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里的拜年趣事

山村拜年

潘石头哥俩给舅舅拜年。

那年月过年,不像现在,大包小包酒肉糕点齐全的带着。

乡下人走亲戚,都是提前蒸好的花馍,用竹子编制的篮子提着,上面盖上一块盖布。

大年初三,拜年去的是舅家。潘石头哥俩也同其他人一样,去给舅舅拜年。那个年月的交通很是不便,尤其偏远山村,全靠步行,羊肠小道甚是难走,况且十多里的山路,全靠人一步步丈量。走着走着潘石头,肚子咕咕咕响起,饿得有点难受。问其兄:“哥,还有多远能到?”其兄回道:“这才一半路程”

潘石头顿时有点泄气,心想;这么远?就不该跟来,肚子饿的难受,越走越没力气。但己经来了,也不好回转。这可怎么是好?于是盯着走在前面哥哥,左手挎着的篮子,心中有了主意。紧走几步,赶上了其兄道:“哥,这么远路,你挎个篮子也挺累,我换换你”

其兄说到:“你小,提不动篮子,还是我来吧”

潘石头回道:“哥,咱俩换换,你歇会,不是更有力气,篮子虽沉,还好我能提动,这样换着,走的快点”

其哥一想也对,一路走来,却真有点累了,换换歇会也成。“好,你替会,但千万不能把馍弄坏”

“不会,哥,放心吧”潘石头回道。虽说是替换休息,但脚不停步,只是篮子转换了人而已。


潘石头接过篮子,其兄身上减少了重量,在前走的更快!潘石头看其兄只顾往前走,也不里采他,揭开篮子的盖布,取出一个油角角【那年月外甥给舅拜年,蒸的馍叫油角角,形如过去织布的梭子状,过去糖少,用面和糖掺和,做成条状,夹在角角里面蒸熟】瓣开取出里面的油条条放入口中,道边折了一根干草棍插入瓣开的油角角里两面一合,原样复合,放入蓝子底部,盖上盖布,急走两步,放在地下道:“哥,提不动了”其兄回头一看,蓝子放在地下,急行两步,提起蓝子就走。至此哥俩,赶至舅家已是上午,舅家里人都在等待这二位吃饭,【因为这是每年的规程,一定会来】。


迎接拜年人

吃罢饭,兄弟俩落作停顿已到下午,潘石头挣了二毛钱红包,乐得屁颠屁颠,随其兄回转。

行至半道,潘石头把上午做的事说之。其兄怒其不争,数啰几句,揭开篮子盖布,一看那个被其弟动了手脚的油角角还在,【各位有所不知,那时拜年,讲究回盘,就是说拿的多,不全留下,篮子里必须退回几个,这叫回盘】顿时放下了心。哥俩一路无话,其兄前边急行,潘石头紧跟其后,赶太阳落山到家,所以兄弟二人急匆匆赶路……。

夕阳下回转的拜年人