的宏伟蓝图,由此开启成电的第一个甲子。

创立短短4年后,学校在1960年跻身全国重点大学之列,1961年又被确定为全国7所国防工业院校之一;1997年、2001年先后进入211工程、985工程重点建设大学行列;2017年进入国家建设"世界一流大学"高校行列,成为电子信息领域唯一的一所双一流A类建设高校……

从5G到人工智能,从世界"第一"到中国"唯一",电子科大是这样炼成的! - 天天要闻

强大的硬实力

要想创业必先有根基,电子科技大学拥有全中国最齐全的电子信息学科群,门类贯穿材料、元器件到整机系统。通信抗干扰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微波电真空器件国家级重点实验室、极高频复杂系统重点学科实验室、电子薄膜与集成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等"重量级"科研平台奠定了电子科大在科研领域不断实现突破的基础。

从5G到人工智能,从世界"第一"到中国"唯一",电子科大是这样炼成的! - 天天要闻

在第四轮全国一级学科评估中,电子科大4个学科获评A类,其中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两个学科为A+,A+学科数并列西部高校第一。在今年10月30日软科发布2019中国最好学科排名中,电子科技大学共有21个学科上榜,其中有12个学科进入前15%,电子科学与技术位居全国第一。

从5G到人工智能,从世界"第一"到中国"唯一",电子科大是这样炼成的! - 天天要闻

今年年初,5G牌照的发放正式拉开了5G时代的大幕。提到5G就不得不提华为,电子科大与华为的合作由来已久。2010年双方共建电子科大-华为联合实验室,2015年,电子科技大学与华为公司联合共建了国际上第一个5G通信技术实验外场,这个全球技术最先进、测试条件最优越,同时最具规模的5G关键技术及系统验证平台,有力支撑了我国和全球5G通信技术与标准的研发工作。今年12月5日,电子科大"华为致远班"开班,将学校学术科研优质资源和华为公司行业顶尖资源进行双向注入、优势互补,共同培养ICT行业领域急需的高层次、战略型顶尖人才。

从5G到人工智能,从世界"第一"到中国"唯一",电子科大是这样炼成的! - 天天要闻

在人工智能领域,电子科大组建了一批国家级、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创新平台,包括下一代互联网数据处理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可信云计算与大数据四川省重点实验室、智能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智能学习科学与应用研究所、机器人研究所以及统计机器智能与学习实验室等。

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学科始建于1956年,1958年正式成立"解算装置"专业,代号为401专业组,是国内最早的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基地,也是学校的传统优势学科。在具体的学科方向上,近年来,在巩固原有的图像处理、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嵌入式系统等优势学科方向的同时,该学科还拓展了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机器人、计算医学等特色方向。

从5G到人工智能,从世界"第一"到中国"唯一",电子科大是这样炼成的! - 天天要闻

2018年9月27日,以计算机学院为基础,以机器人、智能通讯、脑科学等学科为支撑,电子科技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揭牌成立,机器人研究中心、未来媒体研究中心、信息医学研究中心、智能网络与通信研究中心等一批跨学科的实体研发机构和平台相继建成,覆盖了从人工智能器件芯片、计算平台、算法模型、关键技术和应用场景等各个方面。

今年3月,电子科技大学人工智能本科专业正式获批,将为培养 AI 领域的软硬件高端工程师、AI 交叉学科的应用架构师、AI 领域的创新创业家、AI 算法研究与理论创新拔尖人才奠定基础,弥补四川省以及国家的高端AI 人才需求缺口。

今年6月,专注人工智能行业研究的允能智库研究并发布了《中国高校人工智能专业综合排名》,电子科技大学位列全国第七位,在创新成果专利数和人才输出方面分列国内高校第5和第8位

从5G到人工智能,从世界"第一"到中国"唯一",电子科大是这样炼成的! - 天天要闻

孔雀西南飞

"20多年前,我校一群青年科技工作者面对研发资金微薄、技术实力不强的困境,没有退缩,下定决心:"千难万难,也要走在世界最前端"。他们迎难而上,从3G跟跑,到4G并跑,再到5G领跑,干出了一系列"硬邦邦"的事:牵头和参与承担国家重点专项和863计划、973计划与5G技术相关的近百个课题,参与中国5G推进组的技术标准化工作。成电在5G技术方面的积累,使得中国在这一领域不再被人'卡脖子'。"这是电子科大校长曾勇在2019年毕业典礼上说的一段话。

从5G到人工智能,从世界"第一"到中国"唯一",电子科大是这样炼成的! - 天天要闻

很少有这样一个学校,像电子科大一样在同一个学科领域集中1000多位专家,顶着博士头衔和海外经历,冲击着全中国乃是全世界的电子科技高地。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太赫兹之父刘盛纲。2016年获国际红外毫米波太赫兹学会颁发的该领域最高奖——"杰出贡献奖",成为国际上获得该奖的第三人、中国第一人。经过20多年的持续攻关,他使我国的太赫兹研究从"一张白纸"一跃成为世界领先。

中国工程院院士、通信专家李乐民。首次提出采用双边横向滤波、判决反馈滤波等多种结构抑制干扰的方法,主持研制出我国第一台"载波话路用9600比特/秒高速数传机"。

2013年,全世界开始了第五代移动通信的研究。也就在这一年,通信抗干扰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主任李少谦教授担任国家"863"计划第五代移动通信重大项目专家组成员,参与了我国5G移动通信的技术推进和研发工作。

梁应敞教授,2014-2018连续五年获入选"汤森路透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全球无线通信领域连续五年入选者仅10余人),建立了智能网络与机器学习团队,致力于无线通信与人工智能技术的交叉融合。

从5G到人工智能,从世界"第一"到中国"唯一",电子科大是这样炼成的! - 天天要闻

电子科技大学在人工智能领域有较好的研究积累。上世纪80年代,电子科大开始了机器人的研发,共有三代"美女"机器人。第一代:机器人"芙蓉小姐"具有触觉。第二代:机器人"天府姑娘"略具视觉,具有道路识别能力,她是我国第一个用电脑控制行走的机器人。第三代:"成蓉小姐"是我国第一台具有"听觉""触觉"和"接近觉"等三种感官功能的仿人形声控智能机器人,标志着我国智能机器人的研究进入了更高的阶段

进入新时代,越来越多行业顶尖人才的加入让电子科大人工智能加速发展,从羽毛球机器人、会给自己充电的小贩机器人到精准识别逃犯,快速筛查病情……在自然语言处理,智能硬件,芯片,计算机视觉如医疗影像、无人驾驶、智能安防、教育等方面,电子科大人工智能都有无限的可能。

葛树志教授创办了国际上第一个SCI检索的"社会机器人"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ocial Robotics》,引领社会机器人学术前沿,作为国家机器人标准化专家咨询组成员,他还致力于推进机器人相关技术标准化工作。在社会服务领域,葛树志教授引领社会机器人的国际潮流,大力推进中国机器人科研和产业的高速发展。

程洪教授从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完成博士后来到电子科大,领衔创建了机器智能实验室,2014年与国家"千人计划"入选者葛树志教授一起创立和建设机器人研究中心。团队克服国内外公开资料少,跨学科人员交流和系统集成难度高等挑战,成功研发了国内第一个可供截瘫患者穿戴的个人助行外骨骼机器人

从5G到人工智能,从世界"第一"到中国"唯一",电子科大是这样炼成的! - 天天要闻

申恒涛教授致力于持续推动人工智能领域科研成果的转化,先后成立成都悠然阿尔法科技有限公司、成都考拉悠然科技有限公司,将实时搜索技术、视频检测、物体识别、人脸识别等技术等广泛应用到互联网及移动应用场景中。目前已推出"码极客 (OSMAGIC)"人工智能系统、软硬件一体的"行业应用平台"及多场景安防解决方案"智能安防平台",取得了良好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还有那些从成电走出的优秀学子,中国3G之父李世鹤,北斗系统的主要开拓者和建设者谭述森,华为前董事长孙亚芳,中国移动副总裁李正茂,京东方创始人王东升、网易CEO丁磊,腾讯首席运营官任宇昕……从中国国防的第一道屏障,到我们口袋里装着的一部手机,他们挑起了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的脊梁。

从5G到人工智能,从世界"第一"到中国"唯一",电子科大是这样炼成的! - 天天要闻

这是一个属于电子信息产业的时代,5G、人工智能、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这也是电子科技大学与时代潮流同频共振,与中国发展同向前行的时代。求真求实,大气大为的电子科技大学将继续奋力谱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成电新篇章,在科技创新之路上留下不可磨灭的历史印迹。

关注"电子科大本科招生"头条号,获取关于985、211、"双一流"建设A类高校——电子科技大学的最新精彩资讯!

部分素材来源:电子科技大学官网、官微、新闻网,青塔、软科

科技分类资讯推荐

最新消息!她已离职!曾凌晨发文道歉 - 天天要闻

最新消息!她已离职!曾凌晨发文道歉

本月初,百度副总裁璩静在短视频平台上发布的几条出镜视频引发网友关注,特别是其提到“员工闹分手提离职我秒批”等职场话题引发网友质疑,一度登上微博热搜。
淘宝取消“618”预售机制后,京东宣布“现货开卖” - 天天要闻

淘宝取消“618”预售机制后,京东宣布“现货开卖”

继5月7日天猫宣布取消“618”预售机制后,5月8日,京东也正式宣布“现货开卖”。今年京东618将于5月31日晚8点全面开启。据了解,现货开卖的同时,京东还将同步推出百亿补贴日活动。在6月2日、6月3日、6月8日,还将先后推出9.
细思极恐网络暴力和群殴 - 天天要闻

细思极恐网络暴力和群殴

互联网高速发展利用时代踏实做事和说实话的人都不被人待见,时时刻刻遭受网络暴力,声讨,群殴,格力电器董明珠,踏踏实实做企业,创税收,促进就业,,为国家为人民奉献大半辈子青春,心血, 汗水,本该退休安享晚年,侍弄儿孙遗憾找不到合适放心接班人,七
探秘vivo影像之美,与X系列技术沟通会共同见证卓越蓝图 - 天天要闻

探秘vivo影像之美,与X系列技术沟通会共同见证卓越蓝图

前段时间的vivo X系列新品发布让我们记忆深刻,而刚刚结束结束的“影像新蓝图X系列技术沟通会”也十分精彩,这次沟通会不仅告诉了大家vivo在影像领域的最新成果,也让粉丝们对vivo影像背后的故事有更多了解,在vivo影像的发展历程中可以分成两方面,一方面,vivo通过自主研发,不断提升自身的影像技术实力,另一方面,vivo...
华为再次亮剑,鸿蒙系统亮点多多 - 天天要闻

华为再次亮剑,鸿蒙系统亮点多多

5月15日,华为夏季全场景新品发布会简直是一场视觉与科技的盛宴,看得我热血沸腾!不得不说,华为这次真的是大招频出,新品多到让人眼花缭乱!先说说那个华为MatePad 11.5 ” S吧,一亮相就让人眼前一亮!它的设计简约而不失时尚,屏幕清晰得让人仿佛置身其中。
【新机】升级了个寂寞?蓝厂新机发布 - 天天要闻

【新机】升级了个寂寞?蓝厂新机发布

昨天晚上蓝厂发布了新机iQOO Neo9s Pro,机子采用了6.78英寸1.5K 8T LTPO直面屏,支持144Hz刷新率。搭载天玑9300+,前置1600万像素,后置IMX920主摄+5000万超广角。电池容量5160mAh,支持120W快充。新增白色版本,用上了白色玻璃后盖,颜值确实提升了不少。不过还是塑料中框+短焦指纹。12+256GB 2699元
AI Agent在哪些行业领域会产生影响? - 天天要闻

AI Agent在哪些行业领域会产生影响?

在如今飞速前进的科技浪潮中,人工智能(AI)技术的创新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我们的生活和工作的每一个角落。在这一浪潮中,Agent AI智能体以其卓越的能力脱颖而出,它通过模拟人类智能行为,能够胜任一系列复杂任务,并在多个领域展现出了其无法替代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